在商言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亿敏

作者:李亿敏(PIDM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转型长)

2024年中旬,中国安邦保险集团正式宣布破产清算。作为一家曾经资产规模巨大的保险巨头,这起破产事件不仅震撼中国金融市场,也引发对保险业运作和监管机制的深层思考。

这一事件为全球金融监管机构敲响警钟,特别是关于如何在制度层面保障投保人。

毕竟,安邦保险曾是中国保险市场的明星企业。在2017年2月,资产一度超过1兆令吉,全球3万员工,为3500万投保人提供保障,并凭借高速扩张的策略。

在短短13年内,从一家区域性车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资产规模万亿的金融巨头,涉及领域包括寿险、产险、医药保险、金融、资产管理、租贷等,一度受到各界赞叹的天之骄子。

然而,2018年创始人吴小晖因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被捕,企业随即被接管。接下来的几年,安邦经历重组丶资产剥离,最终因资不抵债而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管理不善  高风险经营

到底是什么原因搞垮一家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我认为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管理不善及高风险经营模式。

安邦通过高杠杆操作,以短期高成本融资支持激进的全球收购和迅速扩张投资策略,包括大量收购海外资产(如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和中国企业,但许多投资项目的回报并不理想,导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资产负债表出现严重的期限错配是典型灾难的前兆。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扩张,安邦依赖向散户销售保证高息的保险产品来凑集资金。

在不确定性的市场风险下,这种高杠杆经营模式使它面对巨大的财务压力。

更糟糕的是,安邦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的治理问题,透明度不足,股权结构复杂且不透明,董事长吴小晖更在2017被控制造虚假文件,掩盖风险,并在欺瞒监管机构实情下违规操作,粉刷公司实际财政状况。

安邦的突然倒闭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并对客户和投保人——数量甚至超过马来西亚总人口——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中国监管机构采取双管齐下的介入和处置措施,好让市场和投保人的影响降至最低。

首先,2018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接管安邦保险为期两年,并进行重组。

其二,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向安邦注资619亿人民币(约374亿令吉)。这笔资金帮助安邦填补资产负债表上的资金缺口,确保公司能够维持正常运营,避免进一步的流动性危机。

通过注资纾困、接管重组和维护市场稳定,在各监管机构通力合作下,成功化解安邦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不仅维护投保人的权益,也守住保险行业的整体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金融监管需保持警惕

这是国际上处置大型金融企业的重要案例。 若是大马发生类似情况,国家银行、财政部和存款保险机构(PIDM)组成的铁三角将会合作化解系统性风险,保护投保人的权益。

存款保险机构也可承担救助和纾困责任,接管问题保险公司的重要业务资产、确定保险业务的连续性和保障投保人利益,让投保人能够继续享受保险服务。

该机构也可以切割高风险业务和资产,协助重组企业,并在稳定营运后,把企业卖给合适的投资者后退场。

安邦的故事,也许是保险业的一个结束,但对於金融监管机构来说是一个警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变化,盛衰无常。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借鉴他人失败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视频推荐:

 

 
 

 

反应

 

在商言商

披着羊皮的狼/李亿敏

“怎么连老师、医生这类专业人士都会上当?”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疑惑。如今诈骗案层出不穷,媒体报道也铺天盖地,但还是有人深陷其中,事后才如梦初醒。

究其原因,诈骗手法不断升级,甚至运用人工智慧科技来增加欺骗性,让受害者难以察觉。

而防范诈骗,家庭沟通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防线。跟大家分享近期发生的事。

我朋友的女儿刚大学毕业,还未找到正式工作,于是经营社交媒体赚取外快。

某天,一位朋友推荐她一营销执行员职位,负责为邻国某酒店参与推广活动,住宿免费,只需要拍照宣传即可。

大多数华人对缅甸KK园区的诈骗案并不陌生,毕竟这类新闻已在中文媒体广泛报道,不过或许其他语言媒体没太多报道。

但朋友和她的女儿都来自非中文教育体系,对这些新闻不熟悉,自然就没察觉任何不妥。

为了安全起见,她们还是查了这家公司的背景,发现没有异常,于是女儿放心前往。

当抵达酒店参观后,她发现酒店旗下的赌场业务也十分红火,于是酒店便委派她负责赌场业务的推广工作,工作量一样大,但薪资待遇却更高。 

警觉心拉警报

当朋友在餐桌上分享这件事时,我的警觉心拉响警报,赶紧跟她讲述柬埔寨诈骗案的相关新闻。

她惊觉不对劲,马上要求女儿辞职。虽然女儿有些不满,但庆幸她及时脱身,否则可能掉入更深的陷阱。 话说最近,我的WhatsApp经常收到陌生信息。

“林女士,我想了解您的舞蹈班。”

我回覆:“抱歉,您可能发错号码了。”

但对方仍然继续对话,表示从妈妈那里得到我的联系方式,还说女儿上完课后关在房里哭泣,想了解情况。

这时,我已经觉得不对劲,于是“已读不回”,之后直接删除对话。

然而,接下来几周,我又陆续收到不同的信息,有人问我是否某个补习中心的老师,或是否有开设烘焙班。这让我警觉到,这根本不是“发错号码”,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他们透过轻松的对话让你卸下心防,取得信任,接着一步步将你拖进他们的剧本。

科技发展让诈骗手法变得更加精细,甚至人工智能科技也成为他们的工具。

近日,我看到一则美国新闻,一名母亲接到电话,对方用她女儿的声音哭喊:“妈妈救我,他们要杀我!”该母亲心急如焚,随后对方要求她支付赎金,否则将撕票。

然而,这场骇人的绑架根本不存在。诈骗集团利用人工智能合成受害者的声音,只要在网路上找到目标人物的影音资料,就能精准模仿,让家属信以为真。

这类人工智能诈骗已在多个国家出现,甚至有企业老板接到“上司”的电话,要求转帐大笔款项,结果公司损失数百万。

在科技犯罪日益猖獗的时代,诈骗者擅长利用人的“善良”与“恐惧”下手。

如果没有适时的提醒,很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掉入陷阱。

例如,我发现84岁的父亲手机里,也有许多“发错号码”的信息,甚至有几位“网友”主动关心他的生活起居。

这些人花时间建立信任,一步步诱导长者投资丶转帐,甚至变成爱情诈骗的受害者。

防止诈骗要诀

为了防止诈骗,以下几点要谨记:

(一)保持怀疑精神:收到陌生人信息,别急着回应,先思考对方是否别有用心。

(二)求证来源:涉及金钱及个资,务必向官方管道查证,不轻信网上的“机会”与“好康”。

(三)与家人讨论:觉得某件事不对劲,向家人朋友询问,透过对话确认是否可能遭遇诈骗。

报案与分享:若遇到诈骗,请拨打国家反诈骗中心(NSRC)997或向警方报案,并在社群媒体上分享经历,帮助更多人提高警惕。

我们不可能消灭所有诈骗,但透过家庭的警觉与沟通,至少能让自己与亲人站稳脚步,不轻易成为待宰的羔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