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祝融号传回火星着陆照片

(北京20日讯)中国国家航天局19日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

据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旗下“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图像显示,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的驶离坡道、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

“中国探月工程”发布了两张图片,其中一张为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正对火星车前进方向拍摄的灰度图像,显示坡道机构展开正常,图像上部的两个伸杆为已经展开到位的次表层雷达,前进方向地形清晰。

为获知火星车前进方向更大范围的地形信息,避障相机采用大广角镜头,在广角镜头畸变的影响下,远处地平线形成一条弧线。

第二张为导航相机拍摄的彩色照片,镜头指向火星车尾部。图中可见火星车太阳翼、天线展开正常到位,火星表面纹理清晰,地貌信息丰富。

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本月15日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火星车建立了对地通信。环绕器17日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进入中继通信轨道,为火星车建立稳定的中继通信链路,陆续传回图像数据。

反应

 

国际

“祝融号”探测新发现 火星远古或有水活动

(北京27日讯)火星在演化上被认为代表着“地球未来”,因此针对火星的相关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火星浅表是怎样的结构?是否存在固态或液态的水?火星地质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化过程?……科学家和大众对这些问题都有浓厚的兴趣。

据中新社27日报道,利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所携“祝融号”火星车2021年5月成功着陆火星后巡视探测获得的雷达数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质地球所)联合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等合作团队完成最新的研究。

研究发现,“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所在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其火表数米厚的风化层下存在两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可能反映了该区域在距今约35亿至32亿年以来曾发生多期次与水活动相关的火表改造过程。

研究团队强调,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研究区域现今火表以下80米内未发现液态水存在的直接证据,但不排除存在固态的盐冰的可能,同时也不排除火星更深的地下空间存在液态或固态水的可能。

这一火星探测研究领域重要进展的成果论文,大马时间26日夜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论文发表前夕,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火星研究团队在北京举行“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浅表结构媒体解读会,科普他们合作完成的火星科研成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