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很饱还是累!
缺乏维生素D的8大症状

为啥已经睡很多了还是觉得累?也许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D”在作祟!维生素D对于人体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无论是维持骨骼中的钙吸收或是加强免疫系统,都和维生素D脱不了关系。对此,国外网站《Bright Side》就列出身体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的8种常见的症状,赶快往下看看你有没有!
体内缺乏维生素D的8大症状:
1.头部出汗
有一项研究指出,新生儿“过度出汗”就是一种缺乏维生素D的初期症状,而对于成人来说,如果头部出汗明显比其他身体部位还多,就代表很有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该去看医生了。
2.骨痛
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将钙输入骨骼中,进而造成骨骼软化或是骨骼退化的问题。此外,体内缺乏维生素D还有可能会引起各种肌肉、骨骼疼痛。
3.肌肉疼痛
除了骨骼之外,缺乏维生素D也会影响肌肉,可能还会引起严重的肌肉疼痛、虚弱或是肌肉量减少,而且肌肉在运动过后也会很难恢复正常状态。维生素D含量太少也会造成慢性的身体疼痛,这是“纤维肌痛”的主要症状之一。
4.免疫系统变差
对于免疫系统来说,维生素D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以前还没有抗生素的时候,维生素D就被用来治疗感染。举例来说,过去患有结核病的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师会让这些患者去晒太阳,因为他们相信直接晒太阳就可以杀死病菌;由此可知,如果你也患有频繁的病毒感染问题,那就代表很有可能会是缺乏维生素D。
5.疲劳又虚弱
大家常常会认为“疲劳”是由工作太累或是睡眠不足引起,但你知道吗?其实体内缺乏维生素D也会让你感到疲倦。就有一项研究显示,当疲劳的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后,疲劳的状况会渐渐减缓。
6.伤口愈合变慢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摄取为期3个月的维生素D后,伤口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该研究人员认为,维生素D对于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有明显的作用。如果你觉得身上的伤口总是愈合很慢(尤其还患有糖尿病),那就请你一定要多注意体内维生素D的摄取量是否足够。
7.掉发
维生素D是头发生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素,若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头发稀疏或是掉发的状况。
8.焦虑和忧郁
维生素D对于身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就连大脑也会被影响。当维生素D被人体消化或是在皮肤中被合成之后,就会释放出影响大脑功能的神经传递物“多巴胺”和“血清素”;因此科学家指出,缺乏维生D素会导致焦虑、忧郁的状况发生,甚至也和许多精神疾病有关,像是:精神分裂症。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骨质疏松症须长期治疗/李润强

“医生,我们又见面了!时间好快哟!每每见面的时候,我又老6个月了!”婆婆一踏进我的诊所,就大声的以她那客家话,向我问好。婆婆讲话好大声,不是因为她是客家人,而是她本身两边耳朵的听觉都非常差!
两年前,婆婆在家中的厕所跌倒,折断了她右边臀部的股骨,还进行了手术治疗。婆婆的主诊医生为她进行了半关节更换手术,她才能够正常行走,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双功能药物治疗
当然在手术后,正常功能虽已恢复,婆婆也要治疗她的骨质疏松症。
在几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中,婆婆的主诊医生为她选择了拥有双功能的药物Romosozumab,以治疗她的骨质疏松症。
双功能乃是指该药物能够帮助婆婆制造新骨,也可以帮助婆婆减少骨质流失。这一种的药物乃是每一个月注射一次,注射在婆婆的肚皮皮下层,总共需注射12个月。
在这一段时间内,注射的药物能够帮助婆婆制造新的骨质,也帮助她减少流失骨,从而改善婆婆的骨质密度和素质,减少婆婆面临再骨折的风险。
在注射12个月的药物之后,下一步就是为婆婆安排注射另一种帮助她减少流失骨质的药物Denosumab,好让婆婆保存已经建造好的骨质。

注射的药物能够帮助婆婆制造新的骨质,也帮助她减少流失骨,从而改善婆婆的骨质密度和素质,减少婆婆面临再骨折的风险。
每6个月注射一次
Denosumab乃是每6个月注射一次,而且是必须长期注射的药。一旦婆婆停止或延迟下一次注射这药物,她就可能面对突发性的骨质流失、骨质疏松症恶化,甚至面临脊椎崩塌的风险。
所以,如果你的主诊医生选择这一个药物来治疗你的骨质疏松症,你就一定要了解,这药物必须长期注射。如果你要停止注射,就必须与主诊医生讨论,选择其他口服或点滴的骨质疏松症药物来代替现有的Denosumab。
其实,骨质疏松症乃是必须长期治疗的,就犹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问题等疾病。然而,在临床上,许多病者就不能够接受患上骨质疏松症之后,必须长期的服用或注射不同种类的药物。也并不是每一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犹如婆婆一样,了解和接受医生为她而定的治疗方案。
两者沟通最重要
主诊医生与病患与家属的沟通乃是最为重要的。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和家人,必须了解整个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案。
从基本的钙与维生素D的需求量和摄取量,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功能与可能的副作用,治疗的时间长短,甚至治疗所需要的费用等等,都应该让患者和家属完全的了解。
也只有经过沟通,患者才会真正的服用她应该服用的药物,也得到她应该得到最好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够改善患者的骨质密度、骨质素质,以减低续发性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