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强推MAGA《经济学人》点名3大挑战

特朗普
(华盛顿1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竞选以来,一直推动“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制造业复兴计划,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吸引企业回流投资,重建美国制造实力。然而,《经济学人》指出,美国制造业面临三大结构性难题,包括劳动力短缺、建厂困难以及基础设施老化,即便企业愿意回美设厂,特朗普的MAGA计划依然挑战重重。
《经济学人》指出,制造业的首要难题是人力不足。美国工人平均工资远高于亚洲国家,是中国的两倍、越南的六倍,但即便如此,仍难吸引足够劳动力进入制造业。美国人口普查局调查发现,五分之一的工厂招聘困难,导致产能受限。
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外资企业也指出,美国技术劳工如焊工、电工严重短缺,导致亚利桑那州晶圆厂建设进度受阻。虽然特朗普政府尝试以自动化填补人力缺口,但美国的机器人密度仍落后于中国与韩国,而且自动化也与“创造就业”的政策目标相违背。
第二项挑战是建厂难。虽然政府提供补贴鼓励投资,但建厂成本飙升,加上审批复杂、工程进度受阻,导致许多项目延迟甚至取消。索尔维与Pallidus等公司都暂停了建厂计划。数据显示,美国建筑业生产力自1960年代起下滑40%,原因包括监管过多、地方反对(NIMBY)及缺乏有效激励。
第三个问题是基础设施老化及分布不均。美国5万座工厂中,半数以上已有30年以上历史。上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电网频繁故障,新工厂接入电力系统甚至要等上多年。交通基础设施同样老化,根据2024年美国道路与交通建设者协会的数据,三分之一的桥梁亟需修复或更换。相比之下,东亚地区拥有高效率的供应链基础。
尽管如此,特朗普仍坚持通过高关税和驱逐移民的方式强化本土制造,反而加剧了劳工短缺,并提高了设备和材料的进口成本。美国制造业三分之一的中间投入依赖进口,过高的关税反而可能压缩企业利润。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缺乏一致性,企业难以预判对某些国家的限制走向。尽管美国在半导体和医药研发领域仍具全球优势,每年研发投入近1万亿美元,但若贸易关系持续动荡,恐怕会动摇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经济学人》指出,与其回顾过去,美国更应聚焦未来的创新优势。
新闻来源:ETtoday
守护长久和平/张优杰
5月8日,二战胜利纪念日,提醒我们80年前世界摆脱了纳粹与法西斯暴政。在美国主导下建立的规则型国际秩序,开启了“长久和平”时代,保障了全球稳定与繁荣。一战与二战的浩劫证明,和平不是自然状态,而是由力量维护的制度成果。
美国作为民主强权,不仅赢得战争,更主导重建。正如特朗普所言,若无美军介入,胜利将无从谈论。美国在诺曼底登陆与太平洋战役中付出约40万将士的牺牲,扭转了战局。
美国以制度领导世界
战后,美国放弃传统霸权模式,选择以制度领导世界,构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IMF)、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确立了以法治、民主与自由市场为核心的全球秩序。
这一秩序被称为“长久和平”:大国之间未再爆发直接战争,民主国家之间几乎不再交战,欧洲从冲突温床转向和平共同体。
冷战虽充满紧张,但避免热战,核对抗未酿全球毁灭。其成果源自“霸权稳定论”与“民主和平论”的共同作用——由主导强权维稳、由民主政体互信协作。
美国也为全球公共安全提供保障:美军巡航世界海域,确保马六甲、霍尔木兹、南海航道畅通;GPS系统免费开放,为全球经济提供基础支持。美国承担高昂成本,却未要求全球为此埋单。这种制度性慷慨,是其领导正当性的核心来源。
在经济层面,该秩序促成全球飞跃发展。1945年以来,世界GDP增长逾十倍。1990年全球极端贫困率为36%,至2019年降至8%。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正是通过接入西方主导的市场体系,实现经济腾飞。开放贸易、知识扩散与稳定环境成为关键因素。
在人道领域,美国亦体现全球领导责任。从马歇尔计划到非洲抗疫、东南亚灾难援助,美国始终率先出手。
尽管其国际行为非尽完美,但其行事有底线、有制度、有责任,与以利益和胁迫为核心的替代模式截然不同。
去西方化破坏国际法
然而,这一秩序正遭遇系统性挑战。中国与俄罗斯推动“去西方化”,破坏国际法准则,追求以强权为核心的区域影响力,掏空现有制度。他们未能提出更公平或更和平的替代方案,反而让世界倒退至“丛林法则”的逻辑边缘。
当规则失效,冲突与军备竞赛迅速回归。历史已证明,缺乏制度约束的世界,只会迎来战争与混乱。1914年萨拉热窝、1939年但泽走廊的失控,皆源于秩序遭挑战却无有效回应。
今天,部分国家与社会对美国领导产生误解甚至怨恨,将其贡献视为理所当然,却忽视了:一旦美国退却,世界将陷入权力真空。
最可信赖秩序守护者
美国虽非完美,却仍是最可信赖的秩序守护者。自由、法治、人权等国际准则并非自我维系,而需美国及其盟友持续投入与捍卫。
一些国家鼓吹“多极秩序”或“去美元化”,实则掩盖其威权本质。一旦美国领导地位削弱,全球治理机制将碎片化,恶性竞争将取代制度协调。首当其冲受害的,正是小国与发展中经济体。
当前世界正处关键抉择之际:是继续依靠可预测、制度化的美国主导秩序,还是滑向以武力与胁迫为主轴的地缘博弈?这一选择将决定未来数十年的和平与繁荣。
我们不能对“长久和平”掉以轻心。这一体系不是天赐,而是美国及其盟友70年来共同构建的成果。维护它的成本虽高,但失去它的代价更高。
全球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这套秩序虽非完美,却是历史上最成功、最包容、最能挽救生命的全球治理体系。
美国主导的秩序,是对自由、尊严、和平的承诺。动摇它,就是动摇现代世界赖以生存的根基。
此刻,正是重申这一承诺、抵御威胁、强化制度的时候,而非退缩、妥协或沉默。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