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松口称考虑继任问题 普丁要退位了?

(莫斯科5日讯)俄罗斯总统普丁在今天播出的视频中称,他一直在考虑继任事宜,并暗示可能会有数名候选人角逐总统大位。

普丁是继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之后,执掌克里姆林宫时间最长的俄罗斯领导人。

1999年12月31日,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Boris Yeltsin)将权力交给时任总理普丁(Vladimir Putin)后,普丁于1999年至2000年担任代理总统,随后于2000年至2008年担任总统,之后出任总理直至2012年,再于2012年重新出任总统至今。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拍摄了一部讲述普丁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25年的纪录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普丁、25年》(Russia, Kremlin, Putin, 25 years)。

72岁的普丁在片中被问及是否曾考虑继任问题时,他回应:“我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普丁表示:“选择权最终在人民,在俄罗斯人民。我认为应该要有一个人,或者好几个人(竞争),让人民能有所选择。”

目前普丁并无明确继任者。不过根据俄罗斯宪法,如果总统无法履行职责,总理将代行总统职权。现任俄罗斯总理是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

新闻来源:TVBS新闻网

 

 
 

 

反应

 

言论

中俄深绑,美制难解/陈万诚

2025年伊始,中俄贸易意外降温。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前四个月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7.5%,这标志着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俄经贸合作首次出现实质性收缩。

这不仅反映出油价波动与俄罗斯内需疲软等短期因素,也揭示出中国企业对美国“次级制裁”日益谨慎的态度。

表面降温之下,双边关系并未退烧,反而在全球战略重构中迈向更深层次的相互绑定。

俄罗斯已被西方主流市场拒之门外,而中国顺势填补了西方企业撤出的空缺。

中国商品遍布俄国

从燃油、芯片到工业机器人,中国商品遍布俄国城市与工厂。

尽管北京在高科技领域仍保持克制,但在中低端制造和基础设施方面,已成为莫斯科最倚重的替代供应链。

与此同时,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以“无上限合作”表达彼此的战略承诺。

面对欧盟大幅削减对俄天然气采购的现实,莫斯科试图借“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将资源更深锁定中国市场,但北京迄今未松口,显示出其对能源依赖对称性的防范。

不过,在美元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之外,中俄早已悄然另起炉灶。

如今,超过九成的双边贸易已改用本币结算;俄方更在中方协助下,加速建设本土支付系统与加密货币结算渠道。

在美国主导的金融制裁体系外,两国试图共同探索一套新的技术与金融秩序。

关系不对等但稳定

这种依赖关系并不对等,却相对稳定。对俄罗斯而言,中国是其失落世界中的关键支点;对中国而言,俄罗斯则是其面对西方围堵时可控的缓冲区。

两国关系不靠信任维系,而是由共同的战略孤立与现实需求驱动。

外界曾幻想重演“尼克逊式分化战略”,期望通过外交诱因或施压将中俄重新拆解。

然而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中苏权力角逐,如今的中俄在非西方世界的秩序构想中,更像共生体而非竞逐者。

要将两者拆解,既缺乏旧有的地缘裂隙,也缺乏足够的诱因或威胁。

这段关系的深化,也许不总体现于经贸数据。但在一个被制裁、关税与技术封锁撕裂的世界里,中俄绕过美欧、架设平行体系的努力,或将成为21世纪国际秩序走向的分水岭。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