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重点一次看

(大阪14日讯)2025年世界博览会(日本大阪关西世博)13日开幕,展期长达6个月,从本月13日起到10月13日,约有160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在此展示科技与文化成就。
博览会多个国家场馆的设计,以及环境的影响等为重点。世界博览会每隔约5年办一次,每次都吸引数以百万计游客游览主办城市,其源头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
什么是世界博览会?
法国巴黎1844年举办工业博览会,大英帝国又于1851年扩大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在伦敦兴建一座巨大的水晶宫,以容纳来自40个国家的1.4万名参展方。
这象征世博现象的开端,接下来数十年,世博向全球介绍番茄酱、电话、X光机以及许多科技。从历史角度来看,世博不只展现新技术,还曾经展示殖民地原住民的种族主义。
现今还需要世博?
世博目前依然展示未来科技,但是有人认为,随着互联网、大众媒体及更便宜的外国旅游,举办世博显得多此一举。
冲突和贸易战等形式的全球动荡,也使批评者质疑世博宣扬团结与发展的理想主义价值。不过,2025年大阪世博筹办单位强调,各国之间面对面交流和因此产生的“不期而遇”,依然很重要。
在琳琅满目的展示品中,本届世博有火星的陨石、干细胞成功培育并且会跳动的心脏,以及“大屋顶环”,这是全球最大木造建筑。
大会投选举办地点
自1928年来,世界博览会一直由主管机关“国际展览局”负责管理。国际展览局的成员包括全球180多个国家地区,世博主办城市由大会投票选出。
这是大阪继1970年以来第二次举办世博,上次举办时吸引逾6400万人次参访,创下世博最多参访人次的纪录,直到2010年上海世博才刷新纪录。
焦点
世博场馆通常是瞩目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每个参展国的场馆设计都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中国馆的设计使人想到书法竹简,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葡萄牙馆,则以绳索为特色,让人联想到“海洋的运动”。
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教授西萨说:“世博向来都是建筑实验的场所,以后也会是如此。”
对环境的影响
永续发展主题贯串整个世博会,从瑞士馆就可见一斑,该场馆的目标是把生态足迹降到最低。
不过,世博会也因为其临时建筑饱受批评,例如大阪的人工岛场馆建筑将在10月闭幕后清除,原址将让给一个包括赌场的度假村建设案。另外,据日本媒体报道,大阪世博的“大屋顶环”只有12.5%材料会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