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毒动物之一
箱形水母或有解药

(坎培拉5日讯)世界上最致命水母,也是全球最毒动物之一的箱形水母(box jellyfish),常造成许多伤亡,而这种令人闻之色变的中毒事件可望出现解药,有澳洲科学家透过基因编辑技术发现一种分子解毒剂,能有效缓解箱形水母中毒症状。
综合媒体报道,箱形水母身怀剧毒,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致人于死地,一只箱形水母体内携带的毒液能夺走60条人命,澳洲科学家,透过基因编辑技术找出水母致命原因,他们在实验室处理了数百万个人体细胞,在每个细胞中移除一个不同基因,再加入箱形水母毒液观察,从中找出能幸存下来的细胞。
结果发现毒液需要胆固醇来发挥毒性,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尼利(Greg Neely)表示,他们使用一种能吸收胆固醇的药物来实验,透过小白鼠测试,只要中毒15分钟内给药,就可阻止毒性蔓延,遏止剧烈疼痛;尼利指出,目前还不知道这种药物是否能阻止心脏麻痹,必须通过更多研究来测试。
箱形水母以小鱼和甲壳类动物为主食,其触手多达60根,可以长至2至3公尺,侵略性强,且其身体透明,不容易被发现,被螫伤的泳客最快在3分钟内便会死亡,其主要活跃于澳洲,泰国南部近期也有这种水母出没,有游客不幸中毒身亡。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有毒水母冲上岸 专家促警惕勿碰

登嘉楼马江的鲁慕达海滩近日有数百只僧帽水母被冲上岸。
(瓜拉登嘉楼12日讯)登嘉楼马江的鲁慕达海滩近日有数百只僧帽水母被冲上岸,专家提醒民众小心这些有毒水母,切勿触摸。
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UMT)科学与海洋环境学院高级讲师罗斯瓦蒂阿敏接受访问时表示,这类水母一般是半透明,颜色为蓝紫色粉红色,非常容易用肉眼识别。
罗斯瓦迪阿敏也是浮游生物生态生理学专家,她提醒民众不要接触这些有毒的海洋生物,包括已经死亡的。
“这种水母常见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然而,我们去年11约在瓜拉尼鲁斯靠近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的海滩上发现这种生物。”
“这些生物不会游泳,它们利用类似浮标的水螅体在海中移动或捕食,水螅体的大小约2到10厘米。”
“它们也会随着洋流和风移动,强劲的东北季风是导致它们被冲上海岸的原因之一。”

半透明的僧帽水母是有毒物。
罗斯瓦蒂表示,因其颜色鲜艳,孩童看到后可能会感到好奇和兴奋,因此她敦促当局加强监督,以确定这些水母是否出现在海滩的游客热点。
同时,她也建议渔民多加小心,在捕捞时留意渔网是否有缠住这些水母。
与此同时,甘榜峇鲁鲁慕达的居民卡马鲁扎曼表示,由于他家靠近海滩,因此可以清楚看见有数百只水母漂浮在海面上。
他说,以往只有在海上钓鱼时才看过这些水母,相信它们是被昨晚的大海浪冲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