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选/短评】在野党灾难性溃败 特朗普式民粹主义破灭
澳洲联邦大选落下帷幕,在野自由党遭遇灾难性溃败,党魁达顿不仅未能带领反对党重返执政,甚至丢失了其经营近20年的狄克森选区。这场大选,堪称对自由党近年战略方向的一次全面清算,尤其是其模仿“特朗普式民粹主义”路线的失败,向全党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过去3年,自由党内部不少势力试图将达顿塑造成澳洲版的“特朗普”——主打强硬移民政策、反“觉醒文化”、宣扬国家主义。在2023年原住民之声公投中,达顿以强烈反对立场成功扭转民意,为保守派带来罕见胜利。这种“文化战胜利”一度被视为自由党翻盘的模板。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达顿一度试图向华盛顿靠拢,声称若特朗普胜选将争取澳洲在关税安排上的“豁免”,但却在访问时语出惊人地表示“不认识特朗普”。这不仅暴露了其外交策略的空泛,也削弱了其对全球变局的掌握力。
选后,自由党未来的方向将成为焦点。是重建一个现代中道保守政党,还是继续走“特朗普主义”的老路?当前的选票已经给出了答案。现实世界需要的是应对通胀、住房和产业转型的务实政策,而非幻想中的“文化战救世主”。
澳洲工党压倒性胜利 3大马人晋身国会

孙先志成功替工党夺回班克斯议席。(IG截图)
报道:陈万诚
(堪培拉4日综合电)澳洲联邦大选周六(3日)举行,澳洲工党在此次大选中大获全胜,除了原任外交部长黄英贤和西澳联邦议员林文清顺利连任外,另一位原籍马来西亚的新星孙先志,也写下历史新页。
孙先志成功夺下新南威尔士州班克斯选区,为工党收复失地!
在悉尼南部的关键边缘选区班克斯,39岁的工党候选人孙先志以52.02%的得票率,成功击败自由党原任议员戴维·科尔曼,为工党夺回自2013年失守的议席。
他共获得4万6557张选票,以3612张多数票胜出。
孙先志198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4岁随家人移民澳洲,曾在澳洲外交部服务,驻外经历包括阿富汗,之后投身公共政策,专注于教育改革领域。
他的当选也代表着澳洲国会对多元族裔背景代表性的进一步提升。

周六晚间发表胜选演讲的黄英贤。(取自黄英贤IG)
与此同时,代表工党的现任外交部长黄英贤在南澳顺利连任参议员,继续其在联邦参议院的角色。
黄英贤出生于沙巴,是澳洲史上首位亚裔女性部长,多年来活跃于对外事务与气候政策领域,是工党政权中最具国际知名度的领袖之一。

林文清
林文清击败王乙康胞兄
另一位连任成功的马来西亚籍议员是林文清,他在西澳的坦尼选区守土成功,击败了来自新加坡的自由党候选人王堂渊。
林文清来自柔佛麻坡,曾在马来西亚皇家警察部队服务,移民澳洲后曾任动物园保育员及通译员,2022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后积极推动社区融合与种族平等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王堂渊不仅是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的胞兄,亦是裕廊集选区议员谢曜全的表哥。
本届选举结果显示,移民群体、亚裔背景候选人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正成为澳洲政治生态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工党的强势胜选不仅反映了选民对现有政策方向的支持,也代表澳洲在面对全球动荡中对稳定与包容的坚定选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