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145%下调至50% 特朗普传大砍对中国关税

(华盛顿9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据传正考虑在下周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对等关税,从原本的145%削减一半以上,以为即将启动的美中贸易谈判铺路。

《纽约邮报》引述消息人士称,在美中高层官员即将在瑞士展开贸易谈判之际,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一项方案,拟将目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145%关税下调至50%至54%之间,最快下周开始实施。同时,还计划将对邻近南亚国家的关税降至25%。知情人士指出,“在谈判期间,他们会把关税降到50%。”

特朗普本月8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时曾公开表示,中国关税“只会往下调”,引发各界关注。他向媒体表示:“现在是145%,所以我们知道它一定会下降。我认为我们会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财政部长贝森特本周也指出,目前的三位数关税“难以持续”。

消息还指出,这项降税计划与特朗普4月21日与三大零售业巨头CEO会晤时的讨论内容一致。当时沃尔玛(Walmart)、塔吉特百货(Target)与家得宝(Home Depot)高层参与会谈,并称讨论“具有建设性”,但未透露细节。

玩具制造商Basic Fun的执行长杰伊·福尔曼(Jay Foreman)也表示,市场已有传言称税率可能降至54%。他说:“我们收到的信号显示,政策可能在本周末或下周发生重大转变,因此许多零售商已经要求供应商依照10%至54%的税率提供新报价。”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Kush Desai)回应表示,所有关税政策将由总统亲自宣布,其它皆属揣测。

新闻来源:ETtoday

 

 
 

 

反应

 

国际财经

关税重压下涨还是降? 美国日用品生产商进退两难

(华盛顿23日讯)在消费需求疲软与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双重压力下,美国卫生纸和牙膏生产商正在积极寻求不通过提价或降价来增加收入的途径。

美国6家最大的日用品生产商内生销售额(即现有业务产生的收入)平均下降0.8%,这是三年半以来首次出现下滑,提价未能抵消消费超预期下降的影响。

在以往的经济低迷期中,企业要么通过降价刺激消费,要么通过提价弥补销量下滑。如今别无他法,该行业正转向创新,让消费者更愿意接受更高的成本。

“我们必须继续投资于创新和卓越,并在中短期内增加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宝洁公司财务总监安德烈·舒尔滕在公司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正在推进的创新将不得不包含一定程度的定价调整。”

他们并非孤例。据彭博汇总的数据,今年迄今消费品行业领军企业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及创新的频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

小包装策略

其中部分创新措施将包括更符合预算紧张消费者需求的全新包装规格。这可能意味着推出小包装以降低消费者初始购买成本,或扩大组合装以减少单件成本。

“我们观察到消费者也在以不同方式追求性价比,”高乐氏公司总执行长琳达·伦德尔在公司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提供涵盖所有需求的包装规格。”

销售泰诺止痛药和露得清护肤品的Kenvue正在推出新的“入门级价格产品”,以更好地吸引预算紧张的消费者,总执行长蒂博·蒙贡表示。

花旗分析师菲利波·法洛尔尼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虽然改变包装尺寸对某些品类(如小罐装汽水)来说较为适用,但对于家庭用品这类产品,消费者可能就不会那么买账了。“产品公司面临更大挑战,因为某些品类不适合调整包装。”

见效可能需要时间。高露洁棕榄、金佰利、Church & Dwight、宝洁公司、高乐氏和Kenvue在最近的财报季中均下调了业绩指引,以考虑关税成本和消费趋势恶化的影响。

近百亿关税

基于各公司公告,这6家日用消费品巨头在未来一年将面临总额达21.9亿美元(约93.18亿令吉)的关税冲击,然后缓解措施可以消除部分压力。其中,宝洁公司占其中的绝大多数,该公司预计将面临10亿至15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在连续三年通胀导致消费者对不断上涨的价格感到疲惫后,显著提价的计划已基本被搁置。根据彭博汇总的数据,2022年至2024年间,企业平均每年提价近6%。而在此前的五年,价格平均每年仅上涨1%。

现在情况可能正在改变。沃尔玛已发出警告称,随着将关税相关成本转嫁,未来几周消费者将开始经历价格上涨。

花旗的法洛尔尼表示,在消费者经历多年承受高价后已感到疲惫,未来将对价格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前行之路将充满复杂性。

高露洁棕榄并未准备通过降价来刺激销售增长。该公司总执行长诺埃尔·华莱士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表示,“这不会是一个通过促销来扭转局面的环境。”他强调,公司押注创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最不该做的就是启动促销,因为这会在你正需要通过定价来覆盖”更高的关税相关成本的关键时刻,直接冲击你的盈利能力,巴克莱分析师劳伦·利伯曼在采访中指出。

缓解因素或将出现。美国与中国90天关税休战将有望缓解企业此前下调指引时提到的部分成本压力。

法洛尔尼表示,成本下降可能改善前景,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投资者对成功的期待也将水涨船高。“一旦进入第二季度财报季,市场就会期待企业业绩实现反弹。”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