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屡创新高令人费解 分析师:接下来将强过美股

(纽约13日讯)黄金价格在短短一周即大涨7%,还屡创历史新高,连分析师投资人也难以解释背后真正原因,有分析师甚至认为,金价未来一年表现还可能优于美股。
美国黄金期货收高0.1%,报每英两2188.6美元,收在历史新高价位。现货黄金价格报2,182.75美元。
很多分析师认为,近16个月来推动黄金多头走势的各种利多,都不是带动最近这波涨势的因素,像是央行增持黄金、中国消费者寻找资金避险处,以及俄乌和中东地区的战争等。有人认为,最近金价上涨,反映投资人为美联储(Fed)降息提前布局。
但不是所有人都认为金价接下来势在必跌。目前金价仍远低于1980年经通膨调整后所创3,000美元以上的历史价位,有的分析师认为,当前涨势有牢固的支撑。
Jefferies分析师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Fed的宽松政策对美股和金价都有利,但“在我们看来,两者一起都有不错表现似乎有点怪怪的”。
他们开始研究金价单月涨幅达到5%或更高时,史坦普500指数和金价的交易情况。
Jefferies资深副总裁葛林包姆(Andrew Greenbaum)在报告中指出,金价“不仅创下新高,还突破新高”,而Fed降息将成为“无息资产的良好动因”。他说,上周五公布的美国就业报告尚称平缓,并无损降息前景。
Jefferies回顾1990年以来类似的金价涨势,发现金价上涨5%时往往碰上史坦普500指数“较为动荡的”走势,未来一年的金价往往表现优于史坦普500指数,平均为9%以上。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去美元化浪潮结构成型 令吉年底料增值至4.08

(吉隆坡23日讯)在结构性去美元化浪潮下,令吉或迎来升值新周期,肯纳格投行研究因而对今年底令吉兑1美元的预测,上调至4.08水平。
肯纳格投行报告指出,过去多年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去美元化,如今正加速进行,各国央行正在降低美元储备,黄金需求激增,新的支付系统正在绕过美国的金融基础设施。
分析员指出,这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风险、美国财政纪律松懈,以及亚洲非美元贸易崛起。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66%,降至去年底的57.8%。
而黄金则成为各国央行的“避风港”,尤其是中国、土耳其和印度央行,已将其黄金购买量增至创纪录水平。
另一方面,在支付系统去中心化的浪潮中,亚洲区域本币结算正在迅速崛起,好处包括降低外汇交易成本、降低受美元流动性冲击的脆弱性,以及增强本地货币自主权。
本币结算兴起
以中国为首的区域国家,大力推动本币交易,人民币结算量持续增长,大马也在近年积极拓展与中国、印尼及泰国之间的本币结算机制。
“20%贸易以本币结算的目标,反映了一项战略重心,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增强本币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
还有,分析员也指出,资本市场也在对这种结构性变化做出反应,投资组合重新平衡提供了一些最明显的信号,表明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正在减弱。
“中国的态度更加明确。自2000年以来,英国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外国持有国,这标志着中国的撤退。”
尽管如此,3月份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仍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其他国家继续将美国国债视为避风港,但随着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一致认为美国债务负担轨迹无法永续,担忧情绪日益加剧。
穆迪也与惠誉和标普联手,对美国长期财政脆弱性发出警告。
明年底上看3.95
分析员指出,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之际,若大马能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并重建投资者信心,配合区域货币格局的重整,令吉有望步入升值周期。
然而,报告中也警告,来自黄金、比特币等替代资产的资金吸引力,以及本地改革进展缓慢,或将成为令吉走强路上的最大阻力。
肯纳格投行研究将今年底令吉兑1美元的预测,上调至4.08的同时,并将2026年底的预测进一步上调至3.95。
分析员指出,令吉近期的升值,常常被视为是美元疲软的副产品,而这种观点忽略了我国良好的基本面。
在国行稳健政策、持续贸易顺差和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支撑下,流入大马资本市场的外资正在不断增加。
“投资者并非简单地逃离美国,而是转向了值得信赖、以改革为导向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