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美国银行业涉加密币风险 中国央行:监管须跟上时代

(海南1日讯)一位中国央行副行长呼吁加强对数字金融的监管,指出了近期与参与加密货币交易的美国银行有关的银行业危机。

中国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周五在博鳌论坛的一个圆桌会议上表示:“存在与加密货币相关的风险和欺诈行为,美国两家银行都是给加密货币提供揽储、结算等很多服务,出现问题。这些事件提示,在把握监管创新思路时,要保持对风险的敬畏”。

宣昌能说,虽然创新须有足够空间,但“对新的技术用于金融产生的各种新模式和新产品,不是简单的接受和认知,而是核实和确认”。

他说:“在数字金融时代,监管理念、监管技术和监管能力必须要及时跟上,才能确保金融创新,不会以危害金融稳定为代价”。

宣昌能未指出两家美国银行的名称,但处于美国银行业危机中心的三家银行——Silvergate Capital Corp.、Signature Bank和硅谷银行—至少都在某个时候被列为对加密货币最友好的美国金融机构。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同个圆桌会议上警告说,未来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可能出现碎片化。他表示中国需要"深度"介入标准制定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国际货币基金(IMF)副总裁李波表示,作为提高跨境支付效率的措施之一,全球央行应考虑将储备数字化。

反应

 

国际财经

人民币走软 中国央行淡定应对

(北京6日讯)人民币跌破7元后继续走弱,基本面带来的贬值压力还未出现转机。在不失控的前提下,汇率顺应内外压力阶段性偏弱波动有助于减轻出口和经济增长压力,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监管层至今仍保持淡定。

随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动能放缓、出口形势趋弱,境内外人民币上月创下七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本月以来在7.10元附近整理。本周将公布的5月出口数据预计较前月下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通缩料加剧,而市场近期对出台更多经济刺激措施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或都预示着汇率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偏弱。

海通国际全球资产管理主管王胜祖在采访中表示,过去一年里由于中美利差优势显著逆转,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面临持续的贬值压力,同时考虑到出口需求不振,“货币有必要做出贬值来补偿和提振出口增长,从这个角度而言贬值未必是坏事。”

早在4月份央行召开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时,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就曾表示,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弹性的汇率能够发挥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

中国央行在随后开启的汇率贬值中堪称低调,仅在人民币跌破7元后通过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新闻稿的形式,向市场传达稳定信心。交易层面曾出现中资大行逆市抛售美元的情形,但并未死守点位。去年下半年时央行曾通过中间价持续大幅强于市场预期的方式,抑制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而在本轮贬值中就连这一调控手段也十分罕见。

“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对汇率的预期总体平稳,是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央行上月在新闻稿中称,其与外汇局将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分析,强化预期引导,“必要时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遏制投机炒作”,并号召银行“自觉维护外汇市场的基本稳定,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

按照央行上述关注要点观察,目前市场预期整体仍在平稳范畴之内,交易动机仍然以基本面因素所推动,低买高卖的市场秩序井然,尚未看到恐慌性单边走势。虽然CFETS人民币指数跌至半年来的最低,但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指出,相比其历史均值目前仍高出2%,所以有序的贬值并非是一种不好的情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