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美团季度营收超预期 显露中国经济回升迹象

(北京30日讯)美团季度营收增长22%,好于预期,表明在中国努力提振经济之际,线上商业和旅游行业正在逐步复苏。

美团第三季度营收936亿元人民币(约585亿令吉),平均预测为920亿元人民币(约575亿令吉)。

净利润增长两倍,至129亿元人民币(约80.6亿令吉)。

美团出色的业绩表现表明,线上商业和旅行业务在中国刺激措施出台前的几个月保持了韧性。

受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腾讯控股、阿里巴巴集团等中国科技巨头之前发布的季度财报表现平平。

它们能否重新赢得投资者的青睐,可能越来越取决于中国的政策行动。

投资者此前对美团保持乐观,部分原因是该公司进军海外取得了成功。自今年年初以来,该股股价已上涨逾一倍。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市场的极致内卷 京东美团正两败俱伤

(北京26日讯)当世界大部分地区聚焦动荡的国际贸易战时,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则在国内市场展开“厮杀”,并对彼此造成日渐严重的损害。

京东已发起一场耗资巨大的战役,试图从外卖行业领军企业美团手中抢夺市场份额,而美团方面则在不断蚕食京东的电商核心业务。两家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较3月高点均下跌了约30%,合计市值蒸发约700亿美元(约3062亿令吉)。

投资者正为一场持久的激烈竞争做准备,这场竞争将对两家公司的盈利均造成冲击。分析师们已下调了两只股票的目标价,而期权市场的防御性仓位也有所增加。

“短期内双方的形势都将更糟,这场竞争将持续多久尚不明确,”EFG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黛西(译音)表示。她补充称,中国外卖市场激烈的竞争将损害盈利能力。

股价表现糟糕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已削弱近期中国科技股的涨势,但这场国内竞争的影响仍然突出。美团和京东去年表现良好之后,今年均位于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最差的八只股票的行列。

京东推出一项“烧钱”的策略,以推广其于2月正式上线的京东外卖平台。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已宣布向消费者提供超过14亿美元(约61亿令吉)的折扣,免除部分商户的佣金,并计划雇用10万名全职外卖骑手。

摩根大通估计,京东在中国的食品配送市场中取得了约5%的份额,此前该市场主要由美团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瓜分,这两者分别占约75%和25%。

摩根大通预计,以当前规模计算,京东外卖亏损折年率可能达到180亿人民币(约108亿令吉),抹去其母公司2025年经营利润的36%。

非永续策略

“我们认为这并非可持续的战略,因其对集团损益表的财务影响过大,“分析师姚亚历克斯(译音)周二在报告中写道。“对于新进入者而言,通过深度补贴的增长策略在中国外卖市场获取显著市场份额的成本过于高昂。”

美团在过去曾成功抵御了外卖业务的竞争,但京东凭借其现有的配送网络则被视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美团今年在京东核心的即时零售业务,电脑和电子产品领域取得了进展。

海外市场定胜负?

尽管两家公司均高度依赖中国消费市场,但美团正通过其Keeta应用程序在海外食品配送领域投入重金进行大规模扩张。

“京东在中国已无太多增长机会,且海外业务布局有限,”Hedgeye风险管理全球科技与软件负责人王菲利(译音)表示。在此背景下,其高成本的京东外卖业务拓展更多是防御性的举措,而非单纯聚焦食品配送。

随着这场竞争的持续,卖方分析师变得更加谨慎。尽管两只股票的买入评级仍占绝大多数,但美团的平均目标价较3月高点已下调8%,京东也下调了约4%。

两只股票的下跌对冲成本仍远高于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对于京东,看跌期权与看涨期权的未平仓合约比例已飙升至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成为香港股市中负面偏向最严重的股票之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