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实施国安法一年 香港金融中心未褪色

(香港27日讯)中国对香港政治机构的改革,已经压垮了泛民主运动,并引发了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行将终结的警告。

然而,在打击行动开始一年多之后,却很难找到投资者出逃的迹象。

自2020年初以来,香港交易所的股票价格上涨了一倍,反映出对香港吸引中国公司上市能力的信心。

港元兑美元汇率接近交易区间的强方,表明资本外流并不令人担忧。包括贝莱德和花旗集团在内的全球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都维持或扩大了在香港的业务。2020年金融和保险行业就业人数还见增长。

情况就是如此,尽管有调查显示一些外籍高管越来越担心政府打压行动对公民自由和法治的影响;自中国在2020年7月份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以来,大批泛民人士被逮捕,且信息的自由流动也面临危险。

多种有关中国市场书籍的作者、曾在中信里昂证券担任董事总经理的弗雷泽豪伊说,就目前而言,尽管当局实施了广泛的新权力来遏制异议,但它们似乎尚未突破金融行业的红线。

这些措施包括互联网限制,汇率控制,交易限制,以及会影响全球业务的香港宝贵法律体系的变化。

“我没有看到任何证据表明金融行业会改变他们的行动,因为最终他们做的是交易,如果仍然可以做交易,他们就会做下去,”弗雷泽豪伊说。

中企关键筹资中心

香港大学法学教授、香港金融体系专家道格拉斯阿纳说,香港是否坚持其法律和监管标准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开始看到不再符合国际标准和做法的监管环境,那样的情况就会真正地导致变化,”道格拉斯阿纳说。

香港的乐观主义者认为,共产党对这个金融中心的依赖太强,所以不能允许其吸引力减退。

随着中国政府试图劝阻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香港作为中国企业关键筹资中心的作用正在增强。

中央政府已经通过香港开设了渠道,以使外资能够流入中国的金融市场,并且让一些资金可以流出。香港的货币港元可以自由兑换,这与内地的人民币不同。

资金流入信心仍高

资金流入表明全球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仍然很高,这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回应批评时经常强调的一点。

去年流入香港的资金如此之多,以至于香港货币当局出手85次,以阻止港元升破其允许的交易区间。

总计500亿美元(约2100亿令吉)的资金流入——为2010年以来最高——推动一项衡量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指标在去年10月创下纪录高位。

自那以来并未回落,港元仍牢位于交易区间偏强一半。

内地资本通过上海和深圳的股票交易所联通机制也创下流入纪录,其中包括1月资金净流入史无前例的约400亿美元(约1680亿令吉)。

上市融资是去年2倍

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企业在2021年通过香港上市筹集了大约330亿美元(约1386亿令吉),几乎是去年的两倍。

更多的中国公司可能会将上市地点从美国转移到香港,寄望北京的审批流程会更简单一些。这帮助香港交易所的股票在本月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主要交易所。

“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公司的好客度降低,而且中国国内市场尚未成熟或开放程度不足以填补缺口”,Eurasia集团的中国和东北亚主管迈克尔赫森说。

“这让香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至少暂时如此。”

外资银行还在扩张

到目前为止,各家银行似乎还是在掘进。例如,花旗集团今年表示,将为香港业务招募多达1700名员工,这是该公司在大湾区获取更多业务计划的一部分。

今年4月,该公司将香港消费者业务排除在决定退出的亚洲和欧洲13个市场零售银行业务之外。

该行将转而专注于四个区域财富中心,其中一个在香港。

贝莱德的拉里芬克和美国银行的布赖恩莫尼汉这些公司的高管们近期曾表示,中美紧张局势升级没有令他们不安,不会影响他们在香港的业务。

“北京正在突破界限——而不是试图杀死这只鹅,”香港研究公司Asia Analytica的董事总经理梁宝琳(译音)说。

对于拥有20万从业者的香港金融业来说,仍然有很多忧患。

本月,美国拜登政府警告投资者在香港开展业务的风险,理由是对国安法、数据隐私和获取关键业务信息的担忧。

中美紧张忧患仍在

一项旨在加强禁止披露个人信息以骚扰他人——所谓“起底”的法案,已经引发了关于互联网审查的关切。

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其中包括针锋相对的制裁,可能还会影响到香港的企业。

今年5月,回应香港美国商会调查的受访者中,有40%表示可能离开香港,凸显出商界对国家安全法以及当地政府应对疫情的担忧。

“北京对言论自由的压制及其施行自己版本的法治,可能会阻碍信息自由流通,损害投资者保护,提高外国企业和投资者逃避的风险,”曾任国际货币基金(IMF)中国团队负责人、现就职于康奈尔大学的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

 

 
 

 

反应

 

国际财经

港媒重话再批长和卖港口 必要时涉及国安法律都可用

(香港2日讯)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欲出售巴拿马港口予美国一事引起各界关注,中国外交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单位先后发声关切,也使该出售案趋于低调,暂无新进展。

不过,港媒《大公报》昨(1)日突然发文,以《执迷不悟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为题,发出强烈评论,也引发外界好奇,近期是否会有案件新进展。

《大公报》评论文章称,国家两大部门集中表态,并作出“两个不得”的明确指令,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警示,话已说得够清楚了!当前美国发动的关税战,是意图扼杀中国发展的全方位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美两国正处于你死我活的“战争状态”,美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它不是要我们的税,而是要我们的命。”

文章指出,在这一关键时刻,长和将战略资源拱手让给美国财团,无异于资敌和背叛,放眼历史和世界,没有哪个地方会容忍这类行为!如果长和执意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么等待它的将是极其严重的后果,“事实上,可用的法律不只是《反垄断法》,必要时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都是可以使用的。”

文章强调,(中国)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指出,“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是中国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如果有人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绝不会有好下场,必将背负历史的骂名。”

新闻来源:EToday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