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风图片爆红 ChatGPT用户1小时内暴增百万

ChatGPT(取自unsplash image)
(华盛顿2日讯)全球掀起使用ChatGPT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的热潮,执行长奥特曼表示,最新推出的图片生成功能广受欢迎,导致ChatGPT需求暴增,仅一小时内用户就激增100万人。
奥特曼1日在社交平台X发文表示,ChatGPT 于26个月前推出时,他曾见证过最狂热的增长潮,五天内用户突破100万。然而,这次 GPT-4o 的图片生成功能更为火爆,仅过去一小时就新增100万用户。他形容,图片生成的需求“极其庞大”。
由于需求暴增,图片生成功能一度延后开放给免费用户。奥特曼此前曾透露,为了应对压力,计划引入速率限制,甚至笑称“GPU快被烧坏了”。不过,他1日宣布,现已向免费用户全面开放。
然而,ChatGPT的图像生成能力也引发艺术家和创作者的不满。许多人批评,自己的作品在未获授权或补偿的情况下被用于AI训练,或遭到用户滥用、剽窃及改作,引发关于创作权益的争议。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AI聊天机器人有记忆 背后恐有个资和隐私疑虑

OpenAI
(华盛顿16日讯)人工智能(AI)产业正面临一项古老却始终未解的挑战:如何保存并善用“记忆”。
近期,包括 OpenAI、谷歌、Meta和微软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纷纷强化旗下聊天机器人和AI助理的“记忆功能”,让系统能够长期保存用户信息,从而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回应。这项进展被视为争夺AI市场主导权的重要武器,也有助企业从中创造更可观的营收。
不过,AI日益强大的“记忆力”也引发外界关注,部分专家警告这可能成为企业搜集用户数据、换取商业利益的手段,进而带来隐私与数据安全方面的隐忧。
据《金融时报》报道,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等聊天机器人在技术上已有显著进展,除了扩大“上下文长度”——即一次对话中可记住的内容数量,也透过“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技术,从外部数据库抓取相关信息,为回应内容增添深度。
同时,各家开发商也在加强模型的“长期记忆”能力,让系统能记录使用者的兴趣、习惯与个性特征。以 ChatGPT 为例,若它知道某位用户是素食者,未来在推荐餐厅或食谱时就会自动避开肉类选项。
Meta则在WhatsApp和Messenger中的 AI 助理也具备“回顾旧对话”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当前的聊天内容。这些系统还会主动提醒用户正在建立新记忆,并提供设置选项让用户随时查看、修改甚至删除储存的资料。
OpenAI 表示:“记忆功能将使ChatGPT随时间变得更加实用,更能理解和回应用户。”并强调,“用户始终掌握控制权——你可以随时查询ChatGPT记得你什么,也可以修改或删除记忆,甚至关闭记忆功能。”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