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关税冲击升级 中国关键增长引擎或熄火

(北京22日讯)中国首季强于预期的经济增长掩盖了一大薄弱环节:经济对外需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这一趋势加剧了经济遭受更大冲击的风险。

中国首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4%,其中近40%由净出口推动,占比为逾十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相较去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上升,当时贸易约占整体增长的三分之一。

对外需的高度依赖出现在一个微妙的时间点。随着美国加大力度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同时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造成全球需求走软,出口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复苏的引擎面临熄火风险。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强劲贡献也反映出在通缩压力、消费需求乏力和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的挑战下,国内经济仍然脆弱。

花旗和瑞银等机构的经济学家已将对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约4%或更低,并呼吁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以稳住经济。

首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770亿美元,占货物贸易顺差总额的28%,在关税冲击之下这个数字料将下降。

彭博经济研究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4.2%,警告称美国的关税将重创中国出口。

彭博经济学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连对华加征关税之后,中国输美商品当前面临的实际关税已经接近115%。加上关税导致的转口贸易减少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间接伤害,GDP增速可能会被拉低2.0%至2.5%。

潜在疲软

上周晚些时候发布的财政数据也凸显出经济的潜在疲软,首季税收收入收缩3.5%,远低于4.6%的名义GDP增速。

土地出让收入也持续下滑,在连续三年下滑后首季跌16%。

土地出让金和税收收入的持续萎缩,使得首季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下的总收入同比下降2.6%,至6.9兆元人民币。而这甚至发生在美国关税全面发挥作用之前,意味着政府将不得不进一步举债以支持经济。

虽然中国政府已承诺加大力度提振内需以应对外部冲击,但最新的预算数据显示基础设施投资仍然滞后。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一般公共预算下的支出一季度同比下降4.2%,为两年来首次下降。

如果全球贸易随着关税不确定性加剧而受到更大冲击,这一趋势可能需要迅速扭转。

“财政刺激需要在抵御外部冲击和支持国内需求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彭博经济学家还点出,预计中国政府会加快执行2025年的扩张性预算。但如果未来几个月关税不出现明显下调,今年晚些时候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支持措施。

 

 
 

 

反应

 

国际

中国对欧美日台进口聚甲醛开征反倾销税 最高74.9%

(北京18日讯)台湾赖清德总统就职周年前夕,中国商务部18日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美国、日本和台湾的进口工程塑胶共聚聚甲醛(POM copolymers)征收最高可达74.9%的反倾销税。

据外媒引述公告称,调查机关最终认定,原产于上述四地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中国共聚聚甲醛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此外,反倾销税措施19日起生效,为期5年。

对来自台湾的进口产品征收32.6%的一般关税,但台塑和台湾宝理塑胶分别享有4%和3.8%的较低税率。

对来自美国的进口产品则征收最高的反倾销税率,为74.9%,欧洲进口产品则将面临34.5%的关税。

中国也对日本进口产品征收35.5%的关税,但旭化成公司除外,该公司的特定税率为24.5%。

共聚聚甲醛具有机械强度高、高耐疲劳性、高耐蠕变性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可以部分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可直接用于或经改性后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日常用品、运动器械、医疗器具、管道管件、建筑建材等领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