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货币仍激烈波动 中国台湾央行出手遏制升势

(台北、北京6日综合讯)亚洲汇市仍在激烈波动,引发多地央行出手调节。新台币早盘继续上升,一度再次突破30元关卡,随后升势放缓;人民币则在”五一“劳动节假期后开高补涨,但在央行强调维稳意愿下回软。
台币兑美元周二早盘一度升至29.988元,为本轮升势中再度挑战30元大关。此前,台湾央行罕见发出警告,要求汇市“不寻常状况到此为止”,抑制了迅猛的涨势。
据两位交易员称,尽管出口商抛汇持续,外资与散户的卖汇力道却有所收敛,令台币升幅较周一明显缓和。公股银行持续作为美元主要买盘方,调节市场流动性。
其中一位交易员指出,台币过去两日强升逾5%,促使出口商更愿意在30元附近卖汇,而进口商美元买盘亦开始浮现。
此为台币在连续两个交易日累积大涨超过5%后,首次见到缓和的迹象。不过彭博汇编数据显示,台币兑美元汇率与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之间的利差周一扩大至约3000点,为至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显示台币还有进一步升值空间。
人民币节后补涨
同样的稳定讯号也出现在中国外汇市场。中国央行周二仅小幅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强6个基点,至7.2008元,为近一个月新高,显示维持中间价稳定的意图明显。
“监管层似乎不希望中间价大幅升值,并乐于将其维持在7.20元弱方,”澳新银行亚洲研究主管吴坤(译音)称,如果央行不希望人民币走强,那么这将防止其他亚币过度升值,因为否则的话它们相对于人民币的汇率将变得过高。
周二亚洲早盘时G-10货币全线下跌,亚币也多偏弱,不过结束五一长假后开市的在岸人民币开高补涨逾0.4%,至7.2377元,随后回落,离岸人民币则受美元反弹影响跌0.4%,至7.2327元。两者价差收窄至约50个点,反映中间价对市场预期的锚定效果。
此前“五一”期间,离岸人民币强劲上涨近1%,带动亚币普遍走强。台币更是单周飙升逾6%,创2015年彭博有纪录以来最大升幅,市场推测可能与美方贸易谈判相关。
4月末时,随着美元走弱、人民币中间价连续调强,市场客盘结汇力道开始增强,中资大行也开始不时在市场中大量买入美元,对人民币强劲升值形成阻力。
“5月初中美关税争端缓和的预期提升,人民币汇率重新开始向中间价方向回归,”李刘阳等中金外汇分析师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5月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美元指数走向及关税谈判预期,有望呈温和偏强。
文旅部:促进入境消费 中国扩大即时退税商品
(北京20日讯)为了促进入境消费,中国准备开设更多免税商店,扩大可享受即时退税的商品范围,特别是将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纳入其中。
定制旅游套餐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说,中国将进一步改善外国游客的签证流程、支付系统、旅行物流和住宿选择,同时为背包客、商务旅客和老年游客等不同群体提供定制旅游套餐。
他是在第17期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发表谈话。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60.8%,达到1亿3200万人次。这些游客在中国的总消费额达942亿美元(约4038亿令吉),比上年增长77.8%。
石泽毅指出,上述势头持续到2025年,首季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9.6%。
中国在线旅游服务巨头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则说,外国游客正在走出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探索成都、杭州、西安等旅游目的地。今年“五一”劳动节的5天长假期间,该公司的入境游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
“五一假期,我们看到外国游客在武夷山学泡茶,在成都看变脸表演。”
年轻游客显著增长
她还说,网上服务旅游公司Trip.com的数据显示,年轻外国游客订单的显著增长,之前的消费群体介于50至60岁。
“中国游”热潮的兴起,建立在近期扩大互免签证和单边免签、延长免签入境停留期限等举措之上。
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建立全面互免签证制度,与38个国家实施单边免签政策,与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并出台一系列刺激入境消费的措施。
中国除了将离境退税改为购物即退模式外,也推出不少政策支持,逐步降低退税最低消费门槛,提高现金退税限额,并扩大可退税商品范围。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童学军则说,中国将谈判更多免签证和签证便利化协议,并努力改进外国游客在线签证申请系统。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