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中国拒买美豆禁稀土后再出手 美国1产业哭惨

(华盛顿25日讯)为了应对特朗普政府所施加的高关税壁垒,北京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制行动。在停止购买美国大豆,并且对稀土资源实施出口管制之后,外媒指出,中国买家正以来自中东的液化石油气(LPG),来取代原本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引发全球LPG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

美国财经媒体报道,匿名贸易商透露,原本预计在五、六月有多达7艘载有美国LPG的运输船抵达中国,目前正转往印度和东南亚等其他地区。与此同时,中国则正在调整其LPG供应来源,更加依赖从中东地区进口。

据美国能源资讯署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仅次于日本之后,美国LPG的第二大买家。同时,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也明确指出,2024年中国LPG的进口量达到3568.21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的数量为1800.77万吨,占据总进口量的一半以上。

外媒报道,中国石化产业高度依赖美国LPG来进行生产制造,而美国国内LPG则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美国油气企业需要将产品销售到中国,否则库存激增,可能会对这些美国公司的营收造成负面影响。

能源分析机构East Daley Analytics分析师伦顿(Julian Renton)表示,虽然一部分的LPG贸易流向可能重新调整,但要将每日高达40万桶的贸易量,转移到其他能够消化如此庞大数量的市场,基本上是无法办到的。

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分析则指出,中国的反制措施将会给美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压力,美国终端接收站扩建工程可能遭受延迟,库存也可能出现堆积,这些因素都将推高成本,导致LPG找不到买家,而迫使生产商降价抛售产品,或是限制产量,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美国LPG生产商持续亏损。

一位中国LPG贸易高层人士表示,贸易冲突已经导致在5月到6月运抵中国的中东LPG期货价格,相较于现货价格,每吨溢价幅度已扩大至30到60美元。以往这个价格差距一般维持在每吨20至30美元左右。

美国新一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LPG再次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中国可能会寻求美国以外的LPG卖家,或是与其他国家进行换货。在中东地区增加对中国的供应下,印度、印尼、日本和韩国等可望受惠,买到更多便宜的美国产品。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反应

 

国际财经

财政危机经济衰退笼罩 美元微笑变皱眉

(纽约20日讯)德意志银行外汇策略全球主管乔治·萨拉维洛斯称,无论美国政府陷入财政危机还是经济衰退,美元都有下跌的风险。

乔治·萨拉维洛斯化用了斯蒂芬·詹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所谓“美元微笑”理论,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美元财政皱眉是对现状的最佳描绘”。

即将到来的预算谈判,将决定美元在这条曲线上的落点。

“左端是财政立场过于宽松,”乔治·萨拉维洛斯在该报告中写道。“这会导致美债和美元同时下跌——正如我们今天上午再次见证的那样。”

在穆迪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后,3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一攀升至2023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一项美元指数下跌了0.7%,美元兑所有G-10货币均走弱。

乔治·萨拉维洛斯表示,如果这种模式持续下去,则表明市场“正在失去为美国赤字和不断上升的金融稳定风险提供资金的兴趣”。

他补充道:“皱眉曲线右端是财政立场收紧得过快,虽然大幅缩减了赤字,但却迫使美国陷入衰退、美联储进入深度宽松周期。”中段则代表软着陆,对美元更为有利。

在今年贸易战爆发之前,市场倾向于遵循“美元微笑”理论,即在经济强劲增长或深度衰退时期,美元都会走强。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这一规律,它们打击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削弱了美元的避险吸引力以及美国例外论。

彭博美元即期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逾6%。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