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中国央行罕见示警 “押注人民币升贬久赌必输”

(北京29日讯)随着人民币兑美元升至2018年来的最强,对一篮子货币升至逾五年新高,中国央行再度发声,强调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积极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不要随意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

周四晚,央行网站贴出公告称,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工作会议认为,当前外汇市场总体平衡,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国情,应当长期坚持。

“在这一汇率制度下,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公告称,对企业来说,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在中美贸易谈判负责人进行了拜登上任后的首次通话后,人民币周五保持在2018年5月以来盘中新高,本周累计升幅约0.95%。

避免被预测误导

彭博模拟的实时在岸CFETS人民币指数升破98水平,来到2016年来的高点附近。截至目前,人民币今年以来在亚币中表现最强。

当前多个短期指标显示短期升值势头强劲,而境内有关升值的舆论热度也为近十年罕见,中信证券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向下或触及6.2。人民币中间价周五时较市场预测均值偏弱21个点,保持近期偏弱态势。

央行公告称,未来影响汇率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不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同时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个人,都要避免被预测结论误导。

渣打:欲去除投机势力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在采访中说:“与大宗商品涨价类似,中国监管层想要去除人民币汇率中的投机势力。不过,眼下这难以改变由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因素所驱动的大势。”

人民币短期内仍可能保持强势,但央行可能继续通过口头干预一类措施来放慢升值速度。她预计人民币可能测试6.3元水平。

央行公告并称,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帮助企业“炒汇”,自身也不宜“炒汇”,否则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还会造成汇率大起大落。

这并非监管迟到的警示。上周末时央行副行长刘国强重申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本周二就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问题,在答复彭博问询的电子邮件中称,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汇率波动风险客观存在,企业等市场主体需要逐步适应变化的外汇市场环境。

在央行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炒汇”做出警示之后,人民币周五继续小幅走升,不过成交较此前明显缩量。四位交易员称,日内客盘结汇仍然偏多,银行自营则明显趋于谨慎,多以对其此前建立的美元空头进行止盈操作为主。

中企汇兑风险更大

人民币汇率风险提高之际,中国企业在以外币进行销售、采购、融资、投资等业务时,其外汇敞口也就面临着更大的汇兑损益风险。

虽然这些损益往往是因记账日和财报时点不同,期间汇率变化所带来的账面损益,但若不加套期保值处理,也将会在最终结算时形成实际损益,并相应影响企业利润。

在人民币2020年升值6.7%后,A股企业年报中更为普遍地出现了汇兑损失。彭博基于截至周五时的A股公司2020财年年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共有3132家A股公司披露汇兑损益。

其中仅745家公司录得汇兑收益,总收益为367亿元人民币;但多达2387家公司录得汇兑损失,总损失为636亿元人民币。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汇率分析师李刘阳说,当前企业高管或上级主管部门对风险中性理解仍显不足,面对汇率风险“企业要么消极应对,认为衍生品交易会构成风险,‘谈衍色变’;要么想博风险,觉得既然做了就要盈利,投机顺周期交易,这样反而放大风险。”

提高透明度

“中国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逐步提升,但不同市场主体在汇率风险管理认知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外汇局在邮件中说,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支持企业管理汇率风险,不断提高外汇市场透明度,加强法规、数据的解读,帮助企业深入理解外汇政策,正确判断外汇形势。

外汇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企业套保比率为17.1%,较2019年上升2.7个百分点;2021年首季代客衍生品交易(履约口径)规模为13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2.6%。

 

 
 

 

反应

 

国际财经

加大支出应对关税冲击 中国预算赤字创新高

(北京21日讯)中国财政刺激措施推动四个月预算赤字创纪录高位,政府在与美国贸易冲突升级之际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根据彭博基于财政部周二公布的数据计算,1月至4月期间广义预算赤字达到2.65兆元人民币(约1.56兆令吉),为同期最高纪录。与上年同期相比,赤字规模增长超过50%。

这是北京方面今年以来,为帮助经济应对外部冲击而加快实施财政刺激计划的最明确信号。

美国对大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在4月份升至145%的极高水平,之后两国在本月早些时候同意暂时关税休战。

收入基本企稳的背景下,支出大幅增加。1-4月,中国两个主要财政账户下的总收入达到9.32兆元人民币(约5.48兆令吉),同比仅下降1.3%,而一季度降幅更大。

数据显示,总支出增长7.2%,至11.97兆元人民币(约7兆令吉)。该数字包含了一般公共预算账户下的支出(主要包括日常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账户下的支出(更侧重于资本投资项目)。

展望未来,在中美同意暂时降低对彼此产品的关税后,提供进一步财政支持的紧迫性正在减弱。 

关税休战,加上4月份经济活动数据表现良好,已促使几家主要国际银行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并调弱了对政府进一步推出刺激措施的预期。

周二公布的财政数据让他们有了更多理由押注政府将推迟出台新的支持措施。

“政府支出正在加速,同时收入显示企稳迹象,“澳新银行资深策略师邢兆鹏表示。“年中扩大财政赤字的必要性已经下降。”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