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与美国贸易谈判紧锣密鼓 关税重灾区亚洲等不及了

(纽约29日讯)在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中,以出口为导向且面临一些最高“对等”关税的亚洲经济体,正走在西方国家的前面。

彭博报道,过去的经验表明,全面贸易协议需要数月乃至数年时间才能完成,而韩国、日本、印度这些国家等不起,它们的输美商品将在两个多月后面临约25%的对等关税。越南将面临46%的关税,泰国将面临36%。

对这些国家来说,达成规模较小的临时协议更有可能,以避免在7月初90天宽限期到期时美国迅速恢复最具惩罚性的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可以吹嘘其贸易政策迅速取得了成功。

美国财长贝森特周日表示,美国有18个重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

对除中国外的17个贸易伙伴,“我们已经制定了未来90天内与它们进行谈判的流程,”贝森特说。“其中一些谈判进展非常顺利,尤其是与亚洲国家。”

贝森特上周表示,美国和韩国最早可能在本周就贸易达成“谅解协议”。韩方官员称,他们预计7月初是达成任何具体协议的初步期限,至少能实现关税豁免。

期待更多似乎过于乐观。

美韩曾于2007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花了一年多敲定,到2011年才获得国会批准。

然后到2018年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又花了几个月对协议进行重新磋商。

在美中仍陷于僵局,而其他主要亚洲经济体走上谈判快车道之际,北美和欧洲仍在试图了解一些基本参数,包括谈判的范围以及谁在主导华盛顿的贸易政策,听起来对谈判速度没那么心焦。

在他们看来,寻求先发优势是有风险的,而且鉴于特朗普对中方除非条件得到满足否则将抵制会谈的回应感到不耐烦,一些人认为保持耐心是眼下更审慎的做法。

衡量进展

4月中旬欧盟官员结束在华盛顿的初步磋商离开时,他们深信10%的基础关税没有谈判余地,如果90天宽限期到期后没有取得进展,美国或将把关税提高一倍,达到所谓的对等水平。

这可能会招致布鲁塞尔的报复,包括对特朗普25%的钢铝关税进行反制以及对美实施出口限制。

面临10%最低档关税的英国听起来并不着急。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上周在华盛顿对记者表示,“可以达成协议”,但“我们不会操之过急”。

不受关税豁免期影响的加拿大也打算慢慢来。“我们不必在短期内达成协议,”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上周四对记者说,当时他正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4月28日的大选造势。“我的政府会达成正确的协议。”

在欧洲国家中,瑞士行动迅速,因其商品面临31%的高关税。

瑞士政府表示,在同意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关税谈判后,瑞士将是获得“一定优惠待遇”的15个国家之一。

瑞士总统凯勒-萨特上周四在华盛顿称,在此过程中关税将维持在10%,即使在90天关税暂停期到期后亦如此。

在过去的一周里,白宫特别提到与印度、日本和韩国的谈判取得进展。

行业关税成重点

朗普曾表示,他希望降低美国的贸易赤字,并为出口商寻求更低的关税壁垒。他也经常暗示不打算将各国关税降至10%的基础税率以下。行业关税可能也是谈判的重点,如汽车和金属关税。

“关税计划进展非常好,”特朗普上周五在白宫表示。“我们正在改变局面。”

就韩国而言,进展可能与其答应特朗普政府的诉求有关:扩大美国商品的市场准入、降低非关税壁垒以及愿意增加在美投资。

“我们提出了在贸易、投资、造船和能源等美国存在重大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的意愿和倡议,”韩国财长崔相穆在与贝森特会面后表示。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无常,使亚洲国家在达成协议方面面临着挑战。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是,华盛顿如何处理如此大的工作量,尤其是在政府内许多员工级别的职位仍然空缺的情况下。

为了协助接下来的工作,特朗普团队已起草一个框架,处理与大约18个国家的谈判。美方代表将采用一套模板,列出双方共同关切的领域以指导谈判进程。这些领域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数字贸易、经济安全以及商业问题。

戏码上演第二幕

“美国与各贸易伙伴进行谈判的这出戏码正上演第一幕或第二幕,”Lombard Odier亚洲投资总监约翰·伍兹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说。

“一旦接近第三幕,也许在未来几个季度,关税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就会变得更清晰”。

在特朗普的首个总统任期,日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2019年与美国谈成贸易协定。

日方现任最高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称,目前双方尚未就谈判的全部范围达成一致。预计他将在未来几天第二次前往华盛顿进行关税谈判。

当地媒体称,日本正在考虑购买更多美国玉米和大豆,并计划采取新的行动来展示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在美投资计划。

日方官员表示,他们希望贝森特和其他谈判代表能够帮助两国达成协议,但对于能否得到特朗普的支持他们看法谨慎。

据彭博新闻报道,由于日中贸易关系的重要性,日本打算抵制美国共建经贸联盟围堵中国的努力。

在与美开展贸易谈判方面,印度或许是进度条最快的国家。

据知情人士透露,两国已就19个谈判领域达成一致,包括扩大农产品等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电子商务以及与腐败和原产地规则有关的事项。

上周,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后敲定了谈判框架。美国紧接着表示,在达成双边贸易协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东南亚经济体提出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包括肉类、大豆和新鲜水果,以及进口更多美国天然气。他们还承诺降低钢铁、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一系列美国商品的关税。

越泰寻求利益平衡

越南是面临最高对等关税的国家之一,它可能还会寻求购买洛克希德F-16战斗机。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贸易谈判不能只是单方受益。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塔托上周五表示,在美国要求更多市场准入、放松投资管制以及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展开合作的同时,印尼政府也要确保国内利益。

这也是泰国官员正在寻求的做法。

“我们将本着这样的心态进行谈判,我们会给他们一些东西,如果他们也愿意给我们一些东西的话,”泰国总理佩通坦上周四表示。

 

 
 

 

反应

 

财经新闻

纽时:全球地缘政治紧张 大马高阶芯片梦遇变数

(吉隆坡22日讯)根据《纽约时报》,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重启关税政策,并考虑对半导体进口全面加征关税,马来西亚高科技发展计划正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相关企业和政府正密切应对,力保该领域转型不断线。

报道说,近年来,大马被视为中美科技竞争中的受益者,美国对中国实施人工智能芯片限制后,许多企业将部分高端芯片制造转移到马来西亚,以规避美中对抗风险。

大马政府早前提出10年发展蓝图,计划将大马从“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中心”,升级为具备芯片设计和生产本土高端芯片的国家,目标直指台湾的台积电。

政府今年3月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2亿5000万美元(约10亿6808万令吉),与英国芯片设计公司安谋控股(Arm Holdings)合作,发展本土芯片设计能力,目标是孕育出10家可年创200亿美元(854亿4600万令吉)营收的本土芯片企业。

除了吸引美国企业,大马近期也迎来法国、澳洲和日本在半导体设计领域的投资,成为替代中国产能的新选择。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与本地企业杨忠礼集团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可是,大马的高科技芯片美梦,如今正面临严峻考验。

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我国能否从传统制造向高端科技转型,尚未明朗。

报道说,上个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大马出口美国的所有产品加征24%对等关税,虽暂缓执行,但仍维持10%的基准关税。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在以国家安全为由下,已考虑对所有半导体进口征收至少25%关税,虽然特朗普已对部分关税政策作出调整。

据大马政府,包括英特尔、甲骨文等美国科技公司,近期也就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我国造成的营运影响,与安华举行会谈。

特朗普料不轻易让步

大马大华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美玲分析道,但在涉及核心议程,例如半导体相关的国家安全议题上,特朗普可能不会轻易让步。

芯片设计量产需时

企业仍有调整空间

大马芯片设计公司Oppstar联合总执行长黄明泰表示,虽然新关税可能带来短期压力,但芯片从设计到量产通常需数年,企业仍有调整空间。

他指出,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部分公司放缓投资和开发。

报道提到,我国因具备半导体制造优势,吸引美企投资,并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力图在中美科技竞争中扮演中立关键角色。

目前,在大马营运的美资企业约贡献了全国65%的电子电器出口;2024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半导体总值达162亿美元(约692亿1126万令吉),占美国同类进口的近两成。

一旦增加关税,要是企业无法自行吸收成本,最终可能转嫁至美国消费者,推高相关电子产品售价。

与跨国科企合作面临考验

我国槟城被称为“东南亚矽谷”,工业园区内聚集了英特尔、美超微、惠普等国际科技巨头,展现出全球科技产业紧密合作的格局。

早在50多年前,美国企业就开始在这里设厂,如今槟城已发展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关键的一环,也是美国芯片供应的重要基地。

在吉打州,奥地利科技企业AT&S新建的工厂正在为美超微(AMD)生产下一代芯片。

该公司在奥地利、印度、韩国和中国也设有生产基地,具备灵活应对政策变动的能力,其高层也坦言,仍在密切关注关税局势,并持续强化供应链韧性。

然而,随着特朗普再度执政,并重启高关税政策,大马与全球半导体及科技巨头跨国合作的前景正面临严峻考验。

“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在记者会上坦言,我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高度依赖美国,但他也直言无法接受“由他国决定立场”的做法,批评华府对中美贸易战中其他国家选边站的压力。”

黄明泰强调,各国应有权自主决定发展方向。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