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古镇 ——百年老店成树屋/黄福地

图片提供:黄福地
【寒窗一剑】黄福地
第一次来到怡保附近的甲板古镇,映入眼帘是看到一间间被遗弃的老店,断壁残垣,有者长满榕树,成了树屋,街上难见行人,门前冷落车马稀,真有一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悲凉感觉!
据当地人说:先有甲板,后有怡保!可见甲板的开埠比怡保还早。因甲板早期盛产锡米,曾有辉煌的历史,可说是近打河流域锡米产量最丰富的两大矿区之一。1847年巅峰时期,在大街有150多间房子,人口达到2500人。但是好景不常,随着锡矿业的没落,人口外迁,甲板风光不再,渐渐被人遗忘,今天老街成了“活的博物馆”,老房老店保持原始建筑风貌,让人缅怀昔日曾是繁荣昌盛的锡镇。
甲板国文是Papan(木板),据说19世纪甲板有一木工场,马来人在森林砍伐树木,华人在工场锯木,因而取名甲板。19世纪中期,苏门答腊曼戴宁人(Mandailings)来此落足,曼戴宁族领袖Raja Asalal在他获得甲板4个锡矿之后,于1896年建造了一座宛如小皇宫的豪宅,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是大马最早村长的故居,旁边有一间木板建造的高脚回教堂,是甲板的第一所回教堂。
Raja Asal在1879去世,他的侄子Raja Bilah继承了其职位。他精明能干,在甲板负责向矿家收税,英殖民政府委任他为首位村长(1882-1909)。
经过岁月洗礼,盛极而衰,繁华岁月一去不复返,目前很多店铺已是人去楼空,暴殄天物,令人伤感!有些坍塌,令人不胜唏嘘感叹。除了拉惹比拉豪宅是甲板的一个历史遗迹,还有观音古庙,另有一间叶四大楼的豪宅。此外当地居民,为了吸引游客到来参观,尚设有中间巷、地画艺术巷、马来西亚新村历史馆、甲板生活文物馆、榕树根壁、抗日女英雄西碧儿·卡迪卡素纪念馆等;华人社团则有增龙会馆、东安会馆、马华公会、观音古庙暨华旅义塜委员会,可见早期华人多为广府人与客家人,他们经营矿业,华巫合作,和谐共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对国家社会作出卓越的贡献。

图片提供:黄福地
榕树侵占成树屋
来到甲板古镇探索,看到许多百年老店被荒废遗弃,被榕树侵占成了树屋。这些老店,成了历史古迹,却有它的历史价值!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若善加利用,把它美化,可以把它打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历史古镇,成为旅游景点。
榕树的根壁,可以成为最自然的旅游聚焦,这些被废弃的老店,成为榕树攀附的场所。榕树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的种子可以到处萌芽生长,即使屋顶上或墙壁上,它都可立根成长。它靠根的特殊功能,就能牢固攀附在墙壁上,而且生长快,它的根也向四方伸展,就像八爪鱼的吸盘,紧贴墙壁,形成一幅美丽的根壁图案画。
举世闻名的柬埔寨吴哥窟,就靠错综复杂的老树盘根,其独特的树根,紧抱古迹庙宇,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难舍难分,形成吴哥窟古迹最大的看点。
甲板榕树所构成的根壁,与吴哥窟的树抱庙,有异曲同工之妙。榕树不断新陈代谢,枝繁叶茂,全靠根的功能与支撐,一个民族的兴衰,也要靠文化之根来滋长,可见根的魅力与重要。若政府能予关注和协助,加上当地村民自动自发,把这个偏于一偶而被人遗忘的寂静村庄,重新注入生命力,打造出一个具有新活力而成新景点的历史古镇,让人瞻仰它所扮演过的历史使命,欣赏其建筑艺术和风格,不论门、窗或楼阁与装饰等,都值得慢慢去品味。

图片提供:黄福地

图片提供:黄福地
母亲节谈旷世才女:李清照/黄福地

【寒窗一剑】文|图黄福地
一代才女李清出生于1084年3月13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去世,距今刚好是1070周年,终年71岁,适逢母亲节要到来,特为此文以纪之。
我一向对这位旷世奇才的词女,仰慕敬佩,她生长在重男轻女,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弄文诚可罪,才藻非女人子事也,而她能打破旧筐筐,脱颖而出,不让须眉,成为当代杰出的文学家,在历史上也占一席重要地位。1987年天文学会为水星环形山命名的15位中国历史人物中,她赫然有名,且是唯一女性,可见她地位的崇高!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到过山东3次,每次必去参观她的纪念馆。最近一次是到济南章丘明水古城的李清照故居,瞻仰这位婉约派词宗的才女。我中学课本读过她的《声声慢》,至今还能诵背如流。当时少年不识愁滋味,如今老来,方能体会清照之悲苦。因爱其诗词,时至今日,还背过她40多首作品。
词风委婉善用叠字
她的词风委婉含蓄,善用叠字,比喻贴切,喜以浅白之字和寻常之词入词,文辞酣畅,生动传神,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有轻柔婉丽之美,也有豪迈刚毅之劲,与其出生在书香门第有关。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个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知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饱读诗书的名门闺秀,亦善诗文,可说是诗礼传家。她从小受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秉承家风,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和文学底蕴,养成良好品格,能辨是非,爱憎分明,和关心国事。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兵荒马乱,汴京(开封)沦陷,徽钦二帝被俘,为靖康之耻,北宋遂亡。赵构继位即宋高宗,迁都建康,定京临安,史称南宋。清照作了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词言简意赅,就是在骂当时皇帝君臣,弃城南逃,一味求和苟安,不思反抗复国。可见她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浩然气慨。
李清照一生,多彩多姿,有光辉璀璨的一页,也多苦多难,可悲可泣的凄惨遭遇,令人寄以无限的同情!

喜欢诗书喝酒打牌
少女时期,她性格开朗,率真洒脱,灵秀俏丽,生活幸福安逸,具浪漫色彩,又富情趣。她不爱女红针线,却喜诗书、喝酒、打牌。她的《如梦令》就是16岁时与少年友伴喝酒游湖,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才写出这篇浅易生动,毫无雕琢的处女作,一炮而红,震撼文坛。
这位传奇的女性,令山东人引以为荣。济南明水古城就是打造以李清照为文化主题的旅游景点,神游其间,让人穿越时光隧道,与李清照同享喜乐,也悯其不幸。
她爱喝酒,这种嗜好与一般女性是截然不同的,其诗词作品很多是与酒有关的。苏东坡、欧阳修等饮少辄醉,而她可说是一个“豪饮之士”,不逊男性文人。此外她还精于“打马”的博弈游戏,十赌九赢,被誉为赌神,还作了一篇《打马赋》。
李清照18岁时嫁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可说是门当户对。赵明诚酷爱古董金石字画古籍文物,每有得之,夫妻相展玩咀嚼,乐在其中。两人志趣相投,婚姻美满,被誉为神仙眷侣。
好景不久,由于战乱,他们也跟随皇帝离乡南逃,颠沛流离。他们在青州老家所收藏的二万多件文物,大多毁于战火。辗转逃到江宁(建康城),也不安全,又要带着众多文物逃往临安与绍兴,也有很多古董文物被毁和被窃,最后所剩无几。
1129年她的丈夫赴任湖州时,不幸病逝,更令她悲痛不已。她孤苦伶仃,孑然一身,又无亲人子女,对一个弱质女子来说,身处乱世,遭逢厄运,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到处漂泊,受到重重打击
劫难,凄凄惨惨戚戚,怎生得了?
在彷徨之日,一名男士张汝舟趁虚而入,对她关怀备至,大献殷勤,暖了心窝,她遂为所动,以为可托终身,抓了一根稻草,有所依靠。岂知他是个渣男,道德品行败坏,他虚情假意,骗她芳心,目的是贪图其文物财富。
宁可坐牢也要休夫
婚姻仅维持3月,李清照看穿其真面目,张汝舟也原形毕露,对她家暴,拳打脚踢。李清照是个“清操”之女,怎能甘受奇耻大辱?伴这污秽痞邪之徒? 她不顾礼教,宁可坐牢,也要控诉其夫,提出离婚。在当时律法,只有丈夫可以休妻,若妻子要离婚,不管胜负,妻子都要坐牢2年。结果她告夫成功,摆脱梦魇,却要遭受2年牢狱之灾。
她只坐了9天之牢,就被人营救出来。可见她虽脆弱柔情,却有刚毅顽强的铮铮傲骨,勇于抗拒,不向现实低头。在孤独困境中她仍然倔强,孜孜不倦,秉承丈夫遗志,继续编撰金石录后序,创作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名留千古。最后在孤苦生活中,悄然而去,她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