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灌篮高手》观后感

文|咏伦

从小学等到成为社会新鲜人,我终于在2023年2月25日观看了儿时回忆《灌篮高手》剧场版《The First Slam Dunk》。

我妹妹只是听过,但没有看过,所以她可以说是一位新观众,而我和她的男朋友都是老观众了,是带着情怀去看一部经典的。由于其他国家早率先上映,所以我早已透过社媒知道,剧场版故事是以全国大赛第二轮的主角队伍湘北对阵最强不败山王为主轴。

我看了后,觉得评价两极化很正常。

首先,剧场版以湘北控球后卫宫城良田为主角,在比赛中穿插他的过去,这着实让我感到惊讶。其实不管在《灌篮高手》漫画或动画,他的存在感不及樱木花道、流川枫、三井寿和赤木刚宪,甚至还不如一些配角。不过我觉得这个尝试是不错的,至少可以让大家认识他。

此外,有一些在漫画中的经典画面有呈现出来,如樱木飞身救球、樱木流川世纪击掌等,这些都令我感动,因为都是深深烙印在记忆里的画面。我其实早已知道湘北和山王之间的比分,不过大多数不是静态的,就是粉丝制作的。所以我看这部剧场版,冲的就是要“目睹”由原作者监制的动态。

结局让我有些惊讶,没想到除了山王王牌兼日本第一泽北荣治前去美国打球,就连剧场版主角宫城也跑到美国打球,两人还对上了。原本在山王打小前锋的泽北在美国担任控卫,只因他的身型不适合小前锋位置。对于这个结局,我好奇,剧场版名字叫《The First Slam Dunk》,那自然会有续集,那是否是以秋国体或冬季杯为故事主轴?我很期待秋国体的,因为可以看见神奈川县一些高中的球员组成一队,和其他县的队伍对打。

制作团队须做取舍

虽然如此,由于是剧场版,制作团队必须做个取舍,但有些画面的消失让我觉得可惜,比如流川和安西教练的对话、陵南中锋鱼住纯和在赛中表现低迷的赤木的对话、樱木对赤木晴子说的“我很喜欢,这次没有说谎!”等。

再者,比赛最后二十多秒的画面虽然有以画面做出比赛节奏快的感觉,但是没有背景音乐,感觉很莫名其妙,在某个画面搭配背景音乐,可以增加气氛感的,但剧场版却几乎是没有配乐。

接着,樱木的背痛,我觉得有点别扭,犹如机器人喊痛,又如机器人在跳舞一般,不过幸好表情很到位,没有毁掉了这个画面。

最后,我来提一下主题曲。《想大声说爱你》、《直到世界尽头》、《谁也不能左右我》等歌曲,都是《灌篮高手》的经典歌曲。然而,剧场版却没有播出任何一首,反而是全新的歌曲,由10-FEET所演唱的《第零感》。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还好,不过确实很热血,符合《灌篮高手》这部热血动漫。

总得来说,凡事皆有好有坏,身为《灌篮》迷的我,也觉得剧场版有优缺点,要不然,我也写不出这么多东西了。当然,有续集,我还是会去看的,毕竟没有它,我也不会迷上篮球这个运动!

井上雄彦,谢谢你成就了这部作品,也丰富了我的童年。

 

 
 

 

反应

 

商余

致《南洋商报》的小情书和小情诗

文/咏伦

2022年5月9日,我入职《南洋商报》总社当翻译员(或称国际新闻记者),转眼间,逾1年了。

今年正好是本报步入100岁。据闻,起初陈嘉庚先生创办《南洋商报》,是为其商业开辟宣传渠道(这是我大学讲师告诉我的),也想为华人商业服务和推动教育事业的目的。

身为槟城人的我,全家曾是《光明日报》的读者,中学时接触到《光华日报》,过后从亲戚得知《星洲日报》,而《南洋商报》反倒有点陌生,也忘了什么时候接触到它,对它最大印象是,众多报章,唯一用“商报”,其他多为“日报”。

但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成为其一份子。

记得我加入的时候,放眼望去,年轻人(目测30岁以下的)感觉不多。起初还担心自己和同事有代沟,但到现在这疑虑已消失无影踪,和同事都有话题!

如今,《南洋商报》已经转型成为以经济为主的商业报章,高层为此做出不少改变,以便更好地执行转型计划。

我来不及参与《南洋商报》艰辛的创报过程,现能有因缘目睹它步入“百岁”,难得的因缘。

因此写了一首诗,化成祝福:

《再守百年》

陈氏嘉庚
南洋创报
以商聊商
聊过百年
风风雨雨
跌宕起伏
仍稳守基业
报人精神
仍在

报牵华社
创富伙伴
政商文教
缺一不可

百岁以后
扬帆起航
再守百年

在这里,祝福我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百岁快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