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

过桶熟成Vs.调和工艺 威士忌“玩”什么?

我常说,威士忌与橡木桶是一场美丽的邂逅,一场无意碰撞出的火花,那么,橡木桶工艺与酒文化在进行发酵时,过桶环节,就是锦上添花!

威士忌是使用谷物类为原料的蒸馏酒,而在蒸馏完成之后,酒液需要陈存在橡木桶内,酒液就会吸收木桶的味道,成了日后威士忌风味,所以使用什么木桶变得非常重要。

有人说威士忌的味道,40%取予蒸馏,60%的味道是来自木桶。笔者曾经试过未进橡木桶的新酒(New Make)与同一个酒体进入不同的橡木桶熟成出来的,风味截然不同。

从一个到多个桶

过桶,就是将威士忌在熟成过程中,从木桶中抽出,再灌进另一种橡木桶中继续熟成。简单来说,就是二次熟成。过桶就是要再添加威士忌丰富的味道,而大部分的做法都是在波本桶陈年一段时间,给予稳定威士忌的基酒,避免过桶时反而盖过之前的美好(也有例外)!

一般而言,苏格兰威士忌都是用波本桶或雪莉桶作熟成,后来西班牙禁止雪莉酒桶运送后,大部分的苏格兰威士忌开始以美国波本桶(二手)作为主要熟成的木桶。

谁是过桶创始者?

而在三四十年前,威士忌大概只有波本桶、雪莉桶或重组桶,这几种风味。1993年有位首席调酒师大胆尝试了过桶,那就是百富(The Balvenie)的首席调酒师大卫·斯图尔特(David Stewart),他将在波本桶熟成12年的威士忌,转入雪莉桶中二次熟成8个月,让威士忌在波本桶的性格上,增添一点雪莉桶的风味。之后,品牌还推出Port Cask、Rum Cask、Peated Cask,甚至三桶熟成,演变至今,过桶成为承主流。

(注:在苏格兰,谁才是第一家玩过桶工艺的酒厂,存在争议。虽说百富早在1983年就推出了过桶,却未在酒标上注明,直至1993年才在酒标注明双桶熟成。而第一款标识“Finish”字样的威士忌是格兰杰(Glenmorangie)在1987年装瓶的威士忌,所以谁才是第一家呢?)

过桶不像1+1=2那么简单,波本加雪莉不只会带出这两桶的特点,还会带出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颜色,黄+蓝=青(但是又不是纯青),过桶的目的就是要呈现出威士忌多层次的口感。

把过桶玩疯了

现在,各别的酒厂都在玩着过双桶、三桶、四桶甚至六桶……如大摩(Dalmore)的亚历山大三世就玩到六桶;印度的威士忌雅沐(Amrut)还推出了一个新玩意,分别将5种不同的橡木桶拆开,再把5种橡木桶重组一起,就是说一个橡木桶中有分别有5种不同的类型酒桶在里头!多惊人!

但是苏格兰威士忌都受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SWA)的法定所限制,不是所有的酒桶都被允许使用,不属于传统使用过的橡木桶都可能被禁止,如龙舌兰酒桶(Tequila)(随着在2021年SWA将法规修改后,Tequila 桶已经被允许了)

其他国家的威士忌都没有受到SWA限制。就如近年来台湾的南投TTL Omar酒厂就把橡木桶玩的淋漓尽致,如荔枝桶、梅子桶、柳丁桶等等(苏格兰法规上,凡是有使用过含有果核的水果酒做桶成的都不得使用,不过只限于苏格兰威士忌)。

酒标桶注知多少?

有些酒厂在酒标上会注明是过桶熟成,但是有些酒厂也会写双桶(但未必是过桶,可能是把两种或以上不同的橡木桶里的威士忌混在一起调合)。有时我们也会混淆,酒瓶上没写呀?此时,你可以注意酒盒子上会有注明。

*Wood/Cask finished

法规并没有明文规定过桶时间长短(酒厂可以在波本桶过雪莉桶后就立刻倒出来,不过没有酒厂大费周章做这种没有成效的事),短则3至5个月,长则1至2年,通常厂家不会告诉你真正过桶的准确时间,不是要隐瞒,而是调酒师认为此酒已经达到巅峰,再陈年下去会让酒体吃桶过深而过了自己所要的风味,所以不会清楚告诉你!

*Maturation

这个有些不同,上面是讲到Finished最长是1至2年的时间……而再加上(Extra)顾名思义就是加长过桶的时间,可以是波木桶9年过后再过到其他桶3至4年以上,也可以5至10年,而调酒师有绝对控制权,每隔一段时间再去尝试……如果他还认为这酒不够好就继续陈年,直到他满意为止。

*Full Maturation

这个是指全程在某种橡木桶进行长时间熟成,当中没使用过其他种类型的橡木桶。

 

 
 

 

反应

 

品酒

南投酒厂威士忌 独特品味大放“台”彩

台湾威士忌的发展史比起一些旧世界的威士忌生产国迟了许多。像苏格兰、爱尔兰、美国这些威士忌旧世界动辄一两百年历史,台湾却是在近数年才火起来。追溯历史,其实台湾在1948年就推出自制的威士忌,不过当时是用食用酒精、香料、色素调制的“仿制威士忌”,如果放在当今,严格来说不能算真的威士忌。

在当时,只有台湾政府财政部下(公卖局)现己改名为台湾烟酒公司(Taiwan Tobacco & Liquor,简称TTL),才能自行生产酒类,民间不被允许私自制酒,在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随后才开放酒牌让民间也能制酒。

众所周知台湾是个盛产水果的地方,常会面对水果过剩的问题。1978成立的南投酒厂(隶属台湾台湾烟酒公司),在当年的功能性很单纯,就是解决农民水果过剩!把过剩的水果如葡萄、荔枝、番石榴、梅子等等制成各种水果酒、红酒、白兰地与兰姆酒(RUM)。

OMAR的成立

当台湾加入WHO后,政府开放外国酒进口,紧接着苏格兰进口原酒因全球短缺价格飙涨,当时威士忌已在台湾掀起热潮,台湾烟酒嗅到一股契机,特别派员(当时南投酒厂厂长林锦淡)前往苏格兰学习酿制、蒸馏、熟成……等的威士忌工艺技术。同时在设备方面,更先后向德国与英国取经,希望能掌握国际级威士忌脉动与专业知识。

2008年,台湾建立南投酒厂麦芽威士忌蒸馏场, 将林口酒厂、花莲酒厂的壶式蒸馏器全搬入,并取名为OMAR。台湾烟酒当初命名时,灵感还是参考威士忌产地——OMAR,OMAR在苏格兰盖尔古语中有着“琥珀”之意。

熟成时间快

苏格兰威士忌由于地理位置较寒冷,所以威士忌在橡木桶进行熟成,橡木桶内有微小的毛细孔与空气对话,进而每年大概会不见2%的酒(术语称为Angel Share)。

而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每年的Angel Share大概是6-8%。由于台湾环境较为炎热,威士忌的Angel Share 会比苏格兰较快,也就是代表需要熟成的时间比较快,所以会产生厚实的酒体与香气,酒液口感厚,香气略为浓缩,层次也丰富许多。

在苏格兰威士忌的法规中,陈放3年以上的酒才能叫威士忌,而位于亚热带的台湾,温度与湿度都与欧洲不同,只需4年的时间,便能表现出欧洲大陆陈放12年的韵味,虽说是苏格兰威士忌的法规定义只限于苏格兰威士忌,其他区域可以不必遵循,但是绝大部分生产Single Malt 的酒厂都会跟随,当然这当中也包括台湾的南投酒厂!

波本花香与雪莉果干

这是笔者第二次前往南投酒厂观摩学习威士忌的制成了!品牌大使余政彦带我们游览整座酒厂,从原料、蒸馏器、酒库、桶边试饮,到最后一个品饮环节,从基本款OMAR波本花香、雪莉果干,到进阶级IPA啤酒橡木桶、梅子桶到玉山荔枝白兰地、玉山冻顶乌龙茶白兰地共6款。

我们先从基础款OMAR波本花香与雪莉果干喝起,这两款许多人都以为是纯波本桶或纯雪莉桶,如果看清楚酒标上,写着的是Bourbon Type/Sherry Type,它其实是波本桶中调合了雪莉桶威士忌,只是波本桶的主调性比较多,所以就写Bourbon Type(波本花香),雪莉果干也是一样的道理。

特别版IPA啤酒桶

接着,特别版的IPA 啤酒桶(India Pale Ale, IPA)是一种酒花气味浓郁的啤酒。它并不是印度人创造的啤酒,而是英国当初殖民印度时为了能喝到新鲜啤酒,就在啤酒中加入大量具有抗腐效果的啤酒花(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啤酒花加工所产生的精油能为酒液杀菌消毒,增加保存期并让酒精浓度提高)不只可以避免啤酒在遥远的路途上腐败,也让风味更加浓烈,啤酒中的苦味,大部分源自于它。

OMAR IPA ABV:52%

闻香时就有非常明显的茉莉花香、百合,一点青苹果。入口时油质饱满,有种黑巧克力的苦感,一点点咸感尾韵中等,优雅的茉莉花香并带着蛋糕的甜美收尾。

OMAR梅子桶ABV:54%

前面已经说了,设立南投酒厂的初衷是解决果农的困境,所以南投酒厂有许多不同水果酒的桶子可以做实验,如荔枝酒、梅酒、柳丁(橙)等,而OMAR梅子桶单一麦芽威士忌目前应该是全球独有的品项(苏威与波本不被允许使用此类水果酒橡木桶),桶成与过桶先将梅子酒装入Second Fill 雪莉桶,养桶1年,将已熟成3.5年的波本桶原酒装入被梅子酒养桶一年的橡木桶里,熟成8个月,然后再抽出至波本桶继续熟成1~1.5年。

闻香:

饱满乌梅、线香、辛香料,入口感到浓郁酒体,有着梅子酸甜的口感,里头绕着的香草、太白糖,尾韵含在口腔中有着丝丝甘草,绵绵不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