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金融危机不会重演/奕帆丰顺

硅谷银行的迅速崩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糟糕的资产负债和风险管理,在充满挑战的经济中客户丧失了信心,最终导致了银行的挤兑和倒闭。

硅谷银行的倒闭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案。一般上,银行的大部分收益来自贷款和固定收益投资证券的利息收入,而其大部分成本来自客户存款的利息支出。

与其他银行相比,硅谷银行的业务模式是独特的,因为它主要向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公司提供银行服务。近年来,由于美联储和量化宽松环境的巨大流动性注入,硅谷银行的存款经历了巨大的增长,这是由于其专注的技术客户群,从首次公开募股(IPO)、二次发行、SPAC募资、风险投资和收购等事件中,他们将现金存入硅谷银行。

由于客户存款激增,硅谷银行决定将这些存款中的巨额资金,存入长期10年期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赚取利息收入。

未考虑美升息速度

不幸的是,这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硅谷银行在收益率很低的时候购买了这些债券,就在美联储开始加息周期之前。随着整个2022年利率迅速上升,硅谷银行债券投资组合的价值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硅谷银行的业务模式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商业银行。大多数商业银行通过赚取存款(短期借贷)和贷款(长期借贷)之间的差额来运作。

尽管硅谷银行在吸收存款,但它没有发放那么多贷款,因为这些新技术初创企业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和可靠的现金流,无法成为优质借款人。

硅谷银行没有过度向这些初创企业提供贷款,而是购买了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安全资产以获得收益,但它未能考虑到美联储的快速加息,也没有充分管理利率和期限风险。

其次,硅谷银行是一个例外,因为它的存款基础主要集中在风险资本资助的初创企业。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削弱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许多这些公司别无选择,只能转向存款,导致巨额提款,而硅谷银行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应只是孤立事件

尽管硅谷银行的倒闭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但这一事件很可能是一个孤立事件,是该公司自身倒闭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广泛的银行业问题或美国金融体系系统性危机的案例。

风险可能集中在存款大幅萎缩的银行、资本储备大幅下降的银行,以及在储户基础方面没有很好地实现多元化的银行。

从短期来看,随着客户和投资者的担忧情绪继续蔓延,我们可能会看到其他规模较小的地区性银行遭遇类似的挤兑,因为储户试图同时取款。

涟漪效应已经显现出来,其他类似的独特银行机构上周五遭遇巨额亏损,因为投资者担心,类似的流动性问题可能会迫使这些银行被迫实现巨额亏损,最终落得硅谷银行那样的下场。

监管已介入

幸运的是,由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监管机构已介入管理混乱局面,一些信心可能会恢复,这一插曲不应变成另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尽管规模较大的银行并非完全不受影响,但它们目前仍资本金充足,短期内不太可能面临流动性问题。

此外,大银行实际上可能会从这次惨败中受益,因为客户将存款转到更安全、更大的银行,这可以扩大他们的客户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范围更广,大银行的存款通常更具粘性。

最后,整个美国银行体系仍然健康而稳健。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所有美国银行,尤其是规模较大和更重要的银行,都必须满足严格的资本要求,并接受年度压力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一级资本充足率已从2008年占风险加权资产9%上升至今14%左右,贷存比也显著下降。

留意优质股

这次银行挤兑无疑将成为银行业监管机构调整框架、以及美联储继续遏制通胀的有趣案例研究,也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

除此之外,对投资者来说,一个教训是永远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像这样的意外事件总是会发生。

对于那些投资于金融/银行ETF或优质基金的人来说,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危机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流逝。

免责声明:所有评论为作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欧美银行危机未远离/安邦智库

2023年一季度,由美国硅谷银行“爆雷”引发的美国银行业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区域性银行;这一危机蔓延到欧洲,拖垮了瑞士信贷这一“老牌”国际金融机构。

在监管方面的支持和各国政府的多次喊话安抚之下,当时的这一轮危机以硅谷银行、签名银行被收购而告一段落。

不过,当时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指出,此轮银行业危机经历了瑞信倒闭的冲击之后程度有所缓和,但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相关风险仍具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越来越具有危害性。

进入2024年,人们的关注点从“更高更长”的美联储加息,转向“更晚但更快”的降息预期,但在美国资本市场再次活跃的时候,由商业地产萧条引发的银行业的“恐慌”又一次回归。

在欧洲,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披露,2023年第四季度对美国商业地产的损失准备金同比增长四倍多。该行为其相关投资组合计提了1.23亿欧元(约6.27亿令吉),远超2022年同期的2600万欧元(约1.32亿令吉),几乎是该行2023年第三季度拨备金额的两倍。

在去年欧美银行业危机中,侥幸逃过一劫的德意志银行,其实一直在困境中挣扎,2023年6月,德银在IMF和美联储的测评中表现不佳;9月,美国司法部更是给德银开出了140亿美元(约666亿令吉)的天价罚单。

反映房市续动荡

市场分析认为,这些银行股暴跌的背后代表着美国商业房产市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持续动荡。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月31日表示,穆迪方面当天将美国纽约社区银行和其子公司旗星银行的所有长期和短期的评级和评估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穆迪表示,此次评级行动反映了纽约社区银行在纽约写字楼和多户住宅的意外亏损、疲弱的收益、资本大幅下降等。

穆迪还认为,与同行相比,纽约社区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相对较弱,且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小于同行。虽然纽约社区银行的业绩亏损有超额损失拨备的原因,但美国地区性银行在高利率环境下所面临的商业地产行业风险仍是不容小视。

此前,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曾指出,美国中小银行及其背后的商业地产所面临的高息环境,其实是欧美银行业危机难以根除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虽然美联储已经停止进一步加息,但通胀的粘性使得其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远超过市场的预期。

如果各国央行仍坚持通胀优先的紧缩货币政策,市场恐慌的基础不会消失,银行业的风险也就难以被控制。另一个问题是经济衰退的阴影不散,预示着银行业将面临信贷收缩和不良资产的增长。商业地产的风险其实也是经济放缓或者走向衰退的迹象。

仍可能不断“爆雷”

尽管美国在2023年避过衰退,但新的一年经济增长在高息环境下进一步放缓应是大概率的事件。欧洲方面,在更高地缘风险和内部结构性转换的双重压力下已经陷入停滞。

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可以说是欧美银行业所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这也意味着,引爆危机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一些资产质量出现问题的银行仍会不断“爆雷”,令市场承受各种“惊吓”。

纽约社区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等因商业地产萧条引发的业绩下滑、股价下跌等动荡,预示着新一轮欧美银行业风险的暴发。

美联储等主要央行虽然停止进一步加息,但由于通胀的粘性而维持高利率政策,是美国中小银行和商业地产面临严峻形势的根源。在经济放缓的前景之下,银行业风险的根源难以根除,仍有可能不断“爆雷”。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