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超低价的附加股/万年船

募集资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是通过附加股来达到这个目的。早前富士通(FSBM)的附加股,一个历经两年才得以实行的募资计划,终于在今年完成。

难得董事部保持初心,在股价已经上扬的情况之下,对附加股的认购价(三仙)维持不变,同时免费附送的凭单转换价也保持在5仙,让对公司不遗不弃的忠诚固定赚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钱;也弥补了长年没有股息,更一度担心公司会除牌下市的小股东的多年守候。

市场的投资附加股情绪因而有些好转,许多股东见到富士通的成就,希望自己手上的股票,也有机会因附加股而成为生财之路。话虽如此,刚刚通过附加股建议的SC建筑(SCBUILD),作出了一项惊人之举,希望股东出钱出力,鼎力支持。

要钱不要货?

公司在特大会议中建议进行1配2附加股,以募集1000万令吉充作营运资本。这项建议和其他附加股建议一样,平平无奇,而公司连年亏损,不大会吸引股东加注投资。不过,在这次建议中,公司使用了一个前所未闻的策略,可能吸引到一些投资者的注意力。

公司建议附加股献售价为0.5仙,这是大马股市所允许的最低交易价。换句话说,买卖的价钱最低只能在0.5仙,不能再低了。这是不是告诉股东们,股价的最低风险已经在此,您们愿意支持吗?目前SC建筑的股价位于3.5仙。

前身为Flonic科技的SC建筑,在2012年和2014年进行过两次附加股,分别是10仙和5仙。这一次,董事部恐怕是下了决心,“要钱不要货”,希望能够再次打动股东们的心。

不但如此,各大股东纷纷表示愿意认购自己的部分,甚至超额认购,让60%以上的附加股“名花有主”,剩余的40%,就看小股东的造化了。

未必非常安全

可惜的是,公司募资的目的,主要为营运资本的用途,以公司现金只有几万令吉来看,如果没有这笔附加股的进账,恐怕出粮也有问题了,小股东是否愿意“雪中送炭”,有待商榷。

一些小股东认为,尽管附加股价很便宜,应该说,是最低的了,但是,近来的仙股趋势,有转向整合的情况;因此即使献售股价最低,未必代表非常安全。

举个例子,如果公司之后进行10股整合为一股,那么,这批附加股的调整价,便成为每股5仙,这5仙固然不高,但是股东的成本价却提高了。到时股价可能慢慢滑落回1仙,小股东手上的股票,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价钱低廉了。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避免陷入“企业游戏”陷阱/Eventure Group

在马来西亚股市中,企业活动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这些活动行动,包括发行新股(附加股、私下配售)、削资、资产注入等,既可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也可能隐藏着风险。

因此,投资者在面对企活动组时,需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动机和潜在影响。

催化价值?资本游戏?

企业活动的目的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优化资本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剥离非核心资产,或是为了提升公司价值。

然而,某些企业活动可能被用作“企业游戏”的工具,掩盖公司基本面的不足。

例如,频繁的配股和股票整合,可能导致股本被稀释,影响现有股东的利益。

更甚者,为了吸引股东参加配股活动,一些公司会在当中送上凭单,短期来看像是红利,但不要忘记未来凭单也会稀释股权,而且小心赢了凭单,输了股价。

尽管存在风险,但也有成功的企业活动案例值得参考。

例如,联大集团(MAGMA)最近通过资本减少和战略性土地收购,优化了财务结构,并吸引了新的主要股东拿督威拉李宗伟,提升了市场信心。

但反过来说,Velesto能源(VELESTO)在近期宣布进行12亿令吉的削减资本,以抵消累计亏损,并为未来的股东回报铺平道路。

投资者应对策略

该公司此前在2020年也进行过类似的削资,需继续观察其未来发展。

面对企业活动,投资者应保持警惕,深入分析这些操作背后的目的和可能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

1.了解企业活动的动机:

公司是否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企业活动是否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2.评估财务影响:

企业活动是否会导致股本稀释?是否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3.关注市场反应:

投资者和分析师对企业活动的反应如何?市场是否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

4.长期视角:

企业活动是否有助于公司在长期内实现增长和价值提升?

结语:双刃剑

企业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隐藏着风险。

投资者在面对企业活动时,应保持理性,深入分析,避免被表面的“利好”所迷惑。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避免陷入“企业游戏”的陷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