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美联储未来政策趋明朗/安邦智库

2月1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25%至4.50%上调到4.50%至4.75%,加息幅度25个基点。

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放慢加息步伐。尽管会议之前曾有各种猜测,但本次美联储的加息幅度仍符合大多数市场机构的预期。

在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美联储与市场的分歧仍在于未来通胀的走势和未来美联储何时结束加息周期。

从资本市场看,此前美联储的“暴力”加息,对资本市场带来很大的打击,使得美国股市去年大幅下降。

市场自然希望美联储能够尽快结束加息周期,以求得资本市场的恢复。

而在美联储看来,仍需要考虑通胀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但在经济衰退的阴影之下,也希望安抚资本市场的情绪,避免“雪上加霜”。

实际上,自去年底开始,在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的情况下,市场对于美国通胀的形势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更为乐观,也带来市场情绪的转变。

通胀仍高企

对此,美联储会议纪要中对通胀的看法有所改变,指出“通胀已经一定程度上放缓,但仍然高企”。

不过,美联储现在仍担心通胀的粘性,希望将利率提升并保持在限制性区域。

目前看来经济放缓对于政策影响的权重仍处于次要地位。

其实,在通胀自高位开始回落的情况下,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趋势已经进一步明朗,其加息的空间也越来越明确。包括美联储自身,目前大部分的预期是美联储再继续加息25个基点后即见顶。

市场难以有效判断的在于利率保持在高位的时间。有乐观的预期甚至认为,在下半年将开始推动降息,但目前美联储仍然强调将通胀水平控制在目标区间,则意味着其不太可能在2023年年内推动降息。

冀实现软着陆

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美联储在新的一年的首次货币政策会议,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意外,仍沿着去年其提出的路径继续逐渐放缓加息。

另一方面,美联储将视通胀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更灵活的调整,期待实现软着陆。

未来政策趋势和空间都趋于确定。换句话说,美联储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小。

市场最担心衰退

由于美联储在全球货币政策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其政策利率顶部的逐渐形成,实际上给各国货币政策的顶点给出了标杆。

这一趋势意味着在2023年年内,各国货币政策本身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趋于明朗化,经济发展的可预见性在不断加强。

目前来看,唯一的变量在于高利率势能之下,美国经济增长衰减的幅度。

就今年而言,一方面美国的通胀水平将逐渐回落,另一方面,在利率高压之下,美国经济也会逐渐回落,甚至有可能落入技术层面的“衰退”。

就此而言,美联储此前“暴力加息”希望打出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差”,从而实现软着陆的政策思路将有可能实现。

这一理性的情况,意味着美联储在市场和政策之间掌握住了平衡。

但如果美联储如此前加息过晚一样,落后于通胀变化,在通胀回落入政策目标之后,迟迟不能推动降息,则有可能对美国经济带来更深的伤害。

政策谨慎灵活

就美联储目前实施的“平均通胀目标”的新政策框架而言,这一情况理论上很可能发生。

因此,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是目前政策趋势下最令市场所担心的。

就此而言,美联储仍将继续在遏制通胀和维持增长的大框架之下,保持谨慎和灵活的态度。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国际财经

须评估更多数据 美联储强调保持观望

(纽约21日讯)两位美联储官员强调,在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美联储在调整政策之前可以保持耐心并评估即将发布的数据。

在佛罗里达州费南迪纳比奇举行的亚特兰大联储2025年金融市场会议上,旧金山联储行长玛丽·戴利表示, 美联储应该保持在“中间地带,做好灵活行动的准备,但切勿在不必要的情况下突然或迅速行动,因为我们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

面对经济形势稳健、关税等政府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经济的潜在影响,美联储今年以来一直维持利率不变。

决策者本月早些时候表示,预计通胀和失业率上升的风险在加剧。

克利夫兰联储贝丝·哈马克与玛丽·戴利,和亚特兰大联储拉斐尔·博斯蒂克一道出席此次会议,她强调正在根据各种情境来评估前景,包括关税是会刺激通胀一次性上升还是持续更久的上升。

她指出,官员们在未来几个月仍需要掌握“大量”信息。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