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美国通胀回升不是好消息/安邦智库

在特朗普落实其竞选主张,不断推出新关税政策的背景下,最新的1月份美国CPI超预期上涨,进一步加大了当前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

对于通胀反弹的原因,很多人归因于特朗普上台之后的政策改变。不过,尽管胜选后,特朗普就开始不断“发推”,但实际上包括各项关税政策在1月份都没有落地,最多还是改变市场的预期和情绪,并不会给物价带来实质的影响。

而特朗普将其归因于前一届政府的“拜登通胀”,认为是拜登政府的政策惯性带来的延迟影响。

美国劳工统计局指出,占CPI权重约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继续成为推动通胀的一个主要因素,1月份环比上涨了0.4%。这意味着如果住房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通胀可能会持续高企。而且通胀问题不那么简单。

安邦智库(ANBOUND)的资深研究学者认为,美国通胀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上届拜登政府的原因,也可能是因“强进口”带来的输入价格上涨,并非完全是经济过热。

压缩政策空间

其警告,如果不是因为经济过热,而拒绝降息,或者加息,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后果。就此而言,美国通胀的反复,加大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难度,是降息、还是维持现状,可能会更加难以决策,也会令市场更难进行准确的预测。

需要指出的是,安邦智库的资深研究学者同样警告,通胀问题实际上也压缩了特朗普的政策空间。其关税政策和移民政策,在理论上会推高短期通胀,但这还取决于其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范围。

而在通胀已经回头的情况下,特朗普经济政策还会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产生冲突,使得两者的效果都会下降。

其实,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此前警告过,美国通胀的“粘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其并未真正摆脱经济停滞的威胁。如果考虑到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和移民政策的实施,其前景仍然不乐观。

这意味着和2024年的情况类似,至少在上半年美联储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以确定美国经济和通胀的趋势。

难承受大量不确定性

美联储仍然会在遏制通胀和避免经济下滑的两难之中做出选择。同样,特朗普也会更为谨慎地推动其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避免“一顿乱拳”把情况搞得更糟糕。

目前,市场对于两者能否做出合适的政策选择,都不具有信心。实际上,投资者已被特朗普全天无休的“推特治国”和关税恐吓弄得焦头烂额,而同样担心美联储会像之前那样,错失降息的良机。

安邦智库的资深研究学者也警告,虽然美国经济目前表现良好,但全球资本市场可能无法承受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冲击而会经常性地出现重大波动。

包括地缘政治,也包括贸易战,还有不稳定的利率政策,以及持续进行的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正在带来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其不仅对美国通胀具有影响,对全球各国的通胀同样产生影响。

目前,欧洲方面通胀水平也出现一些反复,而欧洲经济则持续低迷;日本方面通胀水平则维持较高水平,持续推高市场利率。这些分化和波动,对于全球市场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名家专栏

跟随巴菲特买股未必能发财/安邦智库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看似简单——买入优质公司、长期持有、注重价值而非短期波动,但其成功背后有复杂因素,包括时间、规模、投资纪律、资源和市场环境等等,这就是普通投资者紧跟模仿却成为不来巴菲特,难以完全复制其投资成果的原因。

1. 投资策略需要分析团队的支持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核心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秀企业”,但评估“内在价值”需要深入的财务分析、行业洞察和长期视角。普通投资者在“选股”这一关,就完全卡壳了,因为缺乏专业分析能力或是真正有效的数据资源。

2. 你的钱没有多到可支持长期投资

巴菲特强调长期持有,如可口可乐持股超30年,但普通投资者常受市场波动或情绪的影响,难以坚持。一般人有太多的理由需要用钱,更是“亏不起”,碰见下跌浪潮就只好减持了。

3. 投资纪律与耐心

巴菲特现在2024年底为止,持有创纪录的3250亿美元现金,他在耐心等待低估机会。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就投资过高盛,占了大便宜。普通投资者喜欢追涨杀跌,缺乏类似投资纪律。

4. 公开持仓股票是“晚班车”

巴菲特根据法律必须公开“13F文件”,披露每季度持仓,但普通投资者看到的时候,巴菲特的交易已经发生了1.5月至3个月,股价可能早已大幅波动。说白了,就是已经晚了。

5. 公开的仅是部分

根据法律,巴菲特在13F文件中披露的只是美国上市股票,不包括他持有的非美股,如日本五大商社、比亚迪分别235亿和55亿美元。也不包括非公开投资(如伯克夏的保险业务)。

“巴菲特神话”是指的整体回报,不仅来自股票,还包括保险浮存金,2024年就有约1500亿美元和全资子公司的收益,如BNSF铁路。所以,实际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法去追巴菲特的投资。

6. 存在“巴菲特溢价”

巴菲特能够拿到的股票价格,一般人拿不到的。巴菲特的投资是典型的集中投资,投资的数量不多,因此大资金注入对股价影响大,这就有了“巴菲特溢价”,普通投资者的小额买入无此效应。

当巴菲特以优惠条款投资,如2008年高盛优先股的时候,普通投资者只能干瞪眼。

7. 交易成本区别很大

普通投资者在交易的时候要支付高额管理费,如波士顿Fidelity就会收取0.6%至1%。有的地方,还要面临高税收的要求,如波士顿就要收资本利得税15%-20%。巴菲特则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交易成本条件要好得多。

8. 巴菲特有专业团队

过去著名的包括查理·芒格、托德·库姆斯等人,他们协助全面分析公司,作出判断和决策。普通投资者则只能依赖散乱信息得到一点信息,也需要支付高额管理费。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年会上正式宣布退休了,这个决定震惊了市场,但也在意料之中。他已经创造了市场奇迹,从1965年至2024年,他的投资获得了20%的年化回报,他主导的伯克夏股价,从19美元涨至66万5000美元。

奇迹难再现

这既得益于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1960年至1980年代,美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5%,还有宝贵的低估值机会。

在1970年代,股票的本益比往往只有7倍到10倍。现在的高估值,显然已经限制了类似的机会。

随着巴菲特的退休,一个奇迹时代似乎正在显示出疲态,这是我们特别应该关注的地方,现在是防御性投资的时代,而不是积极进取的时代。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