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美国关税政策与经济脆弱性/安邦智库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祭出“关税”大旗,其声称将自3月份开始,开启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此前谈到的25%的关税,同时他还表示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再增加10%的关税,使得对华进口商品关税比例增至20%。

但特朗普重启关税大棒,使得此前因特朗普推迟加征关税而“松了一口气”的资本市场再度紧张,也引起国际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特朗普关税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美国经济前景如何?这些问题再一次引起市场的疑惑和担心。

这种关税政策的不确定,实际上和美国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矛盾的演变有密切关系。

此前,安邦智库(ANBOUND)的资深研究学者曾指出,特朗普对于关税战的痴迷,主要是三个原因,一个是手里可用的地缘政治工具,效率不高,只有关税战容易使用。

经济增长乏力

再一个就是基于“买方和卖方市场失衡论”),完全相信买方可以说了算;第三是对通胀的影响有限。特朗普更希望借助关税的外部效应来解决美国经济的内部矛盾。

就此来看,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和当前美国经济形势有密切关联,同时这也导致美国经济的“政治化”走向愈演愈烈。

实际上,在经过拜登时期的持续繁荣之后,美国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增长乏力的倾向。其实,关于美国经济的脆弱性,安邦智库的资深研究学者在2024年就不断提出警告。特别是有关就业和通胀问题,不能仅从整体数据的“光鲜亮丽”来分析和看待美国经济的问题。

美国经济远不及数据呈现出来的那么健康。新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贝森特近日也承认,美国经济的内在脆弱程度比经济指标所显示的要大。

通胀不确定性

贝森特谈到,过去12个月,95%的就业增长都集中在公共和政府相关部门,如医疗保健和教育,相较于私营部门的职位,这些职位的工资增长较慢,生产率也较低。与此同时,他表示,制造业、金属、采矿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就业在同一时期都出现萎缩或停滞。

就此而言,此前拜登政府高度“政治化”的就业政策,在推动各项指标走向“繁荣”的同时,也深化了美国就业和经济表现的结构性矛盾。

制造业的持续萎缩带来的就业流失,实际上增加了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支持率,可以说是导致特朗普重新上台的原因。

在特朗普看来,通过关税壁垒,促进制造业回流,既可以缓解贸易逆差,也会带来工作岗位,是推动美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对特朗普而言,关税政策对于通胀的影响有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其有望通过马斯克的新部门实现缩减财政开支、减少赤字,从而减轻通胀压力。这样也会导致公共就业岗位的削减而抑制需求。

美国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指出,与政府效率部举措相关的裁员人数可能达到30万,如果算上受波及的承包商,就业岗位数量可能减少近100万个。其担心短期内经济和市场面临下行风险。

这种对拜登政府的“反攻倒算”当然会对通胀和消费需求带来影响。其同样会带来就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特朗普政府加强私营部门对创造就业机会的贡献,部分措施包括削减监管、延长减税政策和通过关税政策重新平衡美国经济。这意味着未来特朗普经济政策越来越具有政治色彩,其关税政策更是其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之一。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名家专栏

跟随巴菲特买股未必能发财/安邦智库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看似简单——买入优质公司、长期持有、注重价值而非短期波动,但其成功背后有复杂因素,包括时间、规模、投资纪律、资源和市场环境等等,这就是普通投资者紧跟模仿却成为不来巴菲特,难以完全复制其投资成果的原因。

1. 投资策略需要分析团队的支持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核心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秀企业”,但评估“内在价值”需要深入的财务分析、行业洞察和长期视角。普通投资者在“选股”这一关,就完全卡壳了,因为缺乏专业分析能力或是真正有效的数据资源。

2. 你的钱没有多到可支持长期投资

巴菲特强调长期持有,如可口可乐持股超30年,但普通投资者常受市场波动或情绪的影响,难以坚持。一般人有太多的理由需要用钱,更是“亏不起”,碰见下跌浪潮就只好减持了。

3. 投资纪律与耐心

巴菲特现在2024年底为止,持有创纪录的3250亿美元现金,他在耐心等待低估机会。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就投资过高盛,占了大便宜。普通投资者喜欢追涨杀跌,缺乏类似投资纪律。

4. 公开持仓股票是“晚班车”

巴菲特根据法律必须公开“13F文件”,披露每季度持仓,但普通投资者看到的时候,巴菲特的交易已经发生了1.5月至3个月,股价可能早已大幅波动。说白了,就是已经晚了。

5. 公开的仅是部分

根据法律,巴菲特在13F文件中披露的只是美国上市股票,不包括他持有的非美股,如日本五大商社、比亚迪分别235亿和55亿美元。也不包括非公开投资(如伯克夏的保险业务)。

“巴菲特神话”是指的整体回报,不仅来自股票,还包括保险浮存金,2024年就有约1500亿美元和全资子公司的收益,如BNSF铁路。所以,实际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法去追巴菲特的投资。

6. 存在“巴菲特溢价”

巴菲特能够拿到的股票价格,一般人拿不到的。巴菲特的投资是典型的集中投资,投资的数量不多,因此大资金注入对股价影响大,这就有了“巴菲特溢价”,普通投资者的小额买入无此效应。

当巴菲特以优惠条款投资,如2008年高盛优先股的时候,普通投资者只能干瞪眼。

7. 交易成本区别很大

普通投资者在交易的时候要支付高额管理费,如波士顿Fidelity就会收取0.6%至1%。有的地方,还要面临高税收的要求,如波士顿就要收资本利得税15%-20%。巴菲特则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交易成本条件要好得多。

8. 巴菲特有专业团队

过去著名的包括查理·芒格、托德·库姆斯等人,他们协助全面分析公司,作出判断和决策。普通投资者则只能依赖散乱信息得到一点信息,也需要支付高额管理费。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年会上正式宣布退休了,这个决定震惊了市场,但也在意料之中。他已经创造了市场奇迹,从1965年至2024年,他的投资获得了20%的年化回报,他主导的伯克夏股价,从19美元涨至66万5000美元。

奇迹难再现

这既得益于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1960年至1980年代,美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5%,还有宝贵的低估值机会。

在1970年代,股票的本益比往往只有7倍到10倍。现在的高估值,显然已经限制了类似的机会。

随着巴菲特的退休,一个奇迹时代似乎正在显示出疲态,这是我们特别应该关注的地方,现在是防御性投资的时代,而不是积极进取的时代。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