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格局的关键/拿督刘明
卸下协会重任后,虽然还藕断丝连但基本上我已经是个“自由身“,不像以往把会务当己任,拼了老命誓把使命完成。
我把大部分时间留在公司,除了和老朋友吃吃饭,为新书打打广告签签名,这段日子应该是我近十年来最忙里偷闲的时刻!
也许在协会的时间待久了,我发觉自己的思维模式已经和经营企业严重脱节,两者仿佛是两条平行线,无法交集!
换句话说,我是肉体回到公司,灵魂还逗留在协会。
协会是为会员谋福利的单位,没有任何利益考量。
我们搞活动、办集会,见的都是政府官员,谈的都是宏观经济,没有个人的狭隘空间。
而企业一切以利润为导向,为五斗米折腰,所以必须非常专注而且步步为营,比较微观。
我这种“舍己为人”的“尾大精神”,一干就是十数年,所以要全然回归企业,我发觉我的身心灵真的需要要好好调适!
我用了蛮长的时间来适应商场的节奏,恶补了很多企业书籍,加上身体健康逐渐恢复勇态,我对生意的敏锐度和创意构思,开始逐步涌现出来。
用心凡事皆能
我开玩笑的对友人说:这一次的回锅是王者归来!
读者买书要求我签名留言,我特喜欢写下台湾通路教父徐重仁的两句名言:
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
走旧路去不到新地方!
这两句话,概括了经营企业的所有精髓所在:用心和创新!
用心,凡事皆能!
无心,凡事难成!
上星期的一个早上,有同事非常开心的对我说,我们的一个客户成功说服他们位于美国的总部,让马来西亚分行能够有自主采购权,而不再束缚于总部的集体采购政策。
我们为这家跨国集团设计和生产他们的产品包装,那么多年以来从来不曾出过任何纰漏。价格、质量和服务也让他们无懈可击。
去年总部一纸通令,要集中全球采购以期把成本降到最低,结果适得其反,导致马来西亚分行的业绩“跌跌不休”,迫不得已只好吃回头草,找我们“补锅“!
你看!这就是“用心,凡事皆能”的写照!
我近来在公司不厌其烦、一直重复说得一句话是:走旧路去不到新地方!
爱因斯坦说:疯子的定义是重复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却期待有不同的结果。
很多中小企业的业绩停滞不前,甚至每下愈况,最主要的原因,的确是把同样产品用同样的方式卖给同样的市场!
很遗憾,我们也经常犯了同样的错误。

英特尔
整合上游赋能下游
所以我回归后静极思动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何把产品重新设计和定位,用创新的平台模式整合上游,赋能下游,为我们熟悉的B2B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结果如我所料,我们所展示的新产品和创新的平台模式,在上个星期的礼品展里头,获得非常多的好评和回响!
众所周知,美国晶片巨擘英特尔是以记忆体晶片起家的,因为洞见记忆体晶片每18 个到24个月,就会有显著的技术提升,导致旧晶片价格骤降(业界统称摩尔定律)。
因此,英特尔研发团队尽全力打造出最强领先记忆晶片,然后在竞争对手赶上之前先以高价卖给客户,并在市场销量饱和前迅速把价格下调,让刚开始追上来的竞争对手无利可图,他却能继续享有利润,再将获利投资新一代高性能晶片。
如此始而复之,大大助长了英特尔的崛起,让他一路跃升为记忆体晶片的卓跃公司!
然而1980年中期,记忆体晶片竞争激烈,英特尔获利大减,当时英特尔的两位传奇人物高登·摩尔(Gordon Moore)和安迪·格尔夫(Andy Grove)经慎重思考,毅然放弃记忆体晶片,把未来重心压宝在生产副线:微处理器(CPU)。
这一个果敢的转变和决定,让英特尔在接下来的20年,以“Intel Inside”继续雄霸竞争激烈的个人电脑市场!同样的市场、同样的模式、不一样的产品(其实是副产品),造就了英特尔突破格局的关键!
所以,若你想在业绩上有所提升,你必须在产品、模式、市场这三者当中找出格局突破点,要不你将掉入了爱因斯坦疯子论的循环当中,被牢牢捆绑而不可自拔!
你的突破格局的关键是什么?
是时候好好思考了!
退堂!
抓住资金充裕良机 中企掀融资热潮

(北京22日讯)随着全球投资者纷纷向亚洲资产注入资金,在美国以外寻找投资替代目标,中国企业正抓住这个机会筹集资金。
美国例外论的消退,以及北京和华盛顿之间贸易休战,促使流入资金激增,帮助催生了该地区多年来超级活跃的一波融资热潮。
迄今为止最大的交易是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发行H股,但这可不是全部。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今年香港股票发行已筹资258亿美元(约1109亿令吉),比2024年全年总额高出约34%。
仅在5月第二周,内地企业就发行了28亿美元(约120亿令吉)的美元债券,这是今年以来亚洲最繁忙的时间段之一。
“超高关税的最坏情况已经过去了,”瑞联银行UBP高级亚洲经济学家卡洛斯·卡萨诺瓦表示,中国的市场状况似乎比前几年更加有利,而中国央行降息也提振了流动性。
宁德时代在香港发行H股并于本周上市,融资410亿港元(约227.8亿令吉),这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也是香港四年来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周二首个交易日收高16%,周三又上涨10%。
对于那些陷入困境的内地开发商来说,前景也在改善;此前由于房地产债务危机,这些开发商基本上被排除在了美元债券市场之外。
知情人士表示,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管理层本周将先后在香港和新加坡与投资者举行会议,就潜在的美元债券发行计划进行沟通。这有望成为内地民企地产商两年来首例美元债券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