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昌明预算挑战重重/胡逸山博士

去年本地前联邦政府在国会提呈财政预算案前后,国内外各界循例就其进行各种评论,忙得不亦乐乎。

不料几天后,时任首相却宣布解散国会、举行大选,所以之前提呈但却尚未通过的预算案,也就随着国会的解散而自动“失效”;新政府需要在新国会里,重新提呈哪怕是内容与之前的版本一模一样的预算案。

当然那不是政府首次如此提呈了预算案却又解散国会的做法,但在更早以前,本地的政治生态为实质上的一党独大,长期由一个政党联盟来执政,所以选前选后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政府,那么选后再度提呈一个内容相似、最多只是有着些少资讯更新的预算案,在当时执政联盟有着绝对议席优势的国会里“走一走”程序,也就无伤大雅了,反正也都会被通过的。

但当下选后虽然也还是没有单一政党联盟过半,但联邦政治版图组合已然与之前很不一样。

国阵与国盟不再携手执政中央,而是由赢得最多但未过半、原为反对党的希盟联手赢得席次大幅下降的国阵来执政,席次大幅增加的国盟反而成为反对党。

而虽然之前提呈财政预算案的时任首相伊斯迈沙比里,也算是现仍为执政党之一的巫统的高层领袖,但却众所周知地不是牢牢掌握巫统主流派的一员。

再加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安华终于得以任相,而他也算是位蜚声国内外、被公认为充满政策理念等待施展的领袖,所以,各界对于也兼任财政部长的安华,是否会提呈一项令人耳目一新的预算案,也还是充满期待的。

然而,近日提出昌明大马执政理念的安华,就这预算案却也面对也许只有他在四分之一世纪以前亚洲金融危机初期还出任财政部长时所面对的重大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相互关联的三大方面。

国债负担沉重

第一项冲击预算案的挑战,是安华也在近日披露的本地国债已然达到约1.2兆令吉的偏高幅度。

姑且毋论如此高昂的国债,是否真个如当今政府所强烈暗示的,主要是因为前几任政府管理不当(虽然当下执政联盟里的主要成员党当时也或是主导、或是参与,至少是支持当时的那些政府),眼前的严峻现实就是当下政府必须设法偿还这些令人窒息的债务。

而即将提呈的预算案里,如何能包含更有效的、但又对来自其他至少两大方面的挑战不造成显著影响的国债解决(或至少是处理)方案,也还是让人拭目以待的。

国家收入有限

第二项冲击预算案的挑战,来自政府的有限收入。在本地的政治体制下,政治以及调控社会经济的权力,高度集中在联邦政府的手上。

那么,要掌握如此的更多权力,也就意味着要能够承担得起相应的庞大开销,从发展、国防,以至卫生、教育等一应俱全,全都要联邦政府的花费。

即便是如近年来所时髦的把更多权力,下放到州或地方政府手中,这也大多还是意味着仍然掌握着大多征税权力的联邦政府,也还是要设法找钱来伴随着如此的权力下放。

不重启消费税

否则光给权力,没有给钱,到头来也还是导致各项公共服务反而会每况愈下,各界也就随之怨声载道了。

但如更为广开税源,征收更多的税项、更高的税款,则又肯定引起商家民众们的非议。尤其是所谓最为有效“捕捉”税款的消费税(GST),因为之前实施时所带来的各种不便,让各界极为反感(一说是导致时任政府倒台的原因之一),所以,安华也只好在提呈预算案前就已宣布,不会重启这争议性颇大的消费税。

但在这大前提下,当下政府又将如何在预算案里增加收入来维持运作,也的确是很考功夫的。

下篇续谈。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珍惜睦邻共发展/南洋社论

地缘政治关系的本质,就是与所有人打交道。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俄罗斯知名学术机构——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GIMO)发表题为《多极世界中的东盟:马来西亚的视角》的演讲,明确阐述了我国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立场。

马来西亚处在极具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与周边国家的互动态度与外交立场,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始终保持中立,不仅赢得国际尊重,也为国家发展铺平道路。

安华在演讲中谈及国际冲突与地区纠纷时重申,大马一贯保持中立立场,并强调将继续与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在内的所有伙伴,维持友好而建设性的关系。

当前世界正处于多事之秋,俄乌战争、中东战火未熄,美国发动关税战争,印度与巴勒斯坦局势紧张,五大洋七大洲似乎难觅一方净土。

全球各国随时可能因地缘政治动荡而陷入灾难。我国有自身应对国际事务的原则,尽管大国博弈不断施压,我们却始终不随风摇摆。

面对西方大国炒作“中国构成区域威胁”的言论,首相安华坚定回应:“有人说中国是威胁。威胁谁?对我们来说并不是。”

马中友好跨越千年

这一回应道出了马中之间深厚的互信与友好关系。唯有建立起彼此信任,两国关系才能向前推进、持续深化。

从历史至今,马中两国的友好情谊跨越千年。自明朝与马六甲王朝以来,马中就维系着和谐的邻里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两国关系持续升温;特别是在冷战时期,第二任首相敦拉萨高瞻远瞩,率先与中国建交,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今日的良好关系,是一代又一代政府用心经营的成果。

国际冲突带来的苦难是全人类的共同悲剧。全球在处理战争问题上展现双重标准,尤其是对乌克兰战争与加沙冲突的态度,更是我国所不能苟同的。马来西亚的立场一贯清晰:和平解决争端才是最好的方案。

东盟外交成熟灵活

东盟与各大国之间维持着互相尊重、包容互利的外交关系,避免卷入大国对抗。作为中国近邻,东盟与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虽存摩擦,但双方都展现出极大克制,通过和平对话及联合发展方式处理分歧。

在西方大国加紧于本区域的军事部署与政治布局下,东南亚依然保持和平稳定,经济更不断攀上新高峰,这得益于东盟与各国之间成熟灵活的外交手段。正如安华所说:“我们与所有人做生意,也应与所有人做朋友。”

当今国际局势中,霸权主义愈发猖獗,从政治打压到经济制裁,强权横行让弱小国家感受危机重重。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承担起协调重任,凝聚区域力量,坚守不结盟立场,致力于推动地区的政治和谐与经济共荣。

“与邻为善”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但在当前纷扰的世界局势中,我们更要珍惜那些能够相互扶持、共克时艰的好邻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