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披露价格敏感信息/前线把关
持续披露价格敏感信息是公平、有秩序和透明股票市场的基石。它是知情投资决策的基础。
它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信息平等——即没有对此类信息的预先了解,因为这可能会给拥有优先知识的人带来不正当的好处。
延迟披露价格敏感信息会造成信息真空。在信息真空的时候,谣言往往到处乱窜。当谣言四起时,尤其是在媒体上流传时,股票交易所会要求上市公司确认、澄清或否认谣言。
上市条规要求上市公司率先确认、澄清或否认对价钱敏感的猜测或谣言,无需等待交易所针对谣言或猜测来询问上市公司。总而言之,及时披露信息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阻止猜测和谣言乱传。
及时发布公告,也可阻止或更准确的是,减少了内幕交易的风险,这是因对价格敏感所释放的信息之窗要窄得多。 窗口打开得越多,意味着延迟公布的时间越长,发生内幕交易的机会就越大。
根据资金市场法律,即2007资金市场和服务法令,内幕交易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证监委员会一直对这一领域保持警惕。
猖獗的内幕交易将再导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本地和外国投资者往往不愿参与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希望投资者更多地参与其股票市场的国家,都会努力确保通过适当的执法来阻止内幕交易。
没有受到惩罚的内幕交易是一个股票市场上的污点。
监管机构必须谨慎地确保上市公司维持及时传播价格敏感信息的持续义务。
有时,我们会遇到信息延迟传播的情况,并且在似乎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过了几天后才披露。少数股东必须注意有这种延迟披露习惯的上市公司,因为它不能反映良好的企业监管。我们最好远离拥有这种顽劣习惯的上市公司。
幸运的是,它们只占了少数。
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部应该遵守与重大信息相关的全面和公平披露原则。大马交易所上市条规第9章,阐明了上市公司必须遵守的持续披露要求。
一家上市公司必须马上披露任何预期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公司股价、价值或市场活动的信息。
重大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
●涉及上市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业务、财务状况或前景。
●与员工、供应商、客户或其他有关的交易。
●有关影响上市公司的股票权益,或者是当前或潜在稀释股权的任何事项。
●有关能对公众持有其股票的规模产生重大影响的任何事项。
我们提醒上市公司,明白及时披露重大信息的必要性,以让股东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我们也提醒少数股东,必须小心留意那些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习惯性延迟发布价格敏感信息的公司。

本周重点观察股东大会及特大
以下是本周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MSWG)股东大会/特大的观察名单,这里只简要的概括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所关注的重点。
读者可以查询MSWG的网站,www.mswg.org.my,以得到对公司所提呈的问题详情。
振德(CHINTEK)股东大会
简报:
振德营业额在2022年增加了42.46%至2.6亿令吉(2021:1.83亿令吉),因为棕油鲜果串和油棕仁的平均售价上涨。
净盈利跃升58%至1.08亿令吉(2021:6810万令吉)。
公司预测2023年的财政表现,将和棕油价格下降一样正常化。
提问:
人力资源供应减少,尤其是外劳供应是集团面临的持续挑战。
今年因大流行疫情和2022年大部分时间的国际旅行缩减而变得更糟。
2023年放宽边境管制,可使公司的外劳数量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年报第15页)
至今,集团的外劳短缺正常化到什么程度?距离解决外劳问题还有多远?
免责声明
● 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持有文中提及公司少数股额。
● 本栏简报与内容版权属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所表达的意见是采自大众媒体。
● 我们将尽力确保所发布的资讯准确及最新,但不担保信息和意见的精确和完整。
● 内含资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买卖建议,或认购相关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认购邀约。
更多详情可查询: www.mswg.org.my
欢迎回馈意见:mswg.ceo@mswg.org.my
警惕交易被骇/万年船

大马交易所
大马交易所在4月24日发生一宗怪事,即有股民的户头被骇,进行了未经授权的交易。
奇怪的是,这骇客只侵入数家证券行的网络客户交易户头,购入高峰控股(BPURI)和其凭单高峰控股WB(BPURI-WB)。
由于客户表明并未买入该股票,因此交易所将冻结交易款项14天,以作出进一步调查。一些证券行在事后听从交易所的规劝,要求客户马上更改密码来加强保安系统,引起一些股民的关注。
我们不解的是,这显然不是恶作剧。骇客也不会吃饱饭没事做,骇进平常股民的户头,做几单买卖来显示实力,挑战当局。
即使户头被骇,基于交易所的规定,寻常股民不能随便进行卖空交易,因此,恶意脱售股票的行为不存在。
即使有该公司股票,脱售了以后也无法将资金转移,因为资金要两天后才过户,而且只能进入该户头持有人名下的银行户头。骇客无利可图,才不会冒险得罪证监委员会和大马交易所。
所以,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依照事情的演变逻辑来推算,构成这次事件的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的骇客艺高人胆大,未来将策划一个大规模的入侵,所以这一次是事先预警,告诉交易所,证券行的防守措施完全不到位,骇客可以轻易进出他人户头,同时越过户头持有人的权限,任意执行交易。
须加强保安系统
这可以是一次信托绑架,威胁交易所或证券行交上“保护费”。但目前并没有骇客出来承认这是他策划的,而且交易所也没有发布它受到威胁的报告,所以,这个猜测找不到成立的注脚。
其次,交易所可以查探买卖的户头。首先,买家应该没有排队买高峰控股,显示出他们是被骇客强制执行任务,接收一笔股额。因此,未经买家同意,擅自在其户头买入股票,买家是受害者才对。
我们把范围再缩短,看看卖家。那么,卖家的户头是否被骇以及强制卖掉这些股票。
要知道,骇客也许熟悉骇入其他人的系统,但是,骇客不一定能够知晓哪个客户持有高峰集团的股票。所以,比起来,卖方的股票,如果是提早安排,对号入座,骇客这一行为,成就了欲将股票脱手的客户。
所以,警方应该顺藤摸瓜,从卖家下手,看看卖家是否同样是受害者,还是另有乾坤,涉及案件的层面有多广多深。
不管怎样,这次是一个警惕,当局应该要求证券行加强保安系统,避免犯下更大的错误。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