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投资者避险 金价创两周新高/拿督威拉黄俊豪

2025年第一个交易日,美国股市下滑,资金流向避险产品,国际金价延续去年升势继续向好,创下两周新高,金价升28美元或 1.1%,每盎司报2669美元。

金价在2024年急升逾27%,创下14年以来最大年度升幅。

虽然市场并无重要消息,但考虑到地缘性局势不明朗及美国股市偏软,黄金作为避险产品大受欢迎,加上市场憧憬全球央行扩充黄金储备活动维持活跃,支持金价在2025新一年有好的开始。

特朗普此前承诺,将对大量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此举或会令通胀攀升并限制美联储的降息空间。

尽管黄金作为抗通胀的避险资产备受青睐,但高利率会削弱其作为非收益资产的吸引力。

另外,中国增加黄金储备,牵动国际金价上扬,但由于美元汇价呈强,金价升势受到限制。

市场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可能加强振兴经济措施,加上美国股市偏软,避险因素利好黄金。

短期局势分析

工业需求牵制白银价格

相比黄金涨势略为逊色的国际银价,预计会在2025年延续涨势,尤其是在太阳能需求保持弹性、白银供应仍然有限。这是因为白银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白银在基本面上,都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一般认为在2025年下半年,一旦白银站稳阵脚,就会出现十分有力的补涨行情。

白银主要用于工业用途,并经常用于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珠宝首饰和电子产品的生产。

白银在人工智能产品的制造以及军事应用上也有极大需求,因此备受看好。

白银的价格上涨将取决于全球工业需求,而全球工业需求将受特朗普关税影响。

后市展望

新兴市场央行料加码黄金

市场分析师预计金价将继续上涨,特别是如果美国的政策以提高关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经济增长风险增加的形式变得“更具破坏性”。

去年,在央行和散户投资者购买的推动下,黄金创下自2010年来的最佳年度表现,2024年黄金价格上涨了超过27%。

因此市场预计,金价将在2025年升至每盎司3000美元。

总结而言,2025年黄金和白银被市场广泛看好继续向上,投资者可关注其风险对冲和工业应用价值。

分析师预计,新兴市场央行会加码购买黄金来对冲金融和地缘政治冲击,以及对冲进入2025年因特朗普上台而导致的宏观环境不明朗。

 

 
 

 

反应

 

财经新闻

去美元化浪潮结构成型 令吉年底料增值至4.08

(吉隆坡23日讯)在结构性去美元化浪潮下,令吉或迎来升值新周期,肯纳格投行研究因而对今年底令吉兑1美元的预测,上调至4.08水平。

肯纳格投行报告指出,过去多年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去美元化,如今正加速进行,各国央行正在降低美元储备,黄金需求激增,新的支付系统正在绕过美国的金融基础设施。

分析员指出,这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风险、美国财政纪律松懈,以及亚洲非美元贸易崛起。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66%,降至去年底的57.8%。

而黄金则成为各国央行的“避风港”,尤其是中国、土耳其和印度央行,已将其黄金购买量增至创纪录水平。

另一方面,在支付系统去中心化的浪潮中,亚洲区域本币结算正在迅速崛起,好处包括降低外汇交易成本、降低受美元流动性冲击的脆弱性,以及增强本地货币自主权。

本币结算兴起

以中国为首的区域国家,大力推动本币交易,人民币结算量持续增长,大马也在近年积极拓展与中国、印尼及泰国之间的本币结算机制。

“20%贸易以本币结算的目标,反映了一项战略重心,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增强本币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

还有,分析员也指出,资本市场也在对这种结构性变化做出反应,投资组合重新平衡提供了一些最明显的信号,表明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正在减弱。

“中国的态度更加明确。自2000年以来,英国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外国持有国,这标志着中国的撤退。”

尽管如此,3月份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仍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其他国家继续将美国国债视为避风港,但随着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一致认为美国债务负担轨迹无法永续,担忧情绪日益加剧。

穆迪也与惠誉和标普联手,对美国长期财政脆弱性发出警告。

明年底上看3.95

分析员指出,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之际,若大马能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并重建投资者信心,配合区域货币格局的重整,令吉有望步入升值周期。

然而,报告中也警告,来自黄金、比特币等替代资产的资金吸引力,以及本地改革进展缓慢,或将成为令吉走强路上的最大阻力。

肯纳格投行研究将今年底令吉兑1美元的预测,上调至4.08的同时,并将2026年底的预测进一步上调至3.95。

分析员指出,令吉近期的升值,常常被视为是美元疲软的副产品,而这种观点忽略了我国良好的基本面。

在国行稳健政策、持续贸易顺差和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支撑下,流入大马资本市场的外资正在不断增加。

“投资者并非简单地逃离美国,而是转向了值得信赖、以改革为导向的市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