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势力转移 全球霸权循环投资/前线把关

焦点: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必须谨慎应对这一充满挑战的旅程。过度依赖单一市场、贸易政策变化等关键风险应和投资者进行充分沟通。毕竟,那些拥有灵活性、双重市场准备度和监管透明度的公司,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转型。
特朗普的回归再次引发了市场波动,但在这些头条新闻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变:全球霸权的转移。正如雷·达利欧所言,帝国的兴衰周期约为250年。
如今,美国显示出衰落的后期迹象,而中国则正在崛起,重塑全球格局。
俗话说,大象打架,草地吃亏。对于像马来西亚这样依赖贸易的国家来说,特别需要重新调整战略。
美国经济萎缩:经济民族主义的代价
美国正通过关税、ESG倒退和回流等举措退出全球一体化进程。除了这些更广泛的转变之外,关税仍然是最直接的干扰因素,其影响已初现端倪。
2025年初,美国经济萎缩了0.3%,这是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下滑。由于企业在关税前提前备货,进口激增41.3%,导致GDP下降近5个百分点,这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贸易拖累。消费者支出放缓至1.8%。
政策目标与经济结果之间的分歧预示着美国与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之间脱钩加剧,这将对贸易、监管和资本流动产生长期影响。
中国崛起:建立新系统
中国并非挑战西方主导的现有体系,而是在构建自己的体系。中国的“一带一路2.0”计划现已覆盖 145 个国家,重点关注数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 (AI) 和绿色能源。
在“金砖国家+”框架下,中国正在推动平行体系建设——从“金砖国家支付”到新开发银行,以减少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SWIFT) 等以美国为中心的机构的依赖。
金砖国家+目前占世界人口的54.6%,占全球GDP的42.2%,超过七国集团的28.4%。这不仅标志着规模的转变,也标志着方向的转变。中国的战略是逐步替代,通过多极框架重塑全球金融和贸易规则。
大马的定位:连接多极世界
马来西亚正将自己定位为这一不断发展的秩序中的战略连接者。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1%(2023年:3.6%),其中服务业和制造业引领增长。
已获批准的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3295亿令吉,其中海外直接投资(FDI)达1884亿令吉。
2025年初,海外商人持有马来西亚国库债券的比例达到56.9%,而服务业目前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
马来西亚与美国的GDP相关度为70.9%,反映了西方资本的敞口。
然而,其与中国20%的相关性表明,在不过度依赖的情况下,马来西亚仍有进一步深化经济联系的空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5年4月访马,签署了31份了解备忘录,涵盖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清真认证和物流等领域。
这些备忘录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为基础,例如耗资740亿令吉的东海岸铁路和“两国双园”倡议。
凭借“金砖国家+”伙伴国地位以及超过1000亿令吉的“一带一路”相关投资,马来西亚正扎根于多极框架之中。
企业准备:战略协调至关重要
将马来西亚的战略定位转为真正的投资者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 (PLC)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的沟通和执行能力。关键风险——例如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或贸易政策变化——应清晰披露。对于已签署了解备忘录或建立海外合作伙伴关系的公司,投资者应该了解其实际进展。
Samaiden集团就是一个及时赶到的例子。去年,在第五届年度股东大会上,当小股东权益委员会(MSWG)就美国对东南亚太阳能组件征收进口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问题时,该公司澄清说,其所有产品均来自中国,不受关税影响(见下)。
我们还向Samaiden询问了美国政治领导层变动对其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影响。该集团确认,其战略仍以国内和区域扩张为基石,并以能源转型计划和马来西亚 70% 净零排放目标等政策承诺为驱动力。
多极贸易布局中占优势
随着全球贸易的碎片化,马来西亚拥有专业化能力的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受益于“中国+1”的转变,马来西亚的后端优势吸引了寻求多元化发展的企业。
益纳利美昌(INARI)正在通过其中国合资企业进行区域扩张,同时保住重要的美国客户。腾达科技(PENTA)为整个亚洲提供自动化服务,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伟特机构(VITROX)为寻求替代中国市场的精密检测的全球芯片制造商提供支持。这些公司共同展示了本土科技公司如何在东方成长与西方风险管理之间取得平衡。
在科技领域之外,再生能源正凭借马来西亚的净零排放计划以及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中国伙伴关系蓬勃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制造业正借“一带一路”的势头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清真食品和棕油出口正在进入“金砖国家+”市场,尽管面临着更高的环境、社会和监管(ESG)和认证要求。
当帝国更迭时,市场将超越短期波动,经历结构性转型。正处于十字路口的马来西亚必须保持敏捷。
那些拥有灵活性、双重市场准备度和监管透明度的公司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转型。
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并非恐惧的时刻,而是战略重新调整的时刻。未来将回报那些愿意与两个阵营互动,在韧性与机遇之间取得平衡的人。
在这场全球重置中,那些及早适应、大胆执行并保持全球联系的人将塑造长期价值。
投资者焦点:2024年Samaiden股东大会的关键问题
MSWG问:集团是否从受这些关税影响的国家采购太阳能电池组件?如果是,这些采购占集团从国际供应商采购总额的比例是多少?请具体说明集团从每个国家采购原材料的比例。
Samaiden答:集团采购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100%直接从中国进口,因此,对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的货物征收初步关税不会对集团造成任何影响。
MSWG问:集团正在采取哪些措施来管理这些关税可能带来的材料成本上涨?
Samaiden答:这项初步关税不会对集团造成材料成本影响。
MSWG问:美国政治格局的变化将如何影响集团的项目和整体战略?您是否对潜在的监管变化或市场动态变化存在具体担忧,从而影响集团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营运和增长?
Samaiden答:美国政治领导层的变动不会影响集团的整体战略。Samaiden 集团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其国内业务,同时继续扩大其在东南亚的业务。各国发起的能源转型计划是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增长的关键动力,其中包括马来西亚承诺实现 70% 的净零排放目标。多项举措已在国内和区域范围内推出,为业务的积极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催化剂。
MSWG重点观察股东大会:
Tex循环科技(TEXCYCL)(股东大会)
简报:
该集团的营业额同比增长 3.2% 至 3620 万令吉(2023 年:3510 万令吉),税后盈利小幅增长 3.7% 至 1630 万令吉(2023 年:1570 万令吉)。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活动的持续复苏和业务的扩张,从而带动了回收和再循环部门的需求增长。马来西亚政府以环境永续性和再生能源为重点的战略举措将为Tex Cycle的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提问:
集团已注销的坏账大幅增加至526万令吉(2023年:5万令吉)。(2024年年报第115页)请问已注销的坏账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坏账逾期多久了?在注销之前,集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追回这些坏账?
Tex循环科技(TEXCYCL)(股东特大)
简报:
Tex循环科技拟以 5500 万令吉现金收购 Meridian World 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此次收购将使 集团能够充分利用两家业内知名企业整合的营运和技术能力,并扩大其业务覆盖范围,因为 Meridian World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半岛北部地区。
提问:
Meridian World 2024年未经审计的总贷款为660万令吉(通告第29页)。Meridian World预计未来12个月的本金和利息支出总额是多少?Meridian World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偿还未来12个月的贷款吗?
侨丰控股(OSK)(股东大会)
简报:
2024 年,OSK 的营业额小幅增长 4% 至 17 亿令吉(2023 年:16 亿令吉),税前盈利增长 10% 至 6.114 亿令吉,这得益于主要业务部门(房地产部门、金融服务部门和投资控股部门)的强劲表现。
在房地产部门,OSK 已计划在主要州属进行扩张,总发展价值达 14 亿令吉。在巴生谷,NARA @ Shorea Park 和 Mori Park 都将推出新一期。在吉打州和森美兰州,公司将继续分别扩建 Bandar Puteri Jaya 和 Iringan Bayu 城镇。
马国际船务(MISC)(股东大会)
简报:
马国际船务的税前盈利(PBT)下降至13亿令吉,原因是天然气资产与解决方案(GAS)业务部门遭遇不利因素。
由于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交付至液化天然气航运市场,导致船舶供应增加,以及液化项目延期,现货价格下跌,致使GAS业务部门出现减值,进而影响了财务业绩。
与此同时,随着主要项目接近完工,海洋工程部门的建设盈利和项目竣工成本有所下降。然而,扣除减值损失后,MISC调整后税前盈利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集团的现金流依然保持强劲,达到43亿令吉。
广宇工业(PIE)(股东大会)
简报:
2024财年,PIE的收入下降20%至9.7545亿令吉,主要原因是一家EMS客户因成本问题将业务迁回中国。
2024财年,来自马来西亚业务的营业额下降20.6%至9.5211亿令吉,而来自泰国业务的营业额增长31.4%至2334万令吉。
另一方面,受营业额下降、外汇损失增加和利息支出增加的影响,2024 年的税前盈利下降 35.3% 至 5784 万令吉。
免责声明
●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持有文中提及公司少数股额。
●本栏简报与内容版权属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所表达的意见是采自大众媒体。
●我们将尽力确保所发布的资讯准确及最新,但不担保信息和意见的精确和完整。
●内含资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买卖建议,或认购相关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认购邀约。
更多详情可查询: www.mswg.org.my
欢迎回馈意见:mswatch@mswg.org.my
明讯税后盈利大幅增长/前线把关

在本周甚多的股东大会中,颇受关注的其中一场是明讯(MAXIS)。
明讯(MAXIS)(股东大会)
简报:
2024财年,公司营业额达105.4亿令吉,同比增长3.5%,这得益于后付费、光纤和企业业务的持续增长。税后盈利大幅增长40.7%,达到14.0亿令吉,这主要因为公司在2023年没有发生一次性的调整。
提问:
“2021、2022、2023 和 2024 财年的税后盈利派息率分别为 101.8%、132.6%、126.3% 和 95.4%。”(2024 年年报第 9 页)
公司一直维持高股息派发政策。鉴于激烈的移动竞争对净利润造成压力,以及预付费ARPU值低迷,公司怎样维持目前的派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