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制裁为何无效?/Project Syndicate
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一周年时,对乌克兰和波兰的访问理应获得所有赞誉。
他从波兰边境坐了10个小时火车到达基辅(对于一位八十多岁的领导人来说堪称不小的壮举),让原本试图利用该时点进行政治宣传的俄罗斯总统普丁措手不及。而这对乌克兰、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不过,拜登在华沙王宫发表演讲时声称,当前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史上对任何国家施以的最庞大制裁体制”。这个说法虽然准确,却也有误导性。
美国在其他地方使用的制裁——例如对朝鲜和伊朗的制裁——远比目前对俄制裁更加严厉,因为它们包含对继续与这些政权进行贸易的第三方国家的二次制裁。相比之下对俄制裁还处于初始阶段。
目前,俄罗斯继续向印度和中国出售石油,并从以色列出口商处采购新鲜果蔬。此外,大量的贸易是通过所谓转运进行的。欧洲对俄出口在制裁制度下已然急剧下降,但与此同时俄罗斯与土耳其、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贸易量却出现了猛增。
因此,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并未像预想那样严重或迅速。在战争初期,美国迅速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约1.34兆令吉)官方外汇储备——此举甚至让那些见多识广的国际金融老兵都惊讶不已。
当苹果支付和谷歌支付在俄罗斯被暂停时,许多人以为莫斯科地铁会陷入停滞。但虽然外界预计俄罗斯GDP将缩水至少10%,国际货币基金目前却估算俄罗斯经济在去年只收缩了2%多一点,甚至可能在今年略有增长。
人们当然有很多理由去怀疑这些GDP数字——对克里姆林宫来说,这些数字只是一个让欧洲国家及其盟友相信制裁对自身伤害要比对俄伤害更大的宣传工具。尽管如此,很显然目前的制裁体制未能像西方领导人希望的那样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破坏。

普丁
制裁无法推翻普丁
但仅靠经济制裁远不足以推翻普丁政权。毕竟1980-1990年代初的类似制裁能在南非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团结一致,反对该国的种族隔离制度。不过那显然是一个例外。
制裁真正重要的地方是在战场上。虽然没有像一些人希望的那样造成经济瘫痪,但西方对军事技术和零部件的制裁,已经限制了俄罗斯补充其高精度导弹库存的能力。
尽管俄罗斯肯定已经设法搞到了一些供民用和军用设备使用的计算机芯片,但获取专用芯片的困境无疑已经发挥了作用。
但这还不够。制裁没能阻止俄罗斯搜罗足够芯片来用智能地雷覆盖乌克兰大部分地区。
一些估计显示,乌克兰目前有30%的地区(尤其是东北部)被地雷覆盖。这些被1997年《禁止地雷条约》(俄罗斯并非该条约缔约国)所禁止的装置,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阻碍乌克兰的复苏。
俄罗斯在中国没有公开向其提供军事技术的情况下,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而这也是拜登政府最近强调的一种风险状况。
拜登将欧盟-美国主导的制裁制度,描述为有史以来对任何国家实施的最广泛制裁的说法可能有误,却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比如对俄金融制裁就尤为广泛复杂,其中一些甚至针对普丁本人。
美国仍进口俄铀
但该制裁制度的设计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俄罗斯能够相对自由地出口除石油(仍有其他很多买家)以外的任何东西。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就是,有近20%的电力来自核电的美国仍在进口俄罗斯的铀。
在入侵之前拥有大量贸易顺差的俄罗斯,仍有充足硬通货币用于进口,只是不得不为绕过制裁支付更多费用,且可以购买的商品范围有所减少。为了加强对普丁政权的压制,美国及其盟友必须认真考虑实施二级制裁。
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有人认为,二次制裁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但这种担心很可能被夸大。更大的问题在于印度等不结盟国家和中国等俄罗斯盟国,并不认同西方对侵乌行动的道义愤慨。
实施二次制裁,可能会加速去全球化进程,这也是过去一年许多分析的主题(尽管到目前为止还基本没有体现在贸易数字中)。
虽然拜登和北约很可能会试图避免这种结果,但如果普丁在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他们或许就只能破釜沉舟。许多评论家认为这种“世界末日”的情景永远不会发生,我希望他们是对的。
但如果普丁被逼到了墙角(也许是在乌克兰的春季攻势之后)并采取了这一步骤,中国和印度将被期望停止对俄贸易。如果它们拒绝这样做,那么美国及其盟友将别无选择,只能真正去实施一个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制度。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视频推荐:
债务增加穆迪终出手 美国丢失最后一个AAA信评

历届美国政府和国会,都未能扭转巨额赤字和利息成本上升的趋势。
(纽约17日讯)穆迪以政府债务增加为由,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这一标志性举措,给美国作为全球最高信用主权借款人的地位蒙上阴影。
彭博报道,穆迪周五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跟惠誉和标普全球一样,把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评级,降至最高级AAA以下。
一年多前,穆迪对美国信用评级的展望调整为负面。穆迪对美国信用评级的展望目前为稳定。
“尽管我们认可美国经济和金融实力雄厚,但我们认为这些优势已无法完全抵消财政指标的下滑,”穆迪在声明中表示。
声明发布后,美国国债期货跌至日内低点,10年期收益率一度升至4.475%。
这家拥有116年历史的评级机构解释称,评级下调“反映了十多年来美国政府债务和利息支付率的上升,且该比率显著高于评级类似的主权国家。”
至此,全球三大评级机构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保持一致,均给予美国第二高评级。
此前,标准普尔于2011年8月将美国评级从AAA下调至AA+,惠誉评级也于2023年8月将美国评级从AAA下调至AA+。
一般而言,下调主权信用评级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国国债收益率,以反映更高的风险,并可能抑制投资者对包括美股在内的美元资产的情绪。
未能扭转巨额赤字
穆迪认为,历届美国政府和国会都未能扭转美国巨额财政赤字和利息成本上升的趋势。
该机构预计,未来十年,鉴于福利支出增加而政府收入基本持平,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持续的巨额财政赤字又反过来加重政府的债务和利息负担。
无论是与自身历史记录或与其他高评级主权国家相比,美国的财政表现可能会恶化。
穆迪在新闻稿中写道:“我们预计联邦赤字将进一步扩大,至2035年将达到GDP的近9%,高于2024年的6.4%,主要原因是债务利息支出增加、福利支出增加以及收入产生率相对较低。”
“我们预计,到2035年,联邦债务负担将升至GDP的134%左右,而2024年这一比例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