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股息摇钱树/万年船
这一期以后,就要迎来兔年。兔年让我联想到守株待兔。一般人认为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所以,守株待兔的话,最后将失去机会。
经过三年的冠病冲击,今年大家都希望有所改变,有些人连过年装饰都要买多一点,补回前两年的缺憾。
有了这三年经济封锁,定期存款大跌的情形,万年船也打算做一些未雨绸缪的投资,在股市中找到一棵可以像兔子那样长期守候,每年都派出可观股息的“摇钱树”,以让退休收入不受经济不景气或通货膨胀的影响。
前任财长虽是给了一个如何储蓄一百万来退休的方法,但是市场不是非常受落,那似乎是有钱人的储蓄计划。或许新科财长兼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可以在农历新年献词时给一两个好主意吧。
老实说,过去几年,当定期存款利息跌到1至2%的时候,退休人士存在银行的收入立马少了一半,必须省吃俭用。还好去年开始美国一直加息,以致国内的定存利息也慢慢起到3.65%,收入回复旧观。
由于这次是美国利息大起带动全球加息,我很有兴趣知道过去十多年美国在低利率的情况之下,投资者是怎样应对。
初步浏览,一种股息投资的策略吸引了我。美国不愧是金融大国,研究金融不止有完整的分析,也有完整的记录。这策略专门研究过去几十年来没有中断过派息的美国公司,一些甚至每年增加派息,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130年不停派息
举个例子,大家熟悉的可口可乐(Coca-cola)自1893年开始,从来没有中断过派股息,不知不觉已经持续派息了130年。
此外,两家日常消费和个人护理产品公司宝洁(P&G)和高露洁(CL),都是每年派息老字号,分别在1891和1895年开始派息,从不中断。
另外,美国人也研究那些不止每年派息,还每年增加派息率的公司。其中一个例子是国际商业机器(IBM)。它自1916年开始派息,也已经超过了一百年。
特别的是,过去27年,它每年都会增加派息,它最近一次派息是去年11月9日,派息1.65美元,以IBM股价145美元来说,年周息率大约有4.6%左右。
马来西亚有没有这种公司呢?根据万年船的经验,也许全利资源(QL)可以入选;不过近几年受到冠病冲击,股息成长或许已经受到影响。
至于银行业龙头马银行(MAYBANK),每年周息率虽然有7%左右,不过,记忆中它曾在冠病发生时停止派息一年,破坏了每年派息的常规。
不晓得读者有什么意见要分享吗?无论如何,万年船希望专业经理能够向美国取经,提供这些有意义的股息资料,不仅为国内股市成立历史档案,也让投资者更容易作出理智的投资决定。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股势先机】中美关税战最终结果是什么?/慧眼识股

在马来西亚的股票市场中,“蓝筹股”与“高股息股”向来被许多投资者视为“安全”的代名词。人们普遍相信,只要投资于这些大型企业,便可以坐享股息、稳健增值,进而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
然而,若仅凭这些表面印象来制定投资策略,极有可能落入股市最隐蔽、也最危险的“温水煮青蛙”陷阱。
蓝筹股真的安全?
所谓“蓝筹股”,通常指的是市值庞大、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高的上市公司。许多人坚信,这类企业实力雄厚,即使遇到经济动荡也不至于倒闭,因此投资风险低。
然而,低风险并不等于高回报。事实上,许多蓝筹股表面看似稳健,实则在时代更迭下极易陷入困境。
以Astro(ASTRO)为例,曾几何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其客户,市场地位牢不可破。然而,随着串流平台如 Netflix 和 YouTube 的兴起,其核心业务受到颠覆,市场份额快速萎缩。
同样地,曾被视为“稳赚不赔”的云顶集团,虽然垄断本地赌场业务,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足以令其数年难以翻身。这些例子提醒我们:一家公司曾经的优势,若无法持续应对环境变化,终将失去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所谓“稳定”的股价,往往出现在市场整体氛围良好时。此时,即便蓝筹股表现稳健,其回报率往往也落后于成长型中小企业。反之,在市场低迷、经济危机期间,即便是蓝筹股亦难以幸免于恐慌抛售的冲击。
许多投资者误以为蓝筹股在股灾中能够“独善其身”,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重大市场波动下,中小型股通常首先遭遇抛售,触发一连串的保证金追缴。

“高股息”不代表高回报
当投资者急需资金补仓,便只能出售手中相对流动性高、价值较大的蓝筹股。此举往往引发另一轮蓝筹股的抛售潮,使原本被视为“避风港”的蓝筹企业同样面临股价大幅下滑的风险。
除了蓝筹股外,高股息股也是许多投资者眼中的“安全选择”。他们认为,只要公司持续派发股息,便能为投资组合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从而达成长期稳健的收益。然而,这种认知也存在严重误区。
首先,高股息往往意味着低成长。一个企业若将大部分盈利用于分红,便难以再投入新项目或扩大业务。换言之,其未来的盈利能力极有可能停滞不前。
以早年的数码网络(DIGI,现已合并为天地通数码网络(CDB))为例,尽管在 2015 年前后派息丰厚,但近几年成长放缓,股价表现平平。高分红反映的并不一定是强劲的盈利能力,反而可能是企业“无计可施”的一种表现。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企业即便面对营运瓶颈,也继续派发高额股息以维持投资者信心。此举如同“饮鸩止渴”,长远而言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投资者也可能陷入“赚了股息、赔了股价”的尴尬局面。
“安全股”不在表面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安全股票”?
首先,应关注企业是否具备顺应时代变化的能力。市场趋势瞬息万变,一家企业若仍守着过往的商业模式不思进取,最终必然被淘汰。
其次,要评估其成长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看其是否仍有未开发的市场空间,或是否能抵御新竞争者的挑战。
财务健康状况同样不容忽视。许多投资者只看股息率,却忽略企业负债水平与现金流情况。一个高负债的企业,即使暂时派息慷慨,也难以维持长期的稳定。
总的来说,所谓“安全”的企业,应该是能够持续成长、紧跟市场趋势、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而非仅靠往昔光环维系的蓝筹股,或一味高派息却无成长性的老牌企业。
股市中最危险的事,莫过于你以为它是安全的。在投资的世界里,表象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我们不能仅凭股息率或公司规模,便贸然下定投资决策。唯有深入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未来潜力,才能在风险与回报之间取得真正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