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如何重振就业市场?/李兴裕

无论是正规或非正规领域,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都是工作机会的最大破坏者。

过去几年来,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已影响许多就业机会,而冠病大流行的来袭,加剧了就业市场的情况。

高风险领域如酒店和食品服务,以及批发与零售业的员工,最有可能因此次危机而减少收入、被迫休假或惨遭裁退。

在各种工作岗位方面,客户服务及销售人员面临失业减薪的风险最大。许多工作可能一去不复返,这将重创消费者开销,对所有领域带来连锁影响。

政府和企业界此次将如何伸出援手?近期内能否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据估计,即使抗疫成功,大部分失去的工作也不会马上以同样的形式失而复返。

只有在对经济和市场复苏建立信心后,私人领域才会重新开始投资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政府可通过公共基建设施项目和小型社会经济项目的推行,协助创造短期的工作,以重振经济。

此次疫情爆发后,政府迅速的采取多项果断的行动,以保住国人的饭碗。

失业率回跌

这包括估计193亿令吉的薪资补贴计划(截至8月21日已批准总额103亿令吉的薪资补贴,惠及261万名雇员)、2亿4000万令吉的就业保障计划(ERP)、15亿令吉的招聘奖掖、20亿令吉的技能再培训与提升计划,以及8亿令吉的灵活办公安排奖掖。

国内失业率今年5月写下5.3%的记录新高后连续两个月回跌,继6月降至4.9%后,再于7月进一步回落至4.7%,显示冠病疫情对就业市场冲击的最坏情况已经过去。

7月失业人数减少2万8200人,下跌至74万5100人。根据就业保险计划(EIS)的数据,单月失业人数已从6月份最高峰的1万8579人,于7月减至1万6660人,接着再于8月大减至9261人,而9月份截至9日为2886人。

在解决失业率问题时,我们须对哪些行业和工作岗位面临最大的风险,有详尽的了解。不久后的将来,哪类工作和技能将被替代?哪些又有需求?以技能为基础的工作,对持续创造新就业机会的动力至关重要。

就业保险计划的数据显示,制造业的失业人数最多(24%),接着依序为酒店及饮食业(15%)、批发与零售业(14%)及专业技术领域(9%)。

在工作岗位方面,57%的失业者为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及技术人员。在平均工资方面,多达85%失业者平均每月工资收入介于低于1000至5000令吉。

尽管工作安排(失业后找到新工作)比率持续加强,从6月的5.6%低点,于9月份大幅提升至22%,接着再于截至9月9日进一步提升至31%,但要令失业率回到疫前的3.3%左右水平,仍需耗费一段时日。

冠病疫情危机为劳动力市场的结果增加了新的可能:

(a)从实体店和线下商店转向线上业务的转移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需要具备软技能和资讯、通讯及科技(ICT)技能的人力;

(b)对应用技术和应用程式具有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人力的需求;

(c)对技能再培训和技能提升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预措施,以便根据技能要求来安排工作。

6建议创造新工作

政府和私人领域,包括工业和企业都可考虑以下倡议和建议,来缓解失业情况及为求职者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a)通过各行业公会、职业介绍所及大企业之间,共享不同行业、工作岗位、工资、人口结构、性别及年龄层划分的职位空缺与技能要求方面的资讯,创建一项“人力配置与重新调配交流计划”。

这有助于求职者和雇主之间进行更好、更快的工作配对。为了惠及所有求职者并改善雇用服务的献议,有关人力交换入口网站的多重管道信息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及市郊与乡区求职者更是关键。

b)政府须加大力度,通过补贴和税务减免来支援商家和失业者的技能提高和技能提升,这项计划可以延长至明年。

食品与杂货送货服务、资讯与通讯科技领域及医疗相关服务领域在短期需求激增下,衍生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我们必须开发数字认知与数据解决方案服务,以及各项以科技为基础的管理计划,好让我们的劳动力已在技术上做好准备,迎合当前与未来技能所需的趋势。

c)我们迫切需要在教育部、人力资源部及行业专家与学术界的领导下,修正国家技职教育政策,接着实行涵盖短期与长期干预措施在内的严谨实行策略,以提升国内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

为中小企提供奖掖

d)通过有效及政府作为后盾的各项奖掖,设计专为中小型企业而设的各项重聘、工作交换及再培训计划。

e)继续在政府和私人领域之间实施共同资助的就业支援计划(通过现金补助),以鼓励离校生和毕业生的实习和学徒制,以及雇用失业者。

f)革新导向的企业家是重要的就业机会提供者。他们以最少的资本,通过创新的科技手法、工具和工艺,更快、更廉宜及更有效的解决现有和未来的各种问题。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把握大马经济二次腾飞新时代/陈达维

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的年度报告,展示了大马资本市场从2022年的3.6兆令吉,增长了5.5%到2023年的3.8 兆令吉。

尽管如此,一般民众除了去年雇员公积金局传统户头的5.5%派息外,尚未感受到受惠于大马资本市场的成长。

该报告指出,去年资本市场成长主要由债券及回教债券成长推动,年均成长10%。

同期,大马交易所市值则却在保持在1.8兆令吉,反映了一般民众感受到经济停滞情绪与担忧。

然而,对于一般民众或大马投资者来说,这并非是件坏事。

经济腾飞前的筹备

大马过去一年多里推行的政策已开始见效,2023年创下了3295亿核准投资的新纪录,同比2022年的2677亿令吉成长了23.0%。

政府向外推广“加一贸易政策”,寻求中美冲突下的结构性发展机会。

向内,政府提出了国家能源转型计划和工业发展大蓝图,以及多项经济结构整合政策,旨在从大马经济的根本上推动我国经济二次腾飞。

虽然这些头条数字未必会完全实现,但这至少表明了当前的政策成功吸引项目投资,推动大马经济发展。

借用贸工部部长东姑赛夫鲁的比喻,落实一笔核准投资就好像一对刚订婚的情侣在他们结婚前,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才能完婚。

同样地,一笔投资在核准后也需要经过筹备计划、兴建工厂、聘请人员、采购设备等过程后才能开始投入运营。

而若要等到核准投资落地实质利好本地产业链,更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大马交易所市值在诸多政策推动底下并非没有变化,而是因为我们正在孕育下一轮的经济成长动力。

投资三大方向

身为投资者,我们若要抓住国家经济二次腾飞的机会窗口,也就要有相应的投资策略,专注于投资大趋势,政府政策,和市场主题。

投资大趋势是指全球或大马未来10到20年由政治变革,人口变化,科技创新或全球结构性变动因素驱动的长期发展趋势。

不论是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还是气候变迁,这些大趋势决定着各国未来长期的发展方向,同时蕴藏着下一个爆发性的投资机会。

在这个大背景下,政府政策扮演着不容忽略的角色。

任何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税收、能源供给、粮食安全和工业发展的政策变动,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回顾过去的黄金年代,那些年从农业到工业的经济转型发展所带动的油气、半导体和汽车制造行业,如今也已经衍生出了数个大马股市里的知名上市公司,如大马天然气(GASMSIA)、马太平洋(MPI )和MBM资源 (MBMR)。

当下,今天的大趋势和政府政策,同样地也会产生各种市场主题,并驱动大马交易所里的资本流动推动投资关键领域和公司。

这些市场主题可以是行业或科技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是受惠于最新政策发展或消费偏好的个别公司。

展望未来,这投资三大方向,将是我们一般民众和投资者在大马经济二次腾飞的新时代里,迎接企投复兴的关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