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最好的车险?/史慧娴

汽车保险是每位车主在拥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马来西亚的法律规定,在更新路税之前,每名车主都必须购买汽车保险。因此,如果你认为可以避开这项支出,那么你可得三思了!
大多数人可能会接受汽车经销商提供的任何保险。事实上,除非发生任何事故,否则人们一般上不会太关注保险费用。
那么,为什么车险如此重要呢?首先,如上所述,它是强制性的。根据1987年《陆路运输法令》,如果你没有有效的汽车保单,你可能会被监禁长达三年。
许多人认为,车险的费用是一种负担,并经常以此为由逃避投保。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很有力的论点。一般来说,当道路事故发生时,你的车辆和涉及人员遭受的损失,可能比你原可支付的保费要高得多。因此,为了节省而不买车险,可能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了解所需保险类型
作为车主,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的汽车需要哪种类型的保险。在大马,车险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三方保险、火灾与盗窃险以及综合保险。
这三种类型的覆盖范围基本相同,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
1. 综合保险
也被称为第一方保险,覆盖范围最广,通常包含了其他两种类型的保险。它还涵盖了对你自己和车辆的损害。
2. 火灾与盗窃险
也被称为第二方保险,类似于综合保险,但只涵盖车辆在发生火灾或被盗时的损害。
3. 第三方保险
最基本的保险也是最便宜的,只有在你发生事故并需要赔偿第三方时才会支付费用。
附加保险
除了主要保险外,车险通常还有很多附加保障可供选择。这是因为即使你选择了综合保险,仍然还有一些不受保的项目。
这些额外的附加保险让你可以扩大保障范围,并根据你的需要量身定制。例如,你可以选择挡风玻璃附加险,以帮助你更换或赔偿挡风玻璃的任何损坏。这对许多人来说也许不太重要,但对于那些在建筑业或工厂附近工作的人来说可能非常值得。
当然,不是每项附加保险都是必要的,它们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满足不同人士的各种需求。以下是其他一些示例:
1. 配件盗窃保险:
通常,车险只保障整车盗窃,而不包括汽车上的配件。配件盗窃保险可以扩大保障,包括汽车上的配件,例如导航系统和轮圈等。
2. 特殊危险保险:
此附加保险保障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例如地震、土崩和洪水等。额外费用约为你保险金额的0.5%。
3. 指定驾驶员保险:
这对家庭用车非常有用。“指定驾驶员”是指在车主许可的情况下驾驶该投保车辆,并享有与车主相同保险特权的人士。你需付的保费相对便宜。如果经常与家人共用汽车,是非常值得考虑的。某些保单甚至允许你免费添加指定驾驶员,因此如果你的保单有此项福利,请尽可能善用。

约定价值保险
和其他物品一样,汽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损,这也导致汽车的贬值。
因此,基于汽车的市场价值为其投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当汽车丢失或被盗时,你可以按照车辆的市场价值来获得相应的赔付。根据车辆使用年限、里程数和累积的损伤程度,市场价值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保险支出和保费会逐渐降低。
通常情况下,汽车第一年的平均折旧率在15%到35%之间。这一比率每年呈指数级增长,车辆在第五年的折旧率通常在50%至60%左右。请注意,这些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折旧率可能因使用、损坏等因素而异。
如表所示,一辆售价9万令吉的全新汽车在5年后,可能会有55%的折旧率。这意味着这辆5年车的价值仅为4万500令吉,相当于其原始价值的45%。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选择按约定价值为你的车辆投保。在续车险时,你将获得保险公司同意的确切金额,并且该金额不会受到市场价值的影响。
不过,你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保费,以确保你的赔付不会受到市场价值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简短的折旧计算示例:
折旧计算:
全新汽车价格(9万令吉)
5年后折旧率(55%)
折旧后价值(4万9500令吉)
5年车的价值(4万500令吉)
做好功课
市面上有许多车险提供商可供选择,而他们的服务和保单各有利弊。
请做好自己的研究和调查,选择一家提供全天候客户援助的保险公司。意外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
若你很不幸遇到紧急情况,有一家可以立即联系的保险公司并且及时援助你是在好不过的。
#WalletWisdomWithWaihun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到iMoney学习中心网站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大马普险去年增长6.9% 总保费收入231亿

取自pexels
(吉隆坡30日讯)马来西亚普通保险业去年展现出稳健增长,年增长率达6.9%,总保费收入达231亿令吉。这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销售回暖及基础设施和责任类保险业务持续扩展。
大马普通保险协会(PIAM)报告提及,普通保险业去年表现稳健,主因是获得车险、火险与海运航空运输(MAT)险种保费增长的支撑。该走势反映在国家经济框架下的工业复苏进展与内需增强,成为推动保险市场回升的关键力量。
尽管管理开销上扬,行业综合比率仍稳定在93.4%,显示整体营运效率维持良好;净佣金率亦维持在10.4%。值得一提的是,投资收益为普通保险行业盈利提供显著支撑,占整体营运盈利的60%。
展望今年,报告指保险业将持续推动永续承保策略,布局电动车保险创新,并强化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同时更贴近消费者需求与配合监管趋势。
另外,随着对数字保险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市场也观察到自然灾害保险(NatCat)逐步被关注。
不过,医疗成本通胀仍为一大隐忧,预计2025年将从去年的15%进一步上升至16.4%,远高于亚太地区10%的平均水平。
报告引述国家银行最新年度报告指出,大马经济预计将持续扩张至2026年,主要受私人消费、投资活动与出口回升所推动。
报告显示,车辆保险依旧是普通保险市场中的最大保费来源。该险种在2024年录得6.7%的增长,保费收入按年增加6亿5110万令吉。

新车注册量按年增长2.1%
带动车辆保险需求上升
大马汽车商公会(MAA)指出,去年全国新车注册量按年增长2.1%,带动车辆保险需求上升,然而车险的盈利空间正面临压力,主要来自维修成本上涨、销售及服务税(SST)调整,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理赔增加,致使过去5年的净赔付总额累计上升18.8%,在2024年达至65亿令吉。
火险方面,去年保费增长5.8%,等于新增2亿5850万令吉,主要受平均保费上涨4.9%所带动,反映原材料价格和重建成本不断走高。尽管再保险成本增加,加上天气灾害事件频率上升,火险业务仍是第二大保费来源,并保持盈利,净赔付率维持在34.1%。
尽管医疗与健康保险平均保费下滑12.5%,但整体保费收入仍取得10%年增长。不过,相关赔付率依然居高不下,去年达68.3%,反映出医疗通胀持续施压。若保费结构无法通过业界协调机制作出合理调整,医疗险在未来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盈利与风险管理挑战。
报告指在责任保险方面,整体表现同样亮眼。去年总保费按年增长8.1%,受商业责任与公众责任保障需求扩大所推动。在“杂项保险”类别中,建筑工程综合险近5年累计增长高达141.6%,显示业界积极响应大型基建项目重启及建筑活动升温的趋势。
根据报告,整体而言大马普通保险业的净赔付率从2022财年的53.7%上升至去年的57.6%,主要受车险索赔恶化影响。车险占去年净已赚保费的60.9%。目前,无论是车险或医疗健康险,其赔付比率均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并比整体行业平均值高出约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