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大马已是原油净入口国/白文春

大马外贸的强劲增长,令近几个月的国家经济增长大大受惠。

事实上,今年首10个月,大马的外贸(包括出口和进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已被推高至140%。高于冠病疫情爆发前的120%水平。

我认为,外贸的强劲增长,部分原因是因为疫情危机造成的货运延误,以及早前的供应链吃紧情况有所改善,令物流也随着增强。国际货柜价格大幅下跌,是物流瓶颈改善的一大明证。

越来越多国家松绑防疫管控,并重新全面开放经济,令全球需求进一步增强,协助推高大马的外贸增长。

之前积压的出口订单逐步获得填补,也可从制造业产量的大有改进看出一斑。今年6至8月,制造业产量录得14至16%的双位数按年增幅,相较于今年初只有约6%。无论如何,制造业产量过后于10月份大幅度放缓,只录得4%的按年增幅。

因此,我相信,外贸占GDP比重的扬升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将会重新回落,尤其是一旦积压的出口订单获得填补之后。

今年首10个月,大马出口增长按年增长29%,稍胜于去年同期的25%。除了上述提到的货运奋起直追,我认为,令吉转弱也在刺激我国出口增长。

上述强劲的出口增长,主要归功于机械与运输配备出口的回升,这类出口占了今年首10个月大马出口总额的43%。同时,这类出口今年首10个月按年增长33%,增幅比去年同期的15%多出一倍以上。机械与运输配备的出口,大部分是电子与电气产品。

电子电气出口料转弱

然而,大马电子与电气的强劲出口增长,其实与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长的放缓走势背道而驰。今年首10个月,全球半导体销售按年增长1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4%。

我认为,大马电子与电气出口逆流而上,部分原因是上述提到的积压出口 订单获得逐步履行有关。我也怀疑,这可能与部分中国出口商通过大马履行出口订单有关。美国政府加紧对部分中国主要半导体公司的贸易制裁,迫使中国出口商必须改由其他国家出口它们的半导体产品。

无论如何,我相信,大马的电子与电气出口未来数月料将转弱,与全球半导体销售转弱的整体走势一致。

美国为首的全球各大经济体相继收紧货币政策,以抵御飙升的通货膨胀,已令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增长显著放缓

事实上,在今年8月达到按年强劲增长48%的顶峰后,大马的出口增长已显著放缓,今年10月按年增幅只有15%。

矿物燃料与润滑剂是大马今年首10个月强劲出口增长的另一“功臣”。该领域占大马总出口额的22%。今年首10个月,该领域的出口按年飙升78%,比去年同期的35%高出一倍以上,主要是获得价格高涨的推高。这领域的出口主要是石油与气体。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原来大马已从原油净出口国,变成原油净入口国。事实上,今年首10个月,大马的原油净入口额高达170亿令吉。

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内汽油与燃油的使用率持续扬升。目前,国内注册车辆已高达2300万辆。原油进口大增的另一主因,是柔佛边加兰炼油厂进口更多的原油以供提炼,并重新出口到其他国家。以国家石油公司为首的石油公司纷纷进军石油提炼业务。

仍远不及辉煌期

食品出口领域是大马今年首10个月出口大增的另一推手。

不过,该领域只占大马总出口额的3%。我认为,随着全球人口日益富裕,食品出口未来将变得更重要。

因此,大马或需在食品出口上作出更多的努力,以把握更多的商机。

总的来说,尽管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今年大幅扬升,但比起过去的辉煌时期仍微不足道。在19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大马于1996年的外贸占GDP比重高达约200%。

我认为,大马出口领域必须重振昔日雄风,以长期造福大马经济和提高国人的收入。然而,这需要所有大马人的共同努力,确保成功达成这个目标。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AMRO:经济活动多元 大马有空间抵御关税冲击

(新加坡15日讯)东盟及中日韩(ASEAN+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表示,大马拥有灵活的经济,且政府有充足的财政空间用作支撑受影响的领域,从而抵御美国推动全面关税的影响。

首席经济师许和意,今天出席“2025年东盟A+3区域经济展望(AREO)”汇报会时点出,那些出口商品如家具没有列入豁免关税中,因此,需要进行重组和多元化发展,好应对关税措施。

“幸运的是,半导体(作为大马出口至美国的最大领域)是免征关税领域之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关税的影响。”

另外,AMRO也预计,大马今年的经济增长为4.7%,而2026年为4.5%。

就整个东盟+3区域来看,尽管新的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了贸易势头、扰乱供应链,并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但值得庆幸的是,该区域的前景仍有强劲的经济基本面支撑。

许和意表示,多年来,区域经济也变得更加平衡,在更加多元出口市场的支撑下,国内需求和区域内贸易,正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不仅如此,该区域对美出口占比持续下降,目前仅占该地区出口总额的15%,而2000年这一比例约为24%。

目前,区域内贸易占该地区出口总额的45%,中国已成为该区域最大的最终需求市场,有助于稳定区域供应链和需求。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