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大马医疗巨头崛起?/奕帆丰顺

去年年底,就在人们休假准备新年之际,双威产托(SUNREIT,5176,主板产托股)悄悄敲定了一笔交易,将双威医疗大楼卖回给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

鉴于双威此前暗示,将对其医疗部门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我们认为,这一举动进一步肯定了他们坚持这一计划的意图。

看看他们目前的时间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举动,是与他们的首次公开募股是相应的。

早在2021年,双威集团就将其医疗部门16%的股份,出售给了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这笔交易当时价值3亿美元。我们认为此举是为了筹集资金,为医疗集团未来的扩张提供动力。

此外,我们相信这笔交易,也为双威未来的商业计划提供了一个战略合作伙伴。这有两个原因。

新加坡股东资金雄厚

首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代表着一个拥有雄厚资金的支持者,这将是对该公司未来的信任票。其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规模和业务关系,可能使双威医疗能够从马来西亚扩展到新加坡等其他地区和该基金可能有业务的其他国家。

除了未来的扩张愿望,我们相信双威医疗已经表现出了更大的雄心。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公司继续建设更多的医疗设施,我们看到了双威医疗的运营床位数量激增。

在2021财年,该公司在4座医院拥有863张运营床位,未来几年还将有4座医院建成。截至撰写本文时,双威尚未发布其2022年年报。考虑到这一切,我们认为双威产托的交易,是该公司巩固资产的一种手段,最终将走向上市。

双威释放医疗业价值

为什么双威要将医疗部门上市呢?有几个原因。

首先,由于双威医疗在集团旗下的地位,目前与同行相比,其估值较低。由于一个企业集团的估值,通常是其所有业务的平均值,因此,双威医疗无法释放其理想价值,以筹集资金进行扩张。

集团的估值折价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当集团的某个部门在估值期间表现不佳时,可能会受到惩罚。因此,对于像双威这样涉及从教育到建筑的任何领域的公司来说,只需要其中一个部门表现不佳,就会导致整体估值降低。

其次,双威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也可能使其财务状况难以理解。例如,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教育也可能是一个直接的经常性收入来源,只要双威学院能够吸引学生。

而双威的医疗部门可能在疫情期间,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当时每个人都害怕出门。这种环境和挑战的差异,可能会使投资者难以理解集团的整体战略,不像那些独立的公司一样。

其次,我们认为在集团旗下经营,可能会使公司效率低下。由于双威集团的庞大规模,双威医疗可能不得不处理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这既增加了成本,也阻碍了发展能力。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双威医疗和双威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建设额外设施的事宜必须先进行沟通。因此,医疗部门独立于集团的其他部门可能是有益的。

话虽如此,我们相信两家公司的共同所有权和深厚的联系,仍将使双威医疗享受到集团旗下的好处。同时,还能独立做决定。

这意味着,双威医疗可能仍然会有来自双威教育部门的稳定的医疗专业人员,因为奖学金获得者可能有义务在他们的医疗中心工作一段固定的时间。此外,当他们寻求建造新的医院和诊所时,双威医疗仍将获得双威建筑(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估值低迷IPO延迟?

既然我们已经回答了为什么,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上市?

虽然最近从双威产托手中收购医疗大楼的行动,可能看起来像是即将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迹象(双威医疗符合利润和市值要求,根据估计的30倍EBIDA估值,市值约为31.14亿令吉),但我们认为这仍然有一段距离。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情绪低迷,可能导致该医疗集团的估值低迷。

虽然大多数其他医疗公司,例如柔佛医药保健(KPJ,5878,主板保健股)和IHH医疗集团(IHH,5225,主板保健股),与双威相比,已经并仍在享受高估值,但我们认为,现上市,可能不会使双威医疗达到这种估值水平。

尽管双威医疗目前符合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利润和市值要求,但我们认为,双威可能会选择等待负面市场情绪结束后再上市。

虽然首次公开募股可能不会很快到来,但我们认为,双威的最新举动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表明他们的医疗集团上市的愿望仍在正轨上。

鉴于双威医疗计划到2025年拥有超过2000张运营床位,我们相信,该公司在合适的时间上市,将轻松实现同行的估值。

视频推荐:

 

 
 

 

反应

 

行家论股

【行家论股】双威产托 新资产推高业绩

分析:联昌国际投行研究

目标价:2.11令吉

最新进展:

双威产托(SUNREIT,5176,主板产托股)2025财年首季,录得1亿5720万令吉的净产业收入(NPI),同比增加20%。

同时,该产托首季营业额为2亿1890万令吉,同比上涨23%;最终净利则有1亿432万令吉,增长19.94%。

首季的净产业收入及营收增长,主要归功于其在2024年收购的资产贡献,惟整体业绩仍受到酒店业务的部分拖累。

行家建议:

双威产托2025财年首季核心净利为9850万令吉,符合我们与市场预期,分别达全年预测的26%和25%。

整体表现强劲,主要归功于2024收购的资产推动了业绩增长。

不过,碍于缺乏佳节消费,我们预计2025财年次季的净利表现将有所下滑。但是,伴随着双威嘉年华广场的翻新工程提前完成,相信有助于抵消这一影响。

此外,随着斋戒月结束,相信酒店业务也会有所改善,相信也能缓冲下滑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该产托将旗下产业,即双威大学和学院纷纷脱售予双威教育集团,相信有助于释放资产价值,并有望带来近4100万令吉的收益。

脱售程序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完成,而筹集到的资金,将用于增值投资、资产增值计划(AEI)或债务偿还,从而将负债率降至40%。

综合以上,我们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11令吉不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