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股权激励有效吗?/程志彬
有些上班一族的朋友,打工的心态是过一天算一天,有些甚至是月光族。
为什么会这样呢?排除一些个人因素,某程度上,身为员工的可能会想到:“我那么努力打拼,老板赚到的钱,跟我完全没有关系。我这么努力赚钱,老板又不会多分一些钱给我,为什么我要这么地努力?”相信很多打工一族的朋友都有以上的想法。
而我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很多老板。其实很多老板都愿意提供好的酬劳给员工,只是希望他们能有所表现,能够帮到公司赚钱或者省钱,体现自己的价值。
好员工是无形资产
一般上大多数老板都知道这个道理,即好的员工就是无形的资产,能够与老板一起打拼,让公司升华再到另外一个境界。好的老板们都非常清楚员工的重要性。
有些企业家为了要激发员工的能力或者他们的上进心,就设计了一套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来捆绑员工,好让员工们在为公司打拼之余,还能分享公司利润分成。
近几年,很多老板、企业家都在热烈讨论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什么是股权激励?就是老板把一些公司股份分给员工,好让他们能够成为公司小股东,成为公司一份子,有更大的归属感,一起努力。成功之后,员工也可以从中得益。
这样的计划其实是非常好的。只是试想想,如果你的企业是有限公司,一些股份分割了给员工成为小股东,但是因为你的企业并非上市公司,股份不能成为在市场上的股票流通套现。由此可见,股权激励计划的好处在有限公司的牵制下,是有所欠缺的。
不流通股票如废纸
我身边就有个很好的例子,有个打工朋友跟我说他的老板给了他10%的公司红股(Bonus issue),让他成为公司小股东,继续为公司打拼和付出。
之后发生了一些状况,朋友与老板发生了意见分歧想要离开公司,想要卖掉之前所得到的10%股份。
但是事与愿违,市场上没有人愿意购买朋友的股份,老板也不愿意把股份买回来。
在企业还是非上市有限公司的情况下,虽然友人得到了这10%红股,可是其实就只犹如得到白纸一张,不能套现。
要在怎样的情况下,这些红股是有真正的存在意义或有作为的呢?答案就是这些红股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容易套现或变卖。给予红股的企业,一定要是上市公司,才能做出有意义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其实成为上市公司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奖励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在上市公司也确实存在,那就是雇员认股计划(Employee Share Option Scheme,ESOS)。
ESOS解决了以上提及的有限公司困境。

好的老板们都非常清楚员工的重要性。
ESOS奖励表现好员工
我也稍微讲解ESOS。ESOS是一家上市公司,授予符合资格的员工,允许他们以事先确定的行使价钱认购公司新股。在期限结束后,没有行使的期权将失效。
举例: 一家上市公司宏诚生科(SUNZEN)成立ESOS计划,让符合资格的员工在未来可以用14仙的价格来购买公司的股票。只要员工在一年之后可以达到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该位员工就能被赋予行使权,以14仙的价格来买入宏诚生科的股票。
如果宏诚生科一年后股价达到30仙,而该位员工以14仙的价格买进后再卖出,那么就可以赚取超过100%的利润了。截稿为止,宏诚生科的股价是26仙,目前有拿到ESOS的员工们,其实账面上都已经赚了86%利润。
在公司层面,又该怎样去规划,设计员工得激励的方式呢?
用回宏诚生科的例子,公司设计了5年的ESOS计划给员工,只要员工每一年都可以达标公司订下的KPI,员工就可以有20%的行使权。
换句话说,如果该位员工有最多100万ESOS配额,若公司分期5年给该员工,只要每一年KPI达标,才能换取20%或20万认股权,如此类推。这样下来,唯有每年都顺利达到KPI,才能享有以14仙行使价购买公司股票的优惠。
让努力化为回酬
在实行ESOS之际,公司也传达了一个正确的思维给员工: 当你在一家上市公司任职,而公司业绩有增长的同时,通常也会带动股价。
ESOS的目的主要是让员工明白到,自己也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而且还有机会以特别的价格来买入公司股票,希望大家能努力让KPI达标。
只要公司业绩增长,内部管理妥当,就会带动股价增长。如果股价一直飙涨,大家就可以赚取到一笔丰厚的回酬。员工的努力、业绩及公司给予的回酬会捆绑在一起。
员工从股票赚取到的钱,是不需要缴交任何税务,因为大马目前只有实施产业盈利税,并没有股票盈利税。在公司层面,这笔钱也不是从口袋里额外发放出去,而是将从市场上赚回来的钱分发给员工。
以上的例子,相信可以很好的说明,如果要有达到有效的员工股权激励,企业必须是上市公司。
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相信也不太奏效。
企业家们,希望大家可以往上市之路去打拼,因为挂牌后还有更多其它的好处。我们鼓励大家要先有上市的梦想,再以其为目标,上下一起努力。
免费送股不等于激励 企业必须设立“退出机制”

(吉隆坡21日讯)“把股权免费送给员工,以为可以激励团队,结果员工却提早离职,还得继续分红给他——这是许多老板在股权激励制度中,最常踩中的‘两大地雷’。”
YYC集团总执行长拿汀叶欣向指出,许多企业在没有完整股权机制的情况下,就轻率地“送股”给合伙人或关键员工,结果不仅留不住人,甚至还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不花钱,就不懂得珍惜
“老板以为送股是好意,员工却不一定感激。因为没花钱取得的东西,往往也不会珍惜。” 拿汀叶欣向表示,真正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应该是员工用未来的努力和贡献,来“换”取公司的股权,而不是白白送出。
她指出,若员工没有承担任何代价取得股权,一旦对公司发展失去兴趣,或有更好的机会,很可能在公司尚未盈利之前,就选择离开。
“最可怕的是,人走了,股还在,公司还要继续给他分红,甚至干扰未来的融资或并购。”
退出机制,是股权激励的底线
拿汀叶欣向强调,股权激励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制度上,尤其是“退出机制”(Exit Plan),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没有退出机制,是老板自己的责任,不是员工的问题。” 她表示,公司必须事先设定清楚:在员工离职、绩效不达标或其他情况下,该如何收回股份、如何处理未归属股权等问题。
股权不是礼物,是一种双赢交换
她指出,股权激励的本质,是一种以“未来公司价值”换取“当下员工努力”的机制,必须设有考核标准、归属期(Vesting Period)及清晰的进退规则。
她将在即将开办的线上课程《生意要做大,人才要激励,公司才值钱》中,深入剖析股权激励的设计逻辑,并分享企业实务操作中常见的“人走股留”问题,以及如何透过“估值提升”带动企业股权价值增长。
报名课程的学员,将获得《股权激励11步骤》独家指南及工具包,并能现场学习如何自行计算公司估值,为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
课程详情:
日期: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
时间:下午2时 - 6时
平台:线上教学(ZOOM)
语言:华语
原价:RM398 🔥现在免费!
席位有限,马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