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南洋商报七年之“养”/麦传球

今天是2025的第一天,怀着感慨和感恩之情,我完成了第358篇财经专栏文章。这意味着,我已经坚持了七年的专栏写作,每周一篇,从未间断。

感谢《南洋商报》给我这个平台,让我可以记录我的交易和投资心得,分享我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留下一份给孩子、朋友和家人的精神遗产。(放心,只要专栏在,我的笔永不停歇,哈哈!)

对于那些对成为专栏作家生活充满好奇的人,或许你也想知道这一旅程背后的乐趣与压力。我在此借此机会,与您分享七年来的感悟、收获和成长。这不仅是写作的故事,更是一个“养”的过程——养思想,养文笔,养韧性,甚至养心境。

写专栏的乐趣与满足

写财经专栏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将复杂经济学理论、市场动态或投资策略,用最通俗的语言呈现给读者。这一过程不仅挑战我的逻辑思维,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写的主题。

财经文章有时难免枯燥,但一个幽默、精炼甚至带点调皮的标题,往往能吸引读者驻足。比如,我会参考成语、歇后语,甚至自己创造双关语。这让我更加享受写作的创造力,甚至慢慢建立起属于我自己的“Warren Mak风格”。

当然,专栏也带来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当读者(有些过后成为我的学生)在评论中提到,“这篇文章解决了我的疑问”,或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我的作品时,我感到无比欣慰。这是对我笔耕不辍的最大肯定。

一场时间与心态的竞赛

尽管乐趣不少,但每周交稿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固定的截稿日期像一把隐形的剑,催促着你,即使工作忙碌、生活琐事缠身,也不能拖延。尤其是灵感枯竭时,脑海一片空白,压力倍增。

这时,我深刻体会到写作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是纪律。

写作的意外收获

除了时间压力,还有内容的压力。股市和财经领域本身信息量巨大,如何确保每篇文章有新意且保持准确性,是每周的必修课。我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阅读研究,确保自己的观点不仅有依据,还能为读者带来价值。

回顾这七年的写作之路,我惊喜地发现,专栏写作不仅带给我乐趣与压力,还让我意外收获了许多。

1.建立自我品牌与人脉

通过持续写作,我逐渐建立起了个人品牌。不少业内人士因此认识了我,甚至愿意主动与我交流投资经验和带来商机。

2.纪律与成长

七年从未间断的写作让我更加自律。它教会了我如何在压力下保持专注,也让我在挑战中锤炼了韧性。无论工作多忙,生活多杂,写作已经成为了我帮助人们在股票市场积累财富并实现财务目标的一个使命。

3.偶像相会:投资人生的圆梦时刻

写作带来的最令人难忘的收获,莫过于让我有机会与我仰慕已久的投资偶像——马来西亚股神“冷眼-冯时能先生”面对面交流。

我的文章有幸被他看到,他因此叫他的一个朋友上我的课。然后,我更荣幸地受邀与他在春节期间共进午餐。我与他畅谈投资心得,他还慷慨分享了他的一些独到见解。

更令人感动的是,他还赠送了我一本他亲笔签名和刚出版的新书《终极方案》——这是对我写作旅程的一种无价的肯定。这本書过后超过三十次荣登畅销书榜。在此我衷心希望冯先生继续保持健康,享受多年来的退休生活。

4.与南洋商报携手共创慈善奇迹

作为《南洋商报》的财经专栏作家,我的公司有幸与报社合作,在2021年共同为慈善事业筹集了大约五万令吉的善款。许多善良的读者积极支持这一有意义的活动,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们期待在2025年再次有机会举办类似的慈善活动。

5.吸引更多读者与商机

七年来,我的专栏吸引了超过一百万的累计阅读量,这些读者不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鼓励,也为我的事业开辟了新的路径。

许多读者因为文章内容认可我的投资理念,最终成为了我的学生。他们参加我的课程,帮助我的事业创造了七位数的收入。

6.突破极限的创意力量

在过去七年的写作中,我深刻感受到人类思维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尽管我常常担心会没有新的点子来创作,但每当这种焦虑出现时,我发现自己总能突破障碍。

写文章前,我习惯先想一个抓人眼球的标题,这是最难也是最核心的一步。然而,当我感觉灵感枯竭时,总会有一种更高的力量(或许是神,也或许是潜意识的突破)帮助我找到新的角度,甚至触发一个更精彩的标题。

这种体验让我相信,艺术的激情和创造力,往往源于一种独特的使命感、挑战或召唤。

尽管这是写作的最难方式,但我也深信,这正是艺术工作者内心坚持不懈的动力所在。

7.积累精神财富

每一篇专栏,都是一段思想的积累和宝贵经验的分享。回顾这些文章,它们不仅是知识的沉淀,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

8.提升语言能力

我以英文写作,并借助谷歌翻译将文章翻译成中文。这一过程虽然繁琐,却帮助我提高了两种语言的表达能力。我还学会了许多中英文成语、俗语和谚语,这为我的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化深度。

如果你也梦想成为一名专栏作家,请记住:这是一条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路。你需要热情,更需要毅力。乐趣、压力、成长、成就感都会交织在一起。

七年的写作,是一个养的过程,养思想、养知识、养灵感,也养心境。

我会继续用笔记录我的观察与思考,希望这份坚持,能为你带来启发,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色彩。

让我们一起为文字的力量干杯!

 
 

 

反应

 

名家专栏

继DeepSeek后 《哪吒2》再次震撼世界/麦传球

最近我在中国旅行时观看了《哪吒2》。这部突破性的电影打破了全球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票房收入超过20亿美元。它有望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进一步巩固中国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哪吒2》、《黑神话:悟空》和 DeepSeek 的成功表明,中国的科技和娱乐产业正在发生转变。

《哪吒2》由光线传媒制作,已成为全球最高票房动画电影,超越了好莱坞影片。这一成就展示了中国在文化和技术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标志着中国从曾被视为模仿者转变为创新者,在娱乐和科技产业中都开始展现领导力。

“电影+经济”

《哪吒2》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动画电影成功的经济效益,它可以被称为“电影+经济”。它对中国、技术行业(尤其是AI)以及娱乐产业的深远影响如下:

1. 动画电影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票房。像《冰雪奇缘2》和《狮子王》这样的电影在全球赚取了数十亿美元,成为电影工作室的主要收入来源。动画产业支持着庞大的劳动力,包括动画师、平面设计师、编剧、技术员和配音演员。

一部动画电影从初步的故事板到最终渲染,可能会雇佣数百甚至上千名专业人士。成功的动画电影激发了主题公园景点的创造,推动了旅游业的收入。迪士尼乐园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经济带来数十亿美元的贡献。

2. 动画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将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神话传说和传统价值观展示给全球观众。例如,电影《哪吒》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利用动画表现了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这些电影不仅深受国内观众喜爱,也使国际观众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哲学。

通过创作富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中国能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其文化影响力,也借助动画这一艺术形式推动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改变了全球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提升了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动画快速发展

3. 中国的动画产业正从一个区域性玩家成长为全球竞争者。与好莱坞和日本动画公司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不同,中国已经在动画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哪吒2》不仅在国内获得巨大成功,也在国际市场赢得了口碑。这表明中国动画正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动画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4. 中国在人工智能(AI)和动画技术上的投资使其成为动画产业的技术领导者。中国不仅在传统动画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还积极投资AI技术来改进动画制作。

中国科技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在AI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使得动画电影的制作变得更加高效、低成本,从而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动画制作中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改变行业格局

5. 动画电影极大丰富了电影故事的表达形式,开创了新的类型和创作方式。与现实生活中受限于物理和逻辑约束的真人电影不同,动画能够自由探索科幻、奇幻等世界,展现出动画在叙事上的无限可能性和创意。

6. 动画电影通过多个渠道产生收入,包括电影票房、流媒体平台(如Disney+和Netflix)销售、电视播放、以及各种衍生品。动画电影不仅仅依赖票房,还依靠衍生产品和版权授权成为长效的收入来源。与动画角色相关的玩具、服装、书籍和视频游戏都非常受欢迎。

7. 高质量的动画电影对技术提出了巨大的要求,推动了计算机图形学(CGI)、渲染、动作捕捉等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动画电影高质量的要求,电影制作公司不断研发新工具,推动了动画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

8. 人工智能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正逐渐改变行业格局。AI工具帮助简化复杂的动画制作过程,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时间。例如,AI可以自动生成背景、推算出动画人物的关键帧,甚至在制作过程中帮助动画师优化动画效果。

9. AI正推动CGI技术的革新,使得动画作品能够达到更加真实、精细的效果。过去,创造逼真的CGI图像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长时间的手工劳动,而如今,AI增强的算法使得动画制作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此外,AI还能够自动进行角色对话的配音同步,甚至参与剧本创作,通过分析大量数据生成对话和情节,推动了CGI技术的发展。

教育工具

10. 动画电影已经成为教育工具,尤其是在儿童教育中。通过生动的动画方式教授儿童科学、数学和社交技能等基础知识。

11. 动画电影不仅推动了全球品牌的建设,还成为了强大的营销工具。例如,米奇老鼠和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已经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形象。通过这些动画角色,迪士尼等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了其品牌文化,并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全球影响力。通过主题公园、商品和其他媒介,动画角色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极大的文化影响力。

虽然导演、创意团队和电影公司从《哪吒2》的成功中受益,但光线传媒无疑是最大的财务受益者。该公司不仅从电影的直接收入中获益,还有股市市值的飞涨。股票市场投机者和投资者通过持有光线传媒股票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