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别独占人人爱的“爱哭虎”/陈行鸿

上星期一位名人申请注册 “Harimau Menangis” 为商标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报道,”Harimau Menangis” 其实是一道菜肴的名称,早已被广泛使用。有网民质疑为何可以被注册为商标,甚至惊动到马来西亚知识产权局随即作出澄清。

商标申请在 2020年 11 月才提交,该申请还在审核中。惟申请人最后也声称会撤回商标申请,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值得庆幸的是,这起事件提供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申请不等于注册

报道里有提到,申请人在社交媒体提到她已经注册了 “Harimau Menangis” 这个商标。这个其实是错误和危险的诠释。审核中的商标和已注册的商标是不同的。

必须一提的是,根据马来西亚商标法令第 104 条,把还没注册的商标说成是已注册的商标其实是犯法的,一旦罪成,可被罚款不超过 一万令吉。

每一项提交于商标局的商标申请都得经过审核,注册官除了查看是否有类似的商标,也得审阅是否符合商标法里的条款。

一项商标申请平均需要 6 至 12 个月的时间审核。如果申请过程中需要上诉,注册过程可能需时更久,花个几年的时间上诉也是常有的事。

虽然商标法也提供了特别程序,加快了整个申请过程。但不会一提交申请就立即成功注册。

即使注册官核准了申请,程序上也得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把商标刊登于知识产权局的官方商标宪报两个月,让有异议的公众提出反对。

非所有商标可注册

如无公众提出反对,商标就能成功注册。只要每十年更新一次,即可永远拥有商标的专有权。

商标法令里列出了许多注册商标必须符合的条件。其中,包括形容或指定商品或服务本质的商标,违反公众利益的商标或不具独特性的商标,均不能被注册。

这些条列背后的原理很简单。假如这类已被广为使用的名称被一个人注册了专有权,就会剥夺了市场上别人使用这个名称的权利。

再者,逻辑上也行不通。如果这样普遍的商标成功注册了,难道逐一起诉比你更早使用的无辜商家吗?维权上肯定是一大挑战。

比如这起事件, “Harimau Menangis” 是一个已被许多商家普遍使用的菜肴名称,也是大众在日常用语里会用的名称,甚至已经被摘录在字典,早已不具独特性。

商标局最终会不会核准这项商标申请还是个问号,从上述条例来看,成功注册的几率不高。

即使商标申请被核准了,商标还是会进入公告程序,让权利受影响的公众提出反对。如果公众的反对成功,商标就不能被注册。

话说回来,以上的程序现在估计都用不着了。根据事情最终的发展,经过网上的一番波折,申请人将自行撤销申请,这可堪称最快最有效的公众反对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供分享及参考并非正式法律意见。读者可依据自身情况再咨询作者或其他专业人士。

反应

 

要闻

国内未成年强奸案增加 警方:诱骗从社媒开始

(吉隆坡10日讯)国内涉及未成年少女的强奸案件在过去3年显着增加,警方相信大部分案件是通过社交媒体,包括应用程式如WhatsApp开始进行诱骗。

武吉阿曼刑事调查部D11组(妇女及儿童性侵性调查)首席助理主任茜蒂甘希雅日前对马新社说,根据对受害者的调查,她们告诉警方,她们是通过社交媒体认识犯罪者。

“大多数遭强奸的未成年少女告诉查案官,在会面之前,她们通过聊天网站及社交媒体认识强奸她们的人。

“这显示少女通过以‘嗨’及其他赞美的信息开始经历诱骗阶段,接着进入少女发送裸照及会面的阶段,然后发生强奸或轮奸的情况。”

根据警方的统计,未成年强奸罪案在2021年录得1299宗,并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至1388宗及1590宗。
 
同时,轮奸罪案也显示同样的趋势,在2021年发生61宗,随后在2022年和2023年各别增至103宗及104宗。
 
茜蒂甘希雅指出,除了把社交媒体作为诱骗平台之外,恋童癖者也滥用社交媒体向拥有相同性取向的人士,散播儿童性虐待内容。

“他们(相互)分享他们诱骗儿童的方式,以及他们成功剥削孩子时的乐趣。”

为应对诱骗儿童的问题,茜蒂甘希雅说,父母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导孩子在网上社交时遵守界限,提醒他们勿随意分享超出风俗、文化和宗教禁止的事情或行为。”

她指出,父母也需要经常检查和监控孩子的活动,尤其是在使用电子及通讯器具。

“最重要的是,父母需要灌输崇高的价值观和品格,尤其针对是作出有违道德和宗教事情的羞耻感,即可导致羞愧及对自己有害的行为。”

茜蒂甘希雅提到,随着恋童癖者利用先进科技把儿童成为目标,父母也需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以便他们能保护自己。

“他们(儿童)需足以对本身构成的威胁,以及如何捍卫及保护自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