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人民币汇率走向何方?/安邦智库

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来看,此前出现贬值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方面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心,使得跨境资本出现流出中国的倾向,沪深港通资金已经连续十余天都是净卖出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中国再次降息之后,中美之间的利差扩大,而美联储可能持续保持高利率的预期,使得未来这一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也推动了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

此前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也提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基本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该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之下,人民币汇率短期内仍有继续向下的可能性。

不过,出于维护跨境资本流动稳定、保持经济信心的角度出发,中国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单边走势一直持有警惕的态度。

近期来看,其央行已经有所动作。一方面,中间价的制定上,与机构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预期有了明显的差距,很多人士认为其已经调整了逆周期因子,使得中间价一直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与在岸、离岸价格都拉开差距。

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尽管中国央行干预对人民币汇率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央行所考虑的并非是不允许人民币贬值,而是不能出现“单边市”,其作用在于使得人民币汇率“测不准”,而避免投机。

促进“三价合一”

安邦智库合作学者、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表示,未来若离岸人民币汇率仍有贬值压力,不排除中国人民银行可能通过继续增发央票等方式,加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调节力度,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岸汇率、离岸汇率“三价合一”。

因此,央行仍然有足够的方式“狙击”针对人民币的做空投机行为。

不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民币贬值的大趋势仍然存在。

这不仅在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好转需要时间,也和地缘格局的走向有关。

安邦智库合作学者许维鸿近期谈到,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疫情后重新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带动下,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中国外部账户呈现出由净流入向净流出转变的状态,这意味着人民币将在一定阶段内面临贬值的压力。

在人民币在国际投资和贸易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离岸市场上的第三方人民币交易是无法避免的。随着离岸市场的逐渐扩大,这会使得离岸人民币汇率呈现出更多波动性。

贬值压力续增

这意味着,至少在目前的阶段下,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压力仍然会累积增加,央行也没有绝对的能力阻止这种情况。

当然,从更长的周期来看,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美国经济变化推动美元走弱,中国经济逐渐趋于稳定,则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有可能会发生转变。

那么,短期和长期的差别是人民币汇率呈现令人捉摸不透的波动性。

其实,从过去的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过于升值、过于贬值都对中国经济不利,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既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经济稳定的保障。

 

 
 

 

反应

 

国际财经

加大支出应对关税冲击 中国预算赤字创新高

(北京21日讯)中国财政刺激措施推动四个月预算赤字创纪录高位,政府在与美国贸易冲突升级之际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根据彭博基于财政部周二公布的数据计算,1月至4月期间广义预算赤字达到2.65兆元人民币(约1.56兆令吉),为同期最高纪录。与上年同期相比,赤字规模增长超过50%。

这是北京方面今年以来,为帮助经济应对外部冲击而加快实施财政刺激计划的最明确信号。

美国对大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在4月份升至145%的极高水平,之后两国在本月早些时候同意暂时关税休战。

收入基本企稳的背景下,支出大幅增加。1-4月,中国两个主要财政账户下的总收入达到9.32兆元人民币(约5.48兆令吉),同比仅下降1.3%,而一季度降幅更大。

数据显示,总支出增长7.2%,至11.97兆元人民币(约7兆令吉)。该数字包含了一般公共预算账户下的支出(主要包括日常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账户下的支出(更侧重于资本投资项目)。

展望未来,在中美同意暂时降低对彼此产品的关税后,提供进一步财政支持的紧迫性正在减弱。 

关税休战,加上4月份经济活动数据表现良好,已促使几家主要国际银行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并调弱了对政府进一步推出刺激措施的预期。

周二公布的财政数据让他们有了更多理由押注政府将推迟出台新的支持措施。

“政府支出正在加速,同时收入显示企稳迹象,“澳新银行资深策略师邢兆鹏表示。“年中扩大财政赤字的必要性已经下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