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育率为何枯竭/Project Syndicate
中国的生育率断崖式下降,专家纷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但所有方案都缺乏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对性别角色的批判性观点。
由于人们关注的焦点是高额育儿成本对生育率的影响,因此 女性因为生孩子而遭受的职业惩罚,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中国政策制定者可以从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的工作中受益匪浅,她今年因研究推进“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性别批判经济学观点,对中国生育率下降有何启示?
首先,越来越多的关于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文献表明,生育会对未来就业前景和工资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这种“为人父母的惩罚”通常可以被更好地理解为“为人母的惩罚”,因为它几乎完全落在妇女身上。数据清楚地表明,有孩妇女的工作收入低于无孩妇女,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为人父母的惩罚约为收入的20%。
经济学家赵耀辉、张晓波和我以这个数字为基准,研究了中国与生育相关的终生收入损失,发现它们总计约为7万8000美元(约36.3万令吉)。
此前,育娃人口研究所研究了中国的生育成本——从配方价格和住房租金上涨到教育相关费用——估计从出生到18岁的账单约为6万6000美元(约30.76万令吉)。这是中国人均GDP的6.9倍,比例远高于美国、法国或德国。
育儿成本140万
但这个数字只考虑了直接成本。如果加上为人父母的惩罚,在中国抚养一个孩子的平均总成本可能高达14万4000美元(约67.1万令吉)。农村地区可能约为8万4000 美元(约39.1万令吉),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中心则可能超过30万美元(约139.8万令吉)。
这些只是可量化的货币成本。还有额外的风险,例如离婚率上升和子女监护权分配程序监管不力所产生的风险。
北京市律师协会的张静,在考察了700多起涉及监护权的案件后发现, 在13%的情况下,孩子被双亲之一(大多数情况是父亲)强行分离或隐瞒。
中国不断上升的离婚率是一个新现象,因此这一领域的法律和执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父母亲案件(通常是拥有法定监护权但被剥夺了与子女接触权的母亲)并不罕见。

一名中国妇女和孩子在中国重庆步行街散步。
不满传统婚姻模式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职业女性在家庭照顾和家务劳动方面,也承受着不公平和不成比例的负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目前为61.1%(远高于全球50%的平均水平),但女性从事的无偿家务和护理工作,是男性的2.6倍。
难怪现代中国女性不愿意生孩子。就像戈尔丁研究的美国职业女性一样,今天的中国女性与她们的母亲和祖母非常不同。
这一代人是在独生子女政策和从1999年开始扩大女性大学入学率的环境下长大的。她们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受益于“改革开放”的遗产和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取得了前几代人几乎无法想象的教育、职业和社会成就之后,许多中国女性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婚姻模式,在传统模式中,男人是负责养家,是家长,而女人是家庭主妇。她们拒绝接受成为母亲应该是她们的全部身份。
然而,现在中国的生育率保持低迷,社会压力再次迫使女性通过恢复以前的角色来“负责任地行事”。父母还敦促女儿结婚生子,以免她们成为“剩女”(27岁以后仍然单身的人)。但这种压力只会增加许多有抱负的职业女性所承受的负担和躁动。
面对压倒性的要求,许多女性正在做与她们被告知应该做的相反的事情,拒绝结婚。理应如此。只要她们是单身,就不会受迫于生孩子的压力,履行全职专业和家庭主妇的压倒性双重职责。
现代女性无声罢工
这是现代中国女性的无声罢工。
妇女在办公室和家庭工作时筋疲力尽,需要男性挺身而出,分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她们需要更好的政策和法律框架来处理性别不平等。
因此,解决生育率下降的办法,不能只是物质或货币手法。补贴儿童保育或幼儿园服务很重要,为确保性别平等做更多工作也很重要。
中国的政策和社会价值观应尊重和促进男女在工作和/或家庭中的选择自由。他们需要认识到,许多女性渴望事业成功,他们应该鼓励和庆祝分担家庭和育儿责任的男性。
中国受益于其实现政策目标的非凡力量。如果中国决策者采取考虑更多性别因素的额外措施,可以实现更可持续和健康的生育率,并帮助女性真正“撑起半边天”。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视频推荐 :
四川病重男生与全班拍毕业照 次日离世网悼:愿天堂无病痛

四川仪陇一群师生上星期六特地前来医院,为一名病重同班男生(中)拍张毕业照。(仪陇全境“yilongquanji”抖音视频截图)
(成都19日讯)中国一群穿上校服的学生17日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总医院内,拍了一张特殊的毕业照。
原来,当地中三某班的一名16岁男同学去年查出肿瘤后休学,身体状况不太乐观。校方便为即将初中毕业的他,组织了这场特殊的毕业照拍摄。但令人惋惜的是,他在拍照的次日便离世。
当地媒体报道,全班同学17日上午带着板凳从学校出发,走路前往约1公里外的医院。现场影片显示,患病男生戴着氧气罩、穿上校服躺在病床上,6名男同学将病床推到医院的广场。其他同学已排好位置等待,将队伍正中间的位置留给他。
学校教职员表示,是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去医院探望患病男生,同时他也表示即将临近中考,不希望此事引发过大关注,影响到学生们的考前状态。
在旁拍摄的李先生称,病床上的男生“是我妹妹的同班同学,即将中三毕业”,但目前身体状况不太乐观,于是校方组织了这场特殊的毕业照拍摄,“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毕业照”。
男生父亲任先生表示,老师说毕业照是自愿参加拍照,但班上60多个同学都来到医院,作为家长的他很感动,“他们没有遗忘,也没有嫌弃我的孩子” ,自己会留一份珍惜。
许多网民都被这一幕感动,纷纷表示“这是最珍贵的记忆,一个都不能少”“德育最高的一课”“这就是真正的教育意义”“课本里学不到的一课”。
可惜的是,有网民18日在影片评论区发言,宣布“他(病重男生)今早病逝”。男生家人已证实其死讯并说“他凌晨离开,我们有人接受不了,一直在哭”。其他网民纷纷留言哀悼“一路走好,愿天堂无病痛”。
新闻来源:“香港01”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