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屡获殊荣6条件/麦传球
优秀交易者的特征(上)
这是我的第262篇文章,是最真的也是最假的一篇文章。
它是最真的原因,是由于以下6点优秀交易者的特征,是我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学生所写的,但它也是最假的,因为我是“假”他之手写的(希望不会被扣稿费,一笑)。
这是一个飞跃式进步的真实案例,因为很多学生都知道他是在去年才加入课程,比很多人都迟的。他做了10多年的工程师,从不了解/相信技术分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波段交易、日内交易和结构性权证的三门课程中,他都成为了日内真钱实时交易和虚拟钱波段交易比赛的常胜军。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经过6个月的评估、观察和交流后,我邀请他加入我的公司,担任助理导师,也给予他更多的个人培训和指导。这是一个有数百人见证的真实故事。
你能想象自己,作为一个专注于基本面的投资者,同时又是一个没有金融背景的人,也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员和导师吗?
说实话,看他在6个月的表现,我只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以下是他写的,从小白/新手到屡获殊荣优秀交易者的必备条件/过程:
1. 广泛学习
对投资充满热诚固然重要,但勤于广泛学习才是关键点,这是因为市场的讯息千变万化,稍不留神就会错过重要的讯息,导致不必要的亏损。
因此,交易者需要时刻留意市场的更动,如宏观市场的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美国就业状况、美元指数、大宗商品走势等。
由于各种资讯可在弹指之间获得,因此无论我们工作再忙,每日抽空花15至30分钟阅读资讯,将有助于做出明智的投资策略。
在交易方面,可将所关注的股票放在观察名单中,通过观察其股价走势图,等待部署的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 勤于发问
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是勤于发问。学习的过程不一定一帆风顺,可能因为知识超出本身的理解范围而变得枯燥乏味、或进入瓶颈。
因此,勤于发问或不耻下问,将允许自己在短时间内获得新的导向,甚至茅塞顿开,也避免了走冤枉路的时间成本。
问得越深入,理解能力就越深入,记忆也根深蒂固,对日后的知识运用更得心应手、运筹帷幄了。
询问的对象,可以是投资伙伴、导师、朋友等,但需切记在发问前,先自行把功课做好,才能在不浪费他人宝贵的时间下解决心中的困惑,而非问没有营养的问题,如“这个股还可以买吗?”、“这股会涨多少?”、“这股的目标价是多少?”
3. 实践验证
知识,学了不运用,就仅仅停留在“知道”而已。唯有通过实践,才能进一步验证本身所学的知识是否可行、适合自己。
在股票交易中,交易者需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它是根据个人对市场的了解、交易技巧、风险管理和心理素质组成。
每个成功的交易者都有属于自己一套的交易模式,但不一定适合其他人,这是因为有者偏好日内交易,有者偏好高风险的仙股,有者偏好以小刀锯大树的结构性认股凭单,有者见形势不妙即亏一两个价位 就止损。
验证,是一段既有趣又紧张的过程,因为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若成功了,自然可喜可贺——但也别高兴得太早,因为它需要反复验证才能确定其可行性,单凭一次的成功不代表日后持续性的胜利。
若失败了,也不需要难过,它恰恰提供了深思和反省的空间,允许自己重新检讨本身的交易策略。验证后的交易系统,将以“赢多输少、赢大输小”为基,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4. 自我调节
股票交易,最讲究心态——心态崩了,再好的交易机会出现在眼前,也将以亏损收场。
在交易的过程,人需要克制本身情绪,时时保持冷静,做到“及时止损,重新寻找新的机会”心态,才能长居股市。不少散户由于不正视自己的心态,常抱着自我安慰的心理,在亏损的股票中不认亏、反而不断加码以拉低平均价,结果惨亏收场。
除此,千万别在情绪上头或低落的时候交易股票,输的机率远大于赢面。与此仓促交易,不如好好让心静养两三天,再重新出发也不迟。
5. 经验记录
经验记录,是一个莫忘初衷的叮咛。通过记录本身的交易经验,特别是失败的例子,能允许自己更好地了解本身的不足,从而对症下药提升自己。
将所交易的股票视觉化(截图股票走势图),并深入分析和探讨,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可瞥见本身的盲点。
它如同写日记般,记载内心的感受,剖析成功与失败的交易经验,除了避免重犯之前的过失,亦能在假以时日重阅这笔记之余,感动自己,激励自己,答应自己——要做得比以前更好。
6. 经验分享
当一个交易者愿意分享本身的成功与失败,这说明他已能正视本身的优缺点,并拥有强大的心态。
经验分享,是通过语音或文字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意味着分享者已理解其中的精髓,这不但有助于新手投资者避免同样的错误、让老鸟温故知新,分享者的水准也可借此提高,正如施人于援手,受益于自己。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如果你想知道其他优秀学生的分享,请点击https://tedoptimus.com/event参加在这个星期六 (2月11日) 从晚上8点半至10点半举办的免费网络研讨会。
视频推荐 :
【股势先机】如何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牛转钱坤

在波动莫测的股市中,最理想的投资状态,莫过于“进可攻,退可守”。
这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投资思维——在行情好转时有能力把握机会,在行情低迷时也能从容应对。而能做到这种状态的关键策略之一,正是 “分批入场”。
分批入场不一次买完
许多投资者在看到股价下跌时,会急于一次性把所有资金投进去,希望 “抄到底部”。但现实往往是,底部永远在 “再下一层”,结果不仅资金全压在高风险位置,还失去了调整策略的空间。
“分批入场” 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与其一次性买完,不如把总资金分成几份,在不同的价位、不同的时间点逐步买入。这样做不仅更有弹性,也更贴近实际的市场节奏。
你不用等到 “最完美” 的价格才行动,而是让资金伴随市场节奏有步骤地进场。

分散风险理性判断
股市是没有百分百把握的世界,任何公司再好,任何价格再低,都有可能再跌。而分批买入可以有效分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不会因为一次买在高点而对整个投资组合造成过大冲击。
不压身才不压心
更重要的是,由于分批入场通常代表着初期投入的比重不高,所以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投资者的心态也会更冷静理性。相反,如果一次性投入过多,股价一跌,整个人就开始慌乱,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决定。
投资最怕的,就是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当你一次性买进太多,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让你感到巨大的压力。你可能会一直盯盘、失眠、犹豫不决,甚至为了避免亏损,过早止盈或过晚止损。
而分批入场正好可以缓解这种心理压力。因为资金还留有余地,你自然就不会被短期的波动牵着走,心态也能更稳。这种轻松的状态,反而更容易帮助你做出理性的判断。
灵活调整比例
一次性买太多股票,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 — 持股比例难以调整。当你发现某只股票的基本面变化、或是市场情绪逆转时,如果持仓太重,卖也不是、留也不是,陷入左右为难的状态。
但如果你是分批进场,仓位分布合理,你就拥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你可以选择继续加码,也可以选择减仓止损,甚至不动如山,等待更清晰的方向。
主动权在你手上,而不是被仓位“绑架”着前进。
止损不会再犹豫
分批入场还有一个被许多人忽视的好处——当你不是一次性买太多时,止损这件事变得更容易做决定。
你会更容易承认判断失误,更容易抽身离场,因为你知道自己只是“试探性”地进场,并不是“孤注一掷”。
这份从容,正是防止你在错误上越陷越深的重要保障。
而很多人之所以在该止损时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买得太重,一旦认赔,就像是在承认整个决定都是失败的,于是陷入不断说服自己“会反弹”的循环,最终损失更大。
总结:比谁活得久
投资不是比谁冲得快,而是比谁活得久。分批入场,表面看起来保守,但本质却是让你在任何市场环境中都保有“进攻”和“防守”的能力。
涨的时候,你有空间加码;跌的时候,你有余地应对。你不会因为仓位太重而失去判断力,也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做出错误决定。这,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真正意义。
所以,别急着一次把子弹打完。市场从不缺机会,但理性和耐心,才是真正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