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展红灯角填地 槟政府探讨整顿姓氏桥
(槟城30日讯)槟城首席部长曹观友宣布,州政府将重新发展红灯角填地,以及探讨整顿海墘姓氏桥前方土地的可能性。
曹观友昨天晚上出席海墘姓氏桥社区交流晚宴时表示,随着红灯角填地将重新发展,当地每户居民都被安置在槟州发展机构(PDC)于五条路双溪槟榔河旁新建的组屋。因此,他想趁机推动海墘姓氏桥前方土地的整顿计划。
“或许我们可以在填地拨出土地,建设更好的小贩中心及修车工厂等。
拨土地建小贩中心等
“无论如何,这未必会实行,目前指示探讨而已,我会外派王宇航(彭加兰哥打州议员)与姓氏桥领导以及桥民就此建议交流。”
曹观友强调,这项建议仅涉及姓氏桥前方土地,姓氏桥将继续保留,除非桥民有其他要求。
他说,州政府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在不抵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规定下,改善海墘区的基本设施和市容,让整体环境更加美观舒适,也让游客留下好印象。

曹观友(左七)昨晚出席海墘姓氏桥社区交流晚宴。左五起为王宇航及林慧英。
王宇航吁制度化拨款维修
彭加兰哥打州议员王宇航呼吁州政府制度化拨款维修姓氏桥,以维护这个世界文化与古迹遗产的基础建设。
“随着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槟州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城,槟州旅游发展迅速,姓氏桥每天也引来了光顾和旅客人潮,根据纪录,目前每座姓氏桥大约每5年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护。
“这不包括遇上恶劣气候和浪高拍打桥板以致破损的特殊情况,以及姓氏桥上的电灯柱和防火消防栓,都是需要透过议员拨款维护和替换。”
王宇航坦言,单靠国州议员的选区拨款是难以承担这笔庞大费用,因为姓氏桥作为古迹,其所用的木质材料都是坚硬防潮的正艾木。
因此,他建议姓氏桥社区和州政府合力探讨一个可持续性方案,在保障桥民和槟州人民权益的情况下,为姓氏桥提供维修资金,如收取门票等方式。
林慧英拨逾65万提升
此外,丹绒国会议员兼财政部副部长林慧英指出,她去年透过丹绒区人民亲善计划拨出40万令吉,分别为姓周桥和姓林桥提供各20万令吉的修复资金。
“今年我们再接再厉,继续拨款65万500令吉,用于提升姓李桥、姓陈桥、姓杨桥以及十姓桥的基础设施。”
“其中,姓李桥获得了27万令吉,十姓桥13万3000令吉,姓陈桥12万6500令吉,姓杨桥12万1000令吉。这些拨款将帮助我们改善桥身的安全性和耐用性,让更多居民和游客可以放心使用。”
视频推荐 :
曹观友:成国际市场重要枢纽 槟设清真产业理事会

(北海12日讯)槟城成为马来西亚首个成立清真产业发展理事会(MPIHPP)的州属,以加强清真产业,使其朝着渐进式和永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槟城首席部长曹观友表示,清真产业发展理事会的成立,证明了州政府致力于将槟城打造成为清真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到东盟及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
他出席清真产业发展理事会推介礼时说,槟城也是唯一一个根据马来西亚全部9项清真认证计划(SPHM)开展医疗器械审核的州属。
“清真产业发展理事会的成立是符合大马清真政策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等国家政策的战略性举措,有助于以系统化、透明化和一体化的方式,加强清真治理。
“此外,它还扩大了政府机构、行业参与者、社区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并通过发展包容性、高影响力和出口导向型的清真产业来刺激经济增长。”
副首相兼大马清真产业发展理事会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主持推介礼。
曹观友进一步表示,隶属于首席部长机构单位的槟城清真国际机构,通过认证、加强中小企业发展及吸引国内外清真投资,在清真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