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

威北考古展馆7月推介 “槟城女人”与41副骸骨

(威南27日讯)随着荷兰方同意将收藏于莱顿的41副人类骸骨碎片归还我国,槟城威北瓜哥巴(Guar Kepah)考古展馆预计将在今年7月正式推介,向社会展现拥有逾5000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焦点展品还包括2017年出土的“槟城女人”。

逾5千年历史遗迹

据悉,这批人类骸骨将在6月运回我国,成为瓜哥巴考古展馆开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此前,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槟州主席安迪卡曾质疑,展馆工程在今年4月已完成94%,但却迟迟未启用,要求槟州政府交代缘由。

北马经济走廊执行机构(NCIA)总执行长莫哈末哈里斯日前受访时澄清,工程并无未延误。

他指出,该考古展馆已于去年完工,并移交给槟州首长机构(CMI)负责后续管理与营运工作,目前正处于推介准备及文物布展阶段。

他也指出,展馆的启用仪式预料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主持,若行程有变动,则将由槟州首长曹观友主持。

槟州旅游与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汉伟早前透露,槟州首长机构代表州政府主动与国家遗产局、旅游、艺术及文化部以及外交部维持紧密合作,成功促成荷兰归还保存在莱顿的人类骸骨碎片。

他说,荷兰教育、文化与科学部在考量到这批文物对我国,特别对是槟城有着重要文化意义后,同意将相关文物归还大马。

瓜哥巴考古展馆是一座两层建筑,融合“考古-教育-旅游”理念,设有互动展览厅、研讨会厅、贝丘遗址展示区、行政办公室、祈祷室及厕所等设施。

其中,展馆内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为2017年出土、距今超过5000年的史前人类女性骸骨——“槟城女人”,届时也将成为展馆的焦点。

 

 
 

 

反应

 

要闻

5000多年前骼骨 “槟城女人”露真容

(槟城9日讯)于5年前在威北瓜哥巴贝丘遗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女性骼骨“槟城女人”,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瓜哥巴(Guar Kepah)贝丘遗址考古展览馆昨日在面簿专页贴文,分享上述好消息。

贴文指出,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研究团队与来自巴西的3D图形专家,是根据该骸骨形状,使用了“法医面部近似识别” (Forensic Facial Approximation, FFA)方法,以3D打印技术,重建“槟城女人”的面部特征。

上述“还原”技术,是获得旅游丶艺术及文化部拨款进行。

随着“槟城女人”面部还原,让考古爱好者有机会一睹这远古女性骼骨的“真面目”。

贴文指出,根据几天前发表的论文,“槟城女人”死亡年龄为40岁左右(考古人员是根据骸骨鉴定,死亡年龄为30至35岁之间),身高为150至152公分。据年代鉴定法显示,该骼骨被埋葬于大约5700年前。

瓜哥巴贝丘遗址暂关让路考古

另一方面,该面簿专页也转发槟首长机构的通知,瓜哥巴贝丘遗址考古展馆从本月5日起暂时关闭,以让路给考古工作进行,开放日期会再另行通知。

目前,原版的“槟城女人”是放置在理科大学内,因为它需处于温度和湿度控制的环境中,而在瓜哥巴贝丘遗址考古展馆展出的骼骨是复制品。

新闻背景:

2010年,理大考古队在瓜哥巴贝丘遗址据点,挖掘到大量的贝类、陶瓷器具、远古人类和动物的残骸,包括人类牙齿等,经过鉴定分析证实约有5000多年历史。

2017年4月17日,考古队在动工进行第一期文物展览馆时,在贝丘遗址附近,意外挖掘到一具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女性骸骨。

该具遗骸被发现时,上半身完整,双手放胸前,牙齿也清晰可见;四周也置放石器及陶器等陪葬品,是5000年前逝者的安葬方式。

随着古人类骸骨出土,已证明瓜哥巴是槟州境内最早有人类定居的地方,比1500年历史的吉打布秧谷拥有更久远的历史。

瓜哥巴贝丘遗址曾于1860年由英国领航员厄尔(G.W.Earl)发现及挖掘出37具人类骸骨,之后置放在荷兰莱登博物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