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型内衣 你穿对了吗?
虽然说,现今的运动潮,已越来越普遍。但向身边人打听之后,突然惊觉,很多人看待运动服饰,几乎都是重美观和价格高于——“功能性”。你,或许也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对“运动型内衣(Sports Bras)”。
这也是美国运动品牌“Under Armour”所观察到的问题之一。
两位品牌大使,包括知名的健身达人兼电视和活动主持利诺拉(Linora Low)及歌手出身的美国瑜伽联盟注册教师雅缇莉亚(Atilia Haron)也指出,有80%的女性没有把运动内衣穿对。
尤其雅缇莉亚,她发现在自己的学生中,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会穿一般的钢圈内衣,或她们认为舒适的,却不是给运动专用的内衣。
这其实在健身房也十分常见,有很多女性会穿着一身时髦的运动装束,并有意无意地露出“事业线”;做运动的时候,还会不停晃动。她们也许不知道,这对胸部的伤害,其实是非常大的。

运动强度影响乳房重量
“为何一定要穿运动型内衣?”
“为何我不能穿一般的内衣做运动?”
“只要我感觉舒适不就好了吗?”
确实,做运动的时候,舒适的装束很重要。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比起日常的生活,不管是晃动的幅度和强度,胸部受到的作用力都更大。
据资料显示,根据运动的强度和影响,我们乳房的重量可达实际重量的3到5倍,(意即若单侧乳房的平均重量为450克,跳跃时的重量就可达到3公斤)。
另外,相对于胸骨来说,乳房的左右震动摆幅可达8厘米,上下震动的摆幅则可达到7厘米。所以这种情况下,穿一般内衣,其实是不舒适的。
最重要的是,它还缺乏保护的作用,因运动型内衣的设计,就是在不影响乳房自然晃动的前提下保护胸部;无论胸部的大小,运动带来的作用力,将使皮肤及韧带组织拉长,在没有足够支撑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仅会带来疼痛感,甚至导致胸部下垂及变形等严重后果。
实际上,一般的内衣只能减少38%额震动,无法对胸部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反观专业的运动型内衣就能减少74%的震动;所以穿戴正确或合适的运动型内衣,不仅是让你在运动时感觉舒适自在,更多是给胸部带来支撑和保护。要不然,塑了身,却毁了胸型,这样会好吗?



如何选择轻度/中度/高度支撑?
“不做激烈运动,可以不穿运动型内衣吗?”
“市面上的运动型内衣,为何价格都参差不齐?”
“如何判断,我挑的运动型内衣,是合适的?”
其实,任何运动都好,无论激不激烈,都得穿运动内衣,因即使是静态的拉伸或伸展等,均有可能对胸部造成负面影响。
但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过度的支撑,亦会对乳房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需根据胸部要承受的运动强度,去挑选相应及专业的运动型内衣;这就是为何,市面会有各种高低价的运动型内衣。
专业的运动型内衣,基分成“轻度支撑(Low Impact)”、“中度支撑(Medium Impact)”及“高度支撑(High Impact)”;当然,拥有越高的支撑,因采用的科技不同,其价格就会越高。
而三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可说是布料的多寡,譬如胸前或后背的布料越多,覆盖得越高或越宽,能稳定乳房晃动的效果就越高;另外,内衣肩带的阔度也有差,像轻度支撑的肩带,通常都做得较后者的细。
至于背带的造型,不管是“工字”、“Y字”或“11字背带”,其实影响都不大;而前胸的拉链或后背的排扣设计,基本都是为方便穿脱。



适度压缩固定乳房
利诺拉补充,她在挑选运动型内衣时,除了舒适度,她更看重的是压缩功能,因适度而不过分的压缩,能帮助我们固定住乳房,不让它走位或晃动。
那要如何判断“适度不过分的压缩”?
首先,你得确保自己能顺畅地呼吸,不会有喘不过气来的不适或压迫感,再来是胸部下围的松紧位置,最好是以能轻易塞入两根手指的尺寸为标准。
而她们会选择“专业”的运动型内衣,特别是“Under Armour”,除了能确保它拥有足够支撑力之外,包括舒适透气及速干的高科技面料,甚至是防汗臭的功能等都是加分点。

高街时尚运动风格
最近,德国运动品牌“PUMA”再推出新的联名系列。携手国际超模,也是热衷拳击运动的达人阿德瑞娜利玛(Adriana Lima)首度推出完整的联名系列,而且还是以她热爱的拳击运动为设计灵感,将各种高性能的运动装束与高街时尚的设计元素和风格做结合。
总体来说,不仅具备高度的时尚感,还反映出拳击运动及阿德瑞娜利玛般坚韧不妥协的女力象征。
但这里要特别介绍的,是运动型内衣,因是拳击运动的灵感,所以是中度支撑的类型;以高度透气的网状材质打造,能提供中度的支撑和高度的防护能力,很适合搭配低帮的背心穿着,在活动时,能微微露出小性感。

黄达柱:AI时代非选项而是转折点,德教引领道德力量

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庆祝成立67周年、妇女组及青年团成立17周年纪念,大会进行切蛋糕仪式。
(文德甲17日讯)彭亨州官委议员兼淡属华团联合会会长拿督黄达柱呼吁各界顺应时代大势,积极拥抱人工智慧(AI)浪潮,勇敢追逐并热爱科技进步,以组装最强竞争力,迎战未来挑战。他强调:“AI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场无法回避的时代巨变。”
他指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正正式迈入AI化的时代,从日常生活、职场环境、商业运作到学习模式,无不被深刻改变。人工智慧如同一股席卷全球的巨浪,正在重塑产业生态与社会结构。
“过去20年,我们经历了个人电脑、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革命,如今AI带来的转变更加深远。无论是ChatGPT、深度学习系统或大型语言模型,我们都必须主动贴近、学习与应用,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黄达柱是在出席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于文德甲华联华中大礼堂举办的“总会成立67周年、妇女组与青年团成立17周年纪念联欢午宴”致词时,如此表示。
他认为,面对AI时代,教育、商贸与社会各界都必须快速应变,重塑思维模式和工作流程,否则不仅落后,更有可能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
除了科技议题,黄达柱也直言,马来西亚联邦宪法赋予全民宗教自由,必须受到绝对保障。他坦言,近年来少数族群面对日益高涨的极端主义压力,信仰自由频遭挑战,令人忧心。
“虽然联邦宪法第11条文明文保障信仰自由,但极端组织和分子仍不时发起无理挑衅,干扰他人信仰实践。执法当局对此时常敷衍应对,令人失望。”
他强调,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和谐基础,建立在互相尊重与宪法保障上,当政者必须秉持公正立场,依法行政,坚守宪法精神,才能守护国家的多元共存。
他赞扬德教运动长期以来秉持“正心立德、弃恶扬善”的核心理念,主张五教合一、和而不同,透过慈善活动积极回馈社会,推动道德生活化与公益制度化。
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总会长拿督斯里郑明发则指出,德教创会宗旨为“弘扬道德,造福社会”,长期致力于德育教育、赈灾救援、施医赠药与社会关怀。各地阁会常年举办助老、助学、扶弱等慈善项目,服务成千上万群众。
不过,他坦言,近来受经济环境影响,各阁会纷纷反映筹款困难,善款锐减,原计划中的多个慈善项目被迫延后或缩小规模,令人忧心。
“慈善事业不能停步,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继续慷慨支持德教,合力延续爱心火炬,让需要帮助的人及时获得援助。”
活动当天也举行了全国儿童德育讲故事比赛总决赛与颁奖典礼,余兴节目则由紫亨阁德育班呈现“弟子规歌”、“德育之歌”、手语与嘻哈舞蹈表演,以及舞蹈团献艺,现场气氛温馨热烈。
出席嘉宾包括署理总会长杨仁川、副总会长拿督斯里陈春华、拿督李记汶、总务李长特、总财政洪如福、副总财政包久星局绅、妇女组主任彭育亮、青年团团长蔡俭强等人。筹委会主席叶江强则感谢各单位协助,促成大会圆满成功。
大会当天也进行全国儿童德育讲故事比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余兴节目包括紫亨阁德育班呈现“弟子规歌、德育之歌”、手语、嘻哈舞蹈等,以及由舞蹈团呈现的各类舞蹈。
在场包括署理总会长杨仁川、副总会长陈宗州议员、拿督斯里陈春华、拿督易沛鸿、拿督李记汶、拿督黄政棕、陈喜福、李梽豪和王庆祥、总务李长特、总财政洪如福、副总财政包久星局绅、副宣教拿督陈锦佳、教育黄秀强、医药梁哲铭、妇女组主任彭育亮、青年团团长蔡俭强、德育中心全国总策划巫英香、文德甲紫亨阁顾问杜勇升、署理阁长杨春发、济文阁阁长兼筹委会副主席周汶生、淡属华团联合会秘书黄定发等。
2025年全国儿童德育班讲故事总决赛成绩:
甲组(学前班)
冠军:唐圣昊(紫銮阁)
亚军:彭伟杰(紫林阁)
季军:吴家炆(紫仪阁)
殿军:梁家裕(紫丹阁)
乙组(一至三年级)
冠军:朱瑀琹(紫阳阁)
亚军:沈瑞恩(紫濡阁)
季军:罗莹米(紫阳阁)
殿军:雷馨巧(紫林阁)
丙组(四至六年级)
冠军:黄睫胜(紫銮阁)
亚军:廖霈怡(紫丹阁)
季军:江恩莹(紫德阁)
殿军:罗妤娴(紫阳阁)

大会全国儿童德育讲故事比赛颁奖典礼,得奖者与嘉宾们合照留念,后排左起彭育亮、叶江强,后排右2起巫英香及郑明发。

黄达柱(右)移交5000令吉拨款给德总,由郑明发接领(左),中为叶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