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抓越痒,痛苦呀!
有些人的身上四肢偶会出现一大片隆起的红色斑块,并且痕痒无比。这些斑块通常来得急也去得快,因此惯常被俗称为“出风膜” ,又或是喝酒过后出现,也被俗称为“出酒膜”。
其实这一类红色斑块真正的名称是“荨麻疹”。它并不像湿疹那样会起泡或渗液,只是会发痒,而且不宜扒抓,会越抓越痒,严重的甚至晚上不能睡觉,相当痛苦。
虽说它有可能像“风”的特质一样来得急去得快,但不同因素和不同体质的患者,荨麻疹在身上逗留的时间也不一。有些数分钟或一两小时就消失了,有些睡醒隔天就没有了,但却有一些很久都不会消退,或是来来去去反覆发作。

中医师杨玉嫔指出,荨麻疹是一种常见并反复发作的瘙痒性与过敏性皮肤病。其发病突然,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和物理性荨麻疹。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则为皮肤稍受刺激后出现。例如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等等。
“有些荨麻疹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会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心悸。若累及喉头黏膜,则可引起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造成因素:
杨玉嫔表示,造成荨麻疹的病机,在现代医学里被认为是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Histamine)和其他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导致真皮水肿。因素包括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甚至精神方面等等。
食物:最常见的致敏食物有动物性蛋白,如贝类(虾、蟹)、花生、牛奶、乳酪、鸡蛋等;植物如大蒜、洋葱、草莓、番茄等;和一些食品添加剂,如酵母、亚硫酸盐等。
药物:抗生素类药、解热镇痛类药和安眠镇静药等。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感染。
精神因素:紧张、焦虑、烦躁、抑郁、失眠、情绪波动等。
吸入物:花粉、动物毛及皮屑、粉尘、烟、气雾剂等。
皮肤接触物:唾液或精液、昆虫叮蛰、毛虫刺激,或植物如荨麻等。
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压力、振动、刺激等。
系统性疾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中医对治:服中药内治
荨麻疹在中医学被称为“瘾疹”、“鬼风疙瘩”、“风疹块”或“赤白游风”。《中医外科学》等书中多采用“瘾疹”作为荨麻疹的中医病名。
杨玉嫔指出,中医认为荨麻疹的病因总不离“风邪”。而《内经》所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说明基本问题亦关系到了体内“气血失和”的根本,导致风邪乘虚而入;《诸病源候论》其中“风瘙隐疹候”篇云:“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结聚起相连,成隐疹”。
中医书也记载:此病的病机为当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或肠道寄生虫,使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此外,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生燥,阻于肌肤也可发生。对食物、生物制品、肠道寄生虫等过敏亦发作本病。
轻微可根治
“中医的优势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一般西医对治荨麻疹通常只配给抗组胺的药物。但有些不能彻底解决而会反覆发作。若配给激素类的药物又会使病患形成依赖性。有时可以拖上好几年甚至数十年;中医会让患者先了解了本身的过敏原并暂时避开,再针对个人的体质来调理。一段时日后就能改善。有些轻微的甚至能根治。但如果是先天性过敏就很难根治,唯有加强免疫力以不至轻易发作。”
中医一般以服食中药内治为主,再加上外治法即针灸和拔罐。针灸一般会选用曲池、血海、三阴交、风池和风市。拔罐则以神阙穴为主。
食疗药膳:
杨玉嫔也分享以下食疗药膳及茶饮供参考:
紫苏叶汁
材料和做法:采用30克以上的紫苏叶煎汁当茶饮
对象:因进食鱼、虾、蟹等海鲜而引发荨麻疹者
功效:可解海鲜毒
生姜葱白水
材料和做法:生姜20克,葱白2根。生姜去皮切块,倒入3碗水与葱白一起煎煮并饮用
对象:风寒型的荨麻疹
功效:可去风寒及减轻搔痒
马蹄薄荷叶
材料和做法:马蹄200克,鲜薄荷叶10克,白糖10克。马蹄洗净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入马蹄汁中加水至200毫升当茶饮
对象:风热型荨麻疹
功效:马蹄有生津及补充水份的功效。薄荷叶能去风热兼止痒
鲜藕红糖
材料和做法:鲜藕300克,红糖20克。鲜藕洗净切片,开水焯过后,加入红糖,拌匀即可饮用
对象:阴血不足型荨麻疹
功效:鲜藕可散瘀活血,红糖甘温益气。合用可活血通络
薏仁绿豆汤
材料和煮法:薏仁及绿豆各100克。绿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隔夜;薏仁加3杯水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半小时,再放入绿豆煮至熟烂;最后也可加入马齿苋和少许冰糖调味
对象:湿热型荨麻疹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辨证体质 对证下药
杨玉嫔补充说,上述食疗药膳只能作为辅助的参考。要解决问题最好还是去求医,辨证体质再对证下药。
发作期间注意事项:
1. 禁忌某些对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避免接触致敏物品,积极防治某些肠道寄生虫病。
2. 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忌食鱼腥虾蟹、辛辣、葱、酒等。
3. 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就是去扒抓,但此举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因为当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4.有些人使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
预防保健:食清淡多喝水
●饮食清淡、常吃蔬果和抗发炎食物:忌油炸物、酒、带壳海鲜、肉类、香菇、竹笋、芒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料理如麻辣火锅。平时多吃蔬果、豆类食品,以及抗氧化的营养素(维他命E、C)等。过敏也是一种发炎反应,平时多吃抗发炎食物则可降低过敏反应。例如核桃、芝麻、番薯以及生姜。
●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精神压力以及激动、生气、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皆可诱发或加重荨麻疹。培养正向舒压之道,例如运动、听音乐、唱歌等,可减轻精神压力,有助控制荨麻疹。
●早睡早起,充足睡眠:不要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早起就到室外动一动,可改善过敏体质。
●多喝水:平时多喝水促进血液循环,让过敏物质快速排出。
●民间偏方:民间一般应用白米酒、酒精或温热姜汁涂擦在患部,能暂时止痒。另外也可采用晚蚕砂、马鞭草、豨莶草、樟树叶、浮萍等煎水熏洗。功能清热去湿,但只属暂时性缓解痒的感觉,没办法彻底治好病的根本。
受访者:杨玉嫔医师学历:本地大学中医系学士/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硕士
报道·aNGie 摄影·受访者提供、互联网
风膜为什么不放过我?/郑志忠医生

文字|郑志忠医生
陈先生是一名28岁的工程师,主诉为全身皮肤反复出现多处风团和丘疹,伴有剧烈瘙痒感,病程已超过6个月。每次发作无明显诱因,皮疹可自行消退,但几乎每天都有新发皮损。
他曾自行服用抗组胺(Histamine,一种生物胺,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一些食物中也含有组胺譬如鱼)药物,症状可部分缓解,但停药后即复发,令他感到非常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经过详细检查之后,陈先生其实患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风膜,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色伴有剧烈瘙痒的风团或疹块。
通常疹块可以呈圆形或环形,也可融合成一大片,并会在24小时内消退,然而新的疹块却可能会在其他部位形成。值得庆幸的是,此病不具有传染性, 所以不会经过皮肤接触而传染。
瘙痒让人抓狂
陈先生接着问我,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病症?是过敏吗?是遗传因素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荨麻疹是由于免疫反应激活了皮肤中的肥大细胞而引起的。肥大细胞释放出天然化学物质,其中组胺是关键物质之一。
组胺会引起瘙痒、发红和肿胀,从而形成荨麻疹。
荨麻疹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急性荨麻疹 (Acute Urticaria):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6周,常由外界刺激引发包括食物过敏、药物反应、物理性刺激、感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2. 慢性荨麻疹 (Chronic Urticaria):症状持续超过6周甚至是数年。原因复杂,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遗传等有关。慢性荨麻疹也可能是其他慢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如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及红斑狼疮。
大多数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除了荨麻疹外,还会出现其他症状。
慢性荨麻疹可能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近50%的患者在一年内可完全恢复。

荨麻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麻疹又分为以下两种:
1.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此类型的荨麻疹没有明显的外部诱因,通常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引起,常常没有明确的过敏源。
2. 慢性诱发性荨麻疹 (Chronic Inducible Urticaria, CINDU):由特定的外部因素引发的荨麻疹,如冷热、运动、摩擦、压迫等。这类荨麻疹的症状在接触某些刺激后加剧。
需要进行测试吗?
陈先生否认特殊食物过敏史,无新近更换洗护用品或接触性过敏源,无宠物接触史,也无受到特定的外部因素引发。家族中也无类似疾病患者。
他焦急的讯问我需要做些测试来找出病因吗?大多数荨麻疹患者无需进行任何测试。诊断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来完成。
1. 皮肤点刺试验或过敏原检测:如果怀疑过敏是症状的潜在原因,可能建议进行食物或药物敏感性的皮肤点刺试验或过敏原检测。这通常适用于急性荨麻疹患者,因为慢性荨麻疹很少由过敏引起。
2. 血液检查: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检测出潜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及红斑狼疮。
3. 皮肤活检:皮肤活检涉及取下少量皮肤样本,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类似荨麻疹表现的皮肤疾病,如荨麻疹性血管炎皮肤。
它可能适用于伴有其他症状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如持续发热、疼痛的荨麻疹、持续多天的荨麻疹,或伴随皮肤瘀斑的荨麻疹。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怎么治?
陈先生想知道抗组胺药物是否安全,可长期服用?或还有其它治疗方法吗?
陈先生患上的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此类荨麻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抗组胺药物 (Antihistamine):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基础药物,能有效缓解风团和瘙痒。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为首选药物。其副作用较少及适合长期服用。
2. 糖皮质激素:在病情严重或急性发作时,短期使用口服类固醇药物可有效控制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因此不建议长期服用。
3. 其它治疗:如果以上药物无效,皮肤科医生将会建议以下药物:
(1)生物制剂治疗如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可用于难以控制的荨麻疹上。此治疗需由专业医生每月注射一次。
(2)孟鲁司特(Singulair)
(3)环孢素(Cyclospo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