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治疗
与“癌”赛跑的新武器
精准医疗时代/放射线篇:质子疗法
“宁杀错不放过”的医疗已被“快、准、精”的医疗科研取代,面对曾经束手无策的癌症,如今是以精良武器一击而中、尽量不伤一兵一卒的新策略、新战役。
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放疗及化疗,在癌症治疗领域素有“三剑客”之称,在长期抗癌路上,各自扮演者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放射线治疗在人类疾病治疗的历史更已超过百年,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放射治疗的介入。
放射线治疗是无侵入的治疗方式,比起化疗和电疗等杀伤力颇大的方式,放射线疗法对身体负担较低,且可用于儿童、年老病患、被判定无法进行手术及接受过放射线治疗的癌症病患。
但是,放射治疗并非无所不能的“治癌神器”,始终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尤其是对心、脑、肺、胃肠等重要器官周围的肿瘤,一旦这些器官接受的照射剂量达到一定数值,就可能产生一些放射副作用,一些副作用是短期可逆转,一些则是长期不可逆转。
最常见的副作用如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心肌缺血、胃肠反应、认知功能受损、视力听力受损等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能影响患者治疗过程,进而影响治疗绩效。

技术革新精准安全
近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放射线治疗已逐渐从手术和化疗的辅助治疗地位走到台前,成为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正式进入“精确放疗”、“靶向医疗”新时代,综合医学影像技术的革新,使得许多复杂的治疗能更精确、有效、快速完成,不仅可做到区分敌我双方、“指哪打哪”,还能做到顾及移动误差“如影随形”,使肿瘤治疗精确度提高到小于5厘米以下,将辐射剂量最大化,正常细胞损伤最小化。
简而言之,精准和安全是当前和未来的癌症治疗发展大方向,目标是以单一方法清楚体内所有癌细胞,而不伤害到正常细胞的“一兵一卒”。
其中,在亚洲仅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引进和采用的质子治疗(Proton Therapy)更被称为“划时代医疗技术”,在癌症治疗发展路上继续改良挺进,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绩效和整体医疗开销,实际惠及更多癌症病患。
质子治疗是近年的尖端放射治疗技术,原理是将“质子”利用加速器,提升速度到约管束的70%(约为21万公里/秒),将加速后的质子对准肿瘤,消除肿瘤细胞。
比起传统的放射线治疗,质子治疗的副作用较低、放射线更集中在病变上,缩短癌症病患的治疗期,提高治疗绩效。

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台湾高雄长庚医院放射肿瘤科黄郁杰医师说,初期的质子治疗是采用散射照野(Scatter)配合补偿器设计布拉格延展的深度,再用黄铜挡块遮蔽不想照射的区域。
初期方法对于形状较复杂的肿瘤就无法细部顺着肿瘤形状治疗,正常组织接受到的放射剂量较高。此外,病患还要负担高额的补偿器与黄铜挡块的设计制作费。
但新一代的质子治疗就更精进,不再采用散射照野,而是利用细细的、像铅笔素描的质子射束扫描照射的目标,可以完全顺着肿瘤的形状照射,进而闪避正常组织,以增加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副作用。
这种改良后的新一代质子治疗方式称为“鼻尖扫描质子强度调控放射治疗”。
质子治疗的优点:
●集中病变区,对正常组织几乎无影响
●适合孩童、老年人和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
●可以照射易受辐射影响的器官
●已接受过放射线治疗,需再次接受放射线治疗的病患
●儿童及青少年可减少放疗后的继发性癌变
●治疗后仍可维持器官正常功能
*治疗后可维持原有的生活品质,正常逛街、工作、上学等等。
治疗流程:
质子治疗流程包括医生评估和拟定治疗方案、模具制作、扫描(核磁共振、电脑断层)、治疗辅助器(补偿器与铜挡块)、电脑治疗计划规划、定期复诊。
评估(是否适合质子治疗)→准备(扫描)→治疗计划(治疗方案、制作治疗辅助器、治疗前卫教)→治疗(每日拍摄验证X光片、确定位置后开始照射、疗程中每周回诊一次)→完成治疗(定期复诊)。

特性:缩小杀伤范围
降低细胞受损
传统放射线疗法是使用X射线,其穿透能力甚至会穿透到身体外,因此,位于肿瘤后面的正常组织也会受到伤害。
质子治疗的特性是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度,缩小杀伤范围,降低甚至避免正常细胞受损的副作用。质子射线在人体内可经由控制能量高低,在特定深度持续释出大量能量,产生延展的布拉格峰(Spread-out Bragg Peak),直达特定深度后就会完全停止穿透。
简单诠释,就如精准的导航飞弹,锁定肿瘤位置,精准引爆,而不殃及周遭的无辜正常组织,减少放射线治疗的副作用。
常见治疗疾病类型:
目前,质子治疗通常用于人体关键部位的癌症治疗。
不过,并非所有病患都适合质子治疗,须经由主治专科确认病情和评估适合的治疗方案。
此外,必须了解的是,质子治疗属于放射线治疗的一种,并非完全取代化疗、标靶治疗和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案。
接受质子治疗的病患,医疗人员将依据不同的肿瘤状况治疗,疗程约2至8个星期,每天1次,每个星期5天,每次约20至40分钟。
限制: 棘手肿瘤有难度
美国、日本等许多质子中心临床实验和经验已证实质子放射治疗的效果。在亚洲,目前自由日本、中国、韩国和台湾四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和提供这项革新的精准治疗,而台湾是唯一引进360度旋转机座,提供各角度的全方位治疗,同时具有笔尖扫描质子强度调控放射治疗技术的地区。
虽然质子治疗的引进和使用,使亚洲地区的放射线治疗大跃进,但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百病,也没有一种疗法十全十美无弱点。
目前,质子治疗所面对的限制,主要在弥漫性肿瘤、多发性大肿瘤、远处转移等棘手情况而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和限制。
若为原发性或转移性的单一肿瘤、多颗肿瘤治疗后有残余单颗肿瘤、不适合侵袭性治疗的病患,以及需再次接受放射治疗的病患,质子治疗是另一项新选择。
报道·陈绛雪 摄影·谢德煜
拜登罹癌后公开最新相片 万斯祝福兼质疑“过去是否适任”

万斯祝福患癌的拜登早日康复,但同时质疑对方在总统任期内能否胜任职务。
(华盛顿20日讯)美国前总统拜登被确诊前列腺癌(又称摄护腺癌),消息传开后各界纷纷表达慰问与支持。
拜登19日在社交平台公开最新照片,并对外致谢。不过现任副总统万斯在祝福之余,也质疑拜登在总统任内的健康状况是否影响执政。
拜登在X平台发文说:“癌症会影响每一个人。我和夫人吉儿学到,我们在支离破碎之处最坚强。感谢外界以爱心和支持来鼓励我们。”
较早前拜登办公室18日表示,现年82岁的拜登上周因泌尿系统症状就医,并发现前列腺有结节,在16日经诊断罹患侵袭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转移到骨骼。《纽约时报》指出,拜登的病情相当于第四期癌症,也就是癌细胞已经扩散。
消息传出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文时,罕见收起对拜登的攻击,表示他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闻讯后深感难过,“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赴梵蒂冈参加天主教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职典礼的万斯,在19日在返美途中接受媒体联访时,也祝福拜登尽早康复。
但他话锋一转又说,拜登身边的幕僚或医生应坦白交代,拜登在总统任内能否胜任,“我认为他并没有真正做好为美国国民服务的工作”。
万斯强调:“这无关政治,也不是因为我在政策上不同意他的立场,而是因为我认为他当时的健康状况不足以胜任。”
他说,比起责怪拜登,他认为拜登身边的人须负更大责任,“为什么美国国民无法更清楚了解拜登的健康状况?为什么国民无法获得更准确的信息,知道他实际面对的是什么问题?”
去年公布的健检仍称拜登“健康活跃”
“今日美国”报道,拜登在总统任内最后一次接受年度健康检查是在2024年2月。当时其主治医师奥康纳形容他是“健康、活跃、强健的81岁男性,身体状况仍能胜任总统职责”,而且并未发现任何癌症迹象。
当时的报告也提到拜登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疗情况,以及因关节炎导致的步态僵硬。
拜登卸任以来,已有多本新书探究他执政时期,幕僚隐瞒他身体退化的事实。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播塔珀与Axios新闻网资深记者汤普森合著、即将出版的《原罪》一书就披露,拜登在执政后期已经常忘记人名,包括追随他数十年的幕僚。
《原罪》提到:“只要亲眼见过拜登的人都会发现,他的认知衰退已非常明显。但他身边的核心圈子就是不愿面对现实,甚至不让内阁官员与他接触。”
新闻来源:太报(TaiSounds)

确诊前列腺癌的拜登星期一发布他与吉儿的合照,并发问感谢各界的慰问。(拜登X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