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旧貌换新颜
记录建筑历史

1957年8月31日,当我国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在“默迪卡体育馆(Stadium Merdeka)”里高呼默迪卡的独立口号时,不仅意味着我们已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并取得管理和发展自己国家的“自主权”…… 它同时也意味着,将有各种各样的挑战,等着我们去迎接。

在宣布独立之后,我们也与其它成功脱离殖民统治的国家一样,最紧要处理的挑战就是“国家建构”(State-Bulding)及“国族建构”(Nation-Building);这两项议题涵盖的范围广泛,但今次要探讨的,最主要是建筑的部分。



2017年8月31日,我国将踏入“独立60周年”,借这特别的日子,重新介绍马来西亚在逐渐迈向进步的旅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标志性建筑物;你或许见过它,也或许遗忘了,又或是已见过,如今却已面目全非……!

1989年的默迪卡体育场外观。
1989年的国家体育馆外观。

二战结束之后,很多东南亚国家都纷纷取得独立。

但宣布独立之后,首要面对的挑战,除了修复在战争中已被摧毁的基础设施,在首都建构具象征性、功能性或纪念性的建筑与空间,也是当时有必要紧急处理的重要事项之一。

无论是“国族建构”或“国家发展”,建筑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马来西亚,自然也不例外。

2007年,专门在研究我国独立建筑历史的学者,即赖启健博士花费6年时间搜罗史料,以及走访负责做规划和设计的建筑师,将马来西亚在1957-1966年的重要时期,辛苦建造的代表性建筑给记录下来;再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出版,取名《独立的建构(Building Merdeka)》一书。



当时,正好是我国踏入“独立50周年”。

2017年,他们决定取赖启健撰写的书籍为蓝本,联合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Malays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在国油画廊(Petronas Gallery)里举办展览,作为本届的“吉隆坡建筑节(KLAF2017)”的项目之一;在展览厅中,你不仅能看见很多珍贵的旧照和模型,甚至还能听见很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1974年10月14日,座落在首都的默迪卡体育场,正在加紧地进行着修建工程。

与世界接轨

吉隆坡建筑节总监洪志忠受访时说:“这其实是挺好的教育题材,我们展示的建筑,很多都被摧毁或翻新过了,而它们都是带领马来西亚走向现代化(Modernism)的伟大功臣。要知道,当时要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可说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而这些建筑都是关键元素。若我们要跟世界接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它们都是最理想的桥梁。”

记载10座地标

在赖启健的书中,总共记载着10座于1957至1966年间,在我国建造的代表性建筑物,你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没错,正是默迪卡体育场、国家独立公园(Merdeka Park)、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国家语文局(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国家体育馆(Stadium Negara)、国家博物馆(Muzium Negara)、国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国家回教堂(Masjid Negara)、苏丹阿都阿兹沙机场(Sultan Abdul Aziz Shah Airport)和国家纪念碑(National Monument)。

首先要给你说的是,在1957年8月15日,由当年在公共工程局(Public Works Department,或称Jabatan Kerja Raya)里的一名美籍建筑师,即斯坦利裘斯(Stanley Jewkes)负责设计,能容纳2万1000座位的默迪卡体育场,我国随后有很多历史性的事项,均在这里举办;1962年,他甚至为我国设计了第一个室内的国家体育馆。

体育馆扮演团结角色

但近代的年轻族群都不知道,它当时还堪称是一座高科技体育场,洪志忠说:“要顾虑到各项运动需要的环境条件,所以在做规划和设计的时候,他就要特别地小心;另外,当时的科技也不发达,在没有电脑的帮助下,难度就更高了,尤其要牵涉到精细的计算时。”

“还有,以前在各方面都没有工程师,所以建筑师都要‘一脚踢’,将一切工程细节,甚至是很多技术性的部分,他们都要自己想尽办法去解决。譬如在国家体育馆里能释放冷风的座椅,以当时技术而言,是很难达成的;而默迪卡体育场里的灯塔,也曾经享有‘最高’盛名。以前的马来西亚,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

但最重要的是,无论是默迪卡或国家体育馆,均扮演着“团结社会”的重要角色,透过运动或其它的重要活动,将原本陌生的大家团聚和联系在一起。

●苏丹阿都阿兹沙机场

60根单柱支撑屋顶

旧称梳邦机场的它,在1965年,由一家本地建筑公司“Booty, Edwards & Partners”(现称BEP Akitek Sdn Bhd)负责设计和建造,以取代第一个座落在新街场(Sungai Besi)的旧机场。

首个外派国家项目

洪志忠说:“当年的国家项目,通常都不会外派给私营的建筑公司进行,因为政府较信任公共工程局,但梳邦机场却是第一家外派的国家项目,主要是公共工程局的工作量太大了,所以政府只好外派给私营建筑公司。而当时的梳邦机场建筑工程也很先进,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你看,他们只采用‘单柱’去支撑屋顶,整座机场总共有60根的单柱,当时完全没人做过相同的设计,但之后的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就开始采用一样的支撑设计;另外,宽敞的大厅也是关键设计,它能给大众提供一个,能做群体社交活动的空间,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元素之一。”

1963年的国家回教堂模型,由公共工程局的3名建筑师负责设计,并在1965年落成。

●国家回教堂

3大种族共同完成

1965年,由公共工程局设计的国家回教堂,最抢眼的部分,正是呈层叠状的水蓝色扇形屋顶;很多人其实不懂,当初给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呈上的设计图中,这座扇形屋顶,原本是呈高贵的金色,但因预算不足,才把金色换成现在的水蓝色。

多年翻新失去原貌

但洪志忠感叹道:“这是一座非常特别的历史建筑,但多年来的翻新工程,却把它整修得越来越糟,我喜欢它最初的原貌,当时的国家回教堂更美更纯朴。现在的回教堂,几乎都有一样的外观,以前的回教堂,反而能有更自由的诠释手法。”

再看国家回教堂的内部,极具代表性的48根柱子,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我曾经问过负责设计的建筑师之一的巴哈鲁丁(Baharuddin Bin Abu Kassim),他告诉我是48棵的椰子树;在他成长的乡村里,总共有48棵椰子树,你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我觉得把国家项目的设计,与自己家乡的环境做连结,其实是挺特别的想法和概念。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座国家回教堂,由3大种族一起贡献完成,那种团结的精神,才让它更显珍贵。”

特别为展览打造的层叠状扇形屋顶,还原了第一份国家回教堂设计图中的高贵金色,很漂亮吧?
国家回教堂的一部分建筑模型,当中的许多设计细节,都是根据回教教义建设的。
特仁达军营

●特仁达军营

目前已被摧毁的特仁达军营(Terendak Camp),在1962年由英国、澳洲和纽西兰的政府注资,专门给英联邦步兵旅和其家属建造的军营,还贴心地建造了学校和其它基础设施,当时共有超过1万人居住在此。

当年,还在建造中的国会大厦。基本上,以往和现在的国会大厦,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国会大厦

1963年,由公共工程局的英籍建筑师,即威廉艾弗希普利(Willian Ivor Shipley)设计。洪志忠说:在公共工程局的标志里,我们就能看见国会大厦,其实能成为标志的历史建筑不多,所以我觉得蛮特别的。”

省思建筑背后的精神

除了较大型的标志性建筑项目外,很多我们仍在使用的设施或建筑物,譬如学校、医院和公共房屋(Public Housing)等,均是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探讨的范围内,因为它们都是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元素。

在我们宣布独立之后,最早建造的公共房屋,正是座落在东姑阿都拉曼路的苏莱曼宅院(Suleiman Court),用意是要解决擅自占地者的问题,给来自偏僻地区的穷苦人家居住,但在1986年就被拆除了。

1961年,在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Tun Abdul Razak)的建议下,为偏僻地区来市中心居住的人们,建造一座拉萨敏申组屋(Razak Mansion),以协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1967年,则有东姑阿都拉曼组屋(Pekeliling Flats)。

关注社区精神

洪志忠说:“我很喜欢公共房屋计划的概念,在注重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之际,他们还会去思考到人民的部分。虽然公共房屋的设计都较简单,因为要快速建造的关系,但在规划方面,他们还是会关注到社区精神的部分。

“我觉得,无论贫穷或富有都应该要能住在同一个社区里,而不是穷就要住到偏远的地区,富有就要住在市中心,所以公共房屋计划提倡的精神,其实是很好的。”

着重公共用途

对他来说,建筑存在的意义,原本就不只是美观而已,而是要解决问题,尤其是社会问题;但现在的建筑都较注重在商业的部分,而忽略了公共用途。

“我觉得,这是有必要改变的,政府应该更看重给人民使用的基础设备,以独立之后的马来西亚为借镜,一起把现在和未来的马来西亚变得越来越好。”

对洪志忠来说,他最看重的不是美化(Beautification),最重要的还是建筑的功能性。
1964年建成的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据说是最早出现在吉隆坡市中心的高楼。
目前还存在的拉萨敏申组屋(Razak Mansion),在初建造时的构造。

海纳百川精神

另外,早年在马来西亚的建筑界,也有一个很值得强调的创意精神。

“我国以往很常举办公开性的竞赛,让全球的建筑公司参加,这其实是一个很健康的做法,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创意,并发掘更多的人才,以往的马来西亚绝不会筑起高高的围墙去抵制外来的人才。

“当时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马来西亚,我们会很愿意去接受新的创意,而不只是闭门造车;你看,包括当年的马来亚大学和渣打银行的建筑设计,均是竞选出来的成果。而且,这样也间接展现出了民族的精神。”

简单来说,当时的大马希望展示的不仅仅是建筑物,还有背后的海纳百川,这对洪志忠而言,是独立60年的现在更值得我们省思的精神。

1966年,由私营建筑公司设计的吉隆坡中央医院,据说它曾经是全球最大的中央医院之一;图为1995年的面貌。
同样已经被摧毁的东姑阿都拉曼组屋,呈方块状的建筑构造,能方便且快速的建起。
最早建造的公共房屋是苏莱曼宅院。

反应

 

优生活

国人应居安思危 大马建筑急需防震技术

【马来西亚建筑的防震未来】上篇

报道|陈绛雪

摄影|黄亮晖/部分图片取自本报资料室

专家不止一次警告,得天独厚的马来西亚早已不再是“零地震”国家,近年多次受到余震影响的半岛西海岸地区,东马沙巴自2021年以来更有多达10次的地震纪录!

防震建筑,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原来,雪隆和主要城市地区的高架天桥和槟城大桥,都有装置防震技术。所谓“防震/抗震建筑”(Earthquake Proof-Building)即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和以上的地区,必须有抗震设计的建筑。

防震抗震建筑主要有3种结构——抗震结构、减震结构、隔震(避震)结构。

在普罗大众的认知里,“防震、抗震、避震、减震”都是同一概念。

避震和防震不同

拉曼大学李光前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叶俊杰助理教授一开始就先厘清:“避震和防震是两种不同的结构设计,从建材、结构到保护方式都各具特点,根据建筑所处地理环境和所需功能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至关重要;有避震和防震设计的建筑,其安全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抗震结构(Earthquake Resistance)

在建筑主体上的抗震伸臂体系或抗震支架(Outrigger System),即柱子、房梁、墙体的强度和硬度来抵御地震。因地震能量会直接传递到建筑,引起建筑大幅度摇晃,地震规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小型住宅到高层建筑广泛采用抗震结构形式。

★减震结构(Earthquake Shock Absorption)

通过在建筑内设置减震构件(阻尼器 damper)吸收地震能量,减少传递到主体框架的地震能量,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的损坏程度。地震后通常不需要更换阻尼装置,若有受损只需根据情况和程度修理或更换,恢复到地震前的状态。阻尼装置的减震效果可在地震时抑制建筑的震动与变形,同时也可抵御强风引起的楼体晃动。

阻尼装置形状多样,可按建筑需求选择,比如小型建筑多使用撑杆式装置,还有用于摩天大楼(比如日本东京晴空塔)的筋混凝土(Precast Concrete,PC)结构的中央支柱。

★隔震/避震结构(Earthquake Isolation)

利用隔离装置将建筑与地基隔离,利用阻尼装置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建筑受到地震的破坏。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基层装置“避震台”(base isolator),相比抗震和减震结构,能更好低抑制建筑的震动和变形,减缓建筑的摇晃程度,减少家具和固定装置等物件跌落和损坏,从而保护建筑在地震后的功能,近年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建筑设计中。

此外,建筑层数越高,避震结构成本也会跟着降低,既能实现较高的抗震等级,建筑规划设计也不会面对高度限制的问题。

国油双峰塔抗震韧性10级

叶俊杰指出,国油双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或可说是大马最早具有抗震设计的摩天大楼建筑,采用的正是隔震/减震技术,抗震韧性可达10级。

“KLCC和后来采用其他防震技术的新建筑,尤其是摩天大楼,一旦发生余震或地震,这些建筑比大部分建筑更为安全。”

他解释,避震台(Base Isolator)是一种橡胶及铁片等复合材料制造的避震装置,当地震发生时,建筑基底的隔震层移动/变形,消耗和缓冲地震时的震动和建筑晃动,不论地震在哪一个方向,都能保护建筑和其中的人。

“每5年必须定期检查避震台的情况是否完好,比如橡胶材质是否硬化。”

高架天桥槟威大桥有防震

他说,雪隆和主要城市地区纵横交错的高架天桥和槟威大桥这些桥梁基建,其实都有装置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Elastomeric Bearing Pad)。

“这是一种类似于避震器的防震装置,但不完全是建筑避震器,没有铁柱芯,它可承受一定的荷载,若这个材质出现问题就无法发挥避震功能。所以工程部每5年会检查一次,因我国环境炎热且潮湿,塑胶容易变质。”

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

据了解,大马橡胶局从1976年开始研究、1985年正式推介的这项“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耐震度预测可达7.5级,至今全球已有2万多座大型建筑和基建使用这项技术,而我国则由英国引进,本地专才开发,而沙巴拿笃的3层式大马棕油局(MPOB)建筑是在2000年第一座使用这项防震技术的建筑物。

他进一步指出,早期的建筑没有避震装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高楼建筑和设施,后期可装置抗震支架(Outrigger)。

防震铁架系统护118大楼

“118摩天楼所用防震系统就是这种装置在建筑外部的防震铁架系统。一旦地震,这个防震系统会吸收地震能量,抵消对内部建筑的破坏,而之后只要更换或修复损坏的铁架系统即可,成本也低于其他隔震和抗震结构,铁质材料亦可循环使用。”

叶俊杰说,阻尼器(Damper)是美国和台湾最常用的减震系统,用于尚未装置避震器的建筑,可吸收地震能量,通常装置在建筑周边的柱子空间。

抗震建材“钢筋混凝土”

此次的台湾强震中,台北101摩天楼毫发无伤,关键就在于抗震建材“钢筋混凝土”,而外行人看不出门道的金色钢球其实是一个重达600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亦称谐波吸收器),可抵消大部分的剧烈晃动,有助消散潜在的灾难性能量。

同时,整座大楼的钢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钢材的抗拉强度相结合,也使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足够的刚性,可抵御震晃、强风和台风。

建筑基层是防震关键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震(地面震动)冲击影响的也是建筑底层,因此,防震装置的关键就在于建筑基层。建筑底盘的防震系统耐震力越高,上层结构受损几率和程度也会越小。

叶俊杰解释,建筑楼层数越高,若没有避震器等防震和抗震系统,当受到横向载荷(lateral load)冲击,底层必定不堪负荷。

低层建筑能承受5级

目前的建筑防震系统没有建筑高度限制。至于防震建材,主要有木、铁和钢筋混凝,不同材料有不同韧性与作用,而耐震度取决于材料与韧性。

他说,亚洲及全球多数地震风险国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RC),欧洲国家和美国则采用韧性度及耐震度较高的铁质或木质材料,而钢筋混凝土的韧性度低和耐震度较低。

“地震有两种震波,一种是P波(P-waves),即‘地震’而非‘摇’,钢筋混凝土材质坚硬,极易震碎,当第二震波来到,也就是‘地动’时,建筑就会摇晃导致倾斜而坍塌。所以,建筑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防震元素。”

他透露,我国现有的普通低层建筑可承受5级至6级以下的地震(5级可能出现裂痕,6级可能局部损坏),政府建筑可达6级至7级, 8级以上完全倒塌,只有摩天大楼这类重要且高危的建筑的耐震度可达10级,包括KLCC、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TRX)和默迪卡118摩天楼。

国会大厦抗震7级

据了解,国会大厦、槟城大桥、第二大桥抗震力可达7级,而吉隆坡塔则是有一定程度的防震设计的早期摩天楼建筑。

没有防震结构的建筑,遭遇5级地震就会出现裂痕,6级地震足以导致局部结构倒塌,而我国的早期建筑,甚至只能抵御4.6级地震。

我国现有的低度建筑,比如双层排屋和5层及4层以下的建筑,一旦发生地震,建筑会出现裂痕,不似台湾此次地震导致建筑倾斜、底楼“消失”的情况。

他补充,目前我国较着重于阻尼器减震系统,以用于此前未有防震建筑的重要建筑,而一座建筑需要采用避震、抗震或减震系统,则视建筑所需。

大马人防震意识低

在马来西亚,东马沙巴早在1976年就有6.2级的地震记录,近年地震频率有增加的迹象,而西马半岛虽然不处于地震带,也未有大地震这类天灾,但半岛西海岸地区多次受到余震影响,一些人也开始担心和关心建筑防震问题。

不过,大部分人的防震意识至今始终偏低,意识不到防震建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建筑工程设计师对防震建筑设计也缺乏知识和专业。这是土木工程和地质学专家最大的忧虑和呼吁。

叶俊杰说:“板块一直是移动状态,每年会移动2公分,所以50年前的沙巴没有地震,但如今已靠近苏门答腊地震断层,而沙巴神山过去曾是活火山,不代表未来不会‘苏醒’。”

“暗藏”不同防震设计

我国早在1993年兴建国油双峰塔时就已未雨绸缪,成为国内最早具备避震设计功能的摩天建筑,而当时设计师采用的是日本的基础隔震/避震技术(base isolator)。

时至今日,我国其他新建筑甚至高架天桥其实都“暗藏”不同的防震设计,比如2023年11月启用的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同样采用基础隔震、最新的马来西亚国民投资机构(PNB)、默迪卡118摩天楼则采用新型消能伸臂体系(Outrigger);槟城第二大桥、新柔第二通道、巴生谷地区纵横交错的高速大道高架天桥,其实也都有天然橡胶轴(Elastomeric Bearing Pad)抗震消震设计。

不包括旧建筑与学校

自2017年之后,政府也规定所有的政府建筑和基础设必须符合防震标准,比如政府大楼、医院、消拯局,但不包括此前的旧建筑以及学校建筑。

“这也是令人担心的一点。根据记录,地震多数发生在日间,少见于夜间,而学校也属于关键建筑。”

他补充:“新的政府建筑除了有防震系统,内部也有类似于防空洞的安全屋(防灾屋),在地震或其他天灾发生时可避入其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